从经济角度来看,两位教授指出了韩国文化浪潮现象和韩国娱乐产业,特别是电影和音乐领域取得显著发展的原因。
帕特里克·梅瑟林教授首先列举了韩国电影产业与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和中国电影产业供需情况的具体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韩国人均观影人次最高(4.2),其次是美国(3.8);韩国人均国产电影产量也最高(8.5)。在电影质量方面,根据2009年至2018年各大权威网站的平均评分计算,韩国同样位居榜首,IMDb评分为6.48,Metacritics评分为75.2,烂番茄评分为67.0。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其政府对电影产业的补贴预算却是全球最低的(仅为1.36亿美元,而美国则高达15.85亿美元)。

帕特里克·梅瑟林教授作了报告
帕特里克·梅瑟林教授在解释韩国电影业的成功时指出,这得益于韩国大胆放弃了保护主义政策,向世界开放了电影产业。在之前的保护主义机制下,韩国电影公司只专注于批量生产或进口外国电影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导致韩国电影质量无法保证,也鲜为人知。1986年至1988年,韩国与美国签署了电影合作协议,韩国开始推行电影产业自由化政策。韩国政府向好莱坞电影开放市场,大量好莱坞电影涌入韩国。在这种压力下,韩国电影公司被迫创新电影制作方法,加大对电影质量的投入,并向外国电影公司学习(例如韩国CI电影公司与梦工厂的合作)。因此,从1988年到2005年,尽管韩国电影产量从未超过100部,但总收入却增长了七倍,从10亿韩元飙升至超过70亿韩元。相比之下,同期外国电影在韩国的总收入从超过 30 亿韩元下降到不足 20 亿韩元。
因此,尽管韩国电影公司并未获得政府的大量补贴,但得益于开放的政策,它们发展迅速,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具竞争力。帕特里克·梅塞尔林教授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模式,值得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学习,包括他的祖国法国。

吉米恩·帕克教授发表了演讲
吉米·帕克教授也持类似观点: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音乐在韩国仍然流行,那么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韩国音乐产业取得了显著发展。韩国娱乐公司改变了商业模式,从销售CD转向提供免费在线音乐和投资巡回演唱会。他们不仅使音乐制作团队多元化,吸纳了外籍成员,还充分利用了数字时代的视听媒体。正因如此,韩国音乐组合越来越为海外观众所熟知;SM、VG、JYP等母公司也获得了巨额利润。
吉米·帕克教授总结道,正是积极主动地拓展市场,充分利用全球化趋势和技术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才使得韩国音乐在国际上获得了影响力,并在2018年成为世界第六大音乐市场。与帕特里克·梅瑟林教授一样,他认为这是一个任何国家都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范光明教授及学校师生与演讲嘉宾合影留念。
演讲结束后,两位教授与观众就以下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娱乐业开放政策的利弊;政府在韩国娱乐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发展对软实力和韩国文化浪潮的影响;快速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娱乐业艺人激烈竞争的后果。
作者:陈明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