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黄英俊 - 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校长
- 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报道方式,其中社交网络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挑战。这意味着新闻专业的学校也必须改变培养方式。副教授,您对此声明有何评论?
- 黄英俊副教授:我认为,面对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我们需要回归新闻信息的正统性和威望。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加强和提升训练理念。新闻学。它是扎实的社会知识基础培训、多种新闻类型的培训和媒体职业开放性的结合。因此,新闻学毕业生可以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新闻和媒体领域工作,并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即使没有新时代的挑战,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国家大学,河内)也一直在变化。典型案例是,最近我们刚刚给新闻传播学院下达了培养优质本科生的项目任务,计划2019年6月招生。
每年,课程设置中10%至20%的科目会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新闻机构的需要进行调整。学校还批复批准新闻传播学院开设多媒体传播、传播管理等多门新课程……
——事实上,学校的培训和实践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编辑部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而往往优先考虑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人员的原因。教授,这对新闻培训学校,特别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来说是一个问题吗?
- 黄英俊副教授:我认为这个观点不够现代,也不完整。如今,除了理论培训之外,学生从第一年起就有很多实践活动。从二年级开始,很多学生在新闻传媒单位边学习边工作。当然,学生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才能积累经验。
从另一个角度看,许多新闻机构如VTV电视台(VTV3频道)、VTC(VTC Now)、Zing.vn电子报、Young Fashion杂志等都将学生作为在互联网、手机等多个平台上采用新生产方式的招聘人员,其观点是“需要年轻、富有创造力和多样性的年轻记者”。过去,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新毕业的新闻专业学生来向上述单位介绍。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实践感到满意,尤其是在我国现行新闻专业体系规划的背景下。未来我们将继续与新闻传播培训学院合作,培养未来能够在国外新闻环境中工作的记者。
——近来,新闻界出现了“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现象,引起舆论强烈不满。很多人又问这个问题,教育学校如何对待新闻伦理?
- 黄英俊副教授:我们认为,新闻业是一种对公众产生影响的活动,因此新闻工作的道德问题始终需要得到重视。因此,到目前为止,培训计划框架中的科目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法律和新闻伦理等科目除外。
此外,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学科培养的过程中,始终注重讲师对新闻伦理内容的传递。受邀参与教学的记者和报业管理者也带来了许多关于记者之心和视野的生动、实用的课程。然而,这是一个需要维护和培育的过程,新闻单位也需要继续定期与他们的团队一起培育这个问题。
- 多年来,新闻业一直是“热门”行业,吸引了大批学生报考。副教授,您对有志于进入新闻行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吗?
- 黄英俊副教授:我们要明确指出,所谓“热门”,是因为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在四类新闻工作,还可以在媒体单位、机关、部委工作。然而,要学习新闻学,学生需要有特殊的热情,因为学习知识本身就比学习其他许多领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外,学习者需要具备额外的技能,尤其是外语,并且必须尽早主动积累实践经验。
谢谢您,教授!
据《教育与时报》报道
作者:西·丹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