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内的23岁女孩庆玲(Khanh Linh)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学习了四年,并在东京大学(河内国立大学与东京大学交换项目)学习了一年,最终以3.83分的成绩成为东方学毕业生代表。庆玲不仅精通英语、日语和法语,还精通汉语,因为她在全国优秀学生汉语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Linh分享道,要想学外语而不感到无聊,首先要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理由,然后尝试各种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Linh每天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她会把学习和玩耍结合起来,经常阅读报纸、书籍、故事,以及观看所学语言的电影。做洗碗之类的家务时,Linh会打开收音机,听听日语或法语歌曲,这样一举两得,让她很少感到自己是在学习。
在专注于某一门语言的学习期间,Linh 会尝试整天“沉浸”在这种语言中,比如看电影、听音乐、打开收音机、读书……甚至把所有应用程序和电子设备都切换到她正在学习的语言上。Linh 深知,要想说得好,就必须听得好;要想写得好,就必须大量阅读。因此,她通常会先练习听力和阅读,然后再练习口语和写作。
范庆灵能说流利的英语、法语和日语。图片:角色提供。
这位毕业生代表认为,学习一门外语需要与学习国的文化联系起来。即使学习者掌握了词典里列出的所有语法结构或词汇,也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在不了解母语人士文化的情况下与母语人士进行自然交流。
例如,日语学习者必须了解日本的等级文化,才能准确判断在与他人交谈时应该使用随意、礼貌、尊重还是谦卑的语气。又比如,中文里,人们见面时并不总是像课本上那样说“你好”,而是会问“吃了吗?”作为问候。
Linh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且适合自己水平的文献来学习词汇,这意味着她无需借助词典就能理解大约70-80%的内容,这些文献可以是书籍、报纸或个人博客。Linh将学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注重“量”,即尽可能多地、流畅地阅读,中途不停下来查阅资料,目标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Linh 注重“内容”,也就是说,她阅读是为了理解原文的意思,所以她需要查字典。比如,读一本书的某一章时,Linh 会快速浏览一遍,抓住中心思想,遇到生词时就标记出来,然后根据上下文猜测其含义;之后,她会回过头来再读一遍,查字典确认猜到的单词的意思,把生词连同例句、发音、注释(如果有的话)一起记在笔记本上……
每隔3-5天,Linh就会复习一下新买的词汇笔记本,把忘记的单词标记出来,等1-2天再复习(根据单词数量而定),继续这种“滚动式”的学习方法。
Linh 认为,如果基础知识学得好,复习认证考试就不会太累。现在的关键是要多练习,适应考试的形式、结构以及时间的压力。制定每日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至关重要。
此外,在口语和写作部分,考生需要列出提纲,使用大量连接词来连接各个观点,提供具体的例子,并确保文章符合考试的时间和篇幅要求。对于听力和阅读理解部分,Linh 也运用了一些策略,例如:仔细阅读题目,在查看答案之前先猜测答案;排除明显的错误答案;先回答简单的问题,如果在某个问题上卡壳太久,可以跳过它,稍后再回来回答,以节省时间。
对于阅读部分,Linh 首先浏览每段的标题和主题句(通常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突出关键词和重要的连接词,例如“然而”、“虽然……但是……”、 “此外”、“此外”……,然后开始阅读题目,并回过头仔细复习与题目对应的文章各个部分。考生应在课程结束时花大约 5-7 分钟复习文章内容。
Linh精通四门语言,持有三门外语证书。她表示,自己只有在掌握了第一门语言(中级或更高)之后,才会开始学习新的外语。“这一点尤其重要,比如中文和日语都使用汉字。如果你不掌握它们,或者从零开始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很容易对读写感到困惑。” Linh解释道。
在学习一门新语言之前,Linh 通常平均要花 2.5 到 3 年的时间学习每种语言。
目前,Linh在东方发展研究院阮文香图书馆担任翻译。这位来自河内的女孩计划申请出国留学,学习文化艺术专业。
据VNExpress报道
作者:日新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