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文提及的主要佛教文化中心外,白门寺也对京北地区的佛教历史文化价值做出了重要贡献。白门寺原名灵锦寺,是一座始建于李朝的古老寺庙,后成为具有悠久信仰历史的文化遗产。
回顾白门寺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它在越南佛教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京北地区)的建筑和文化价值,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东方学系与越南佛教僧伽执行委员会(北宁省仙游县)、越南国家大学陈仁宗研究所合作,举办了题为“北宁-京北佛教历史进程中的白门寺建筑与文化”的学术会议。
本次研讨会旨在阐明京北佛教的建筑、文化和历史价值,以及白门寺对越南佛教乃至京北地区佛教的卓越贡献。通过此次研讨会,我们缅怀先祖和历代僧侣的崇高传统,珍视他们为之奋斗的伟大成就。同时,本次研讨会也是一个实用且有益的学术交流平台,供研究佛教、建筑、文化、历史的学者、佛教徒以及普通民众更好地了解国家历史和白门寺留下的宝贵遗产。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巩固和弘扬已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艺术和佛教建筑价值,并进一步巩固越南佛教的地位。
1. 组织名称: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与越南佛教僧伽执行委员会、北宁省仙游县和越南河内国家大学陈仁宗研究所合作。
2. 研讨会的目的- 该研讨会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论坛,讨论京北佛教(尤其是白门佛教)的历史价值。
- 阐明京北佛教和白门寺的文化和建筑价值;
- 修复八门塔的过程,从内殿到使用传统材料制作佛像和菩萨像的系统。
- 白门对越南佛教,特别是京北佛教的贡献。
3. 研讨会的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23年8月13日
- 地点:北宁省天都区越南多安公社龙坎村巴赫蒙塔。
4. 组织形式和技术:直接形式
5. 工作坊内容:- 京北佛教(特别是白门佛教)的历史文献体系、建筑史、碑刻价值;
- 白门寺在京北佛教的历史发展脉络中的地位,以及它与邻近地区李陈王朝和厚礼王朝寺庙的联系;
- 从修复的木质材料到内殿,再到使用传统材料制作佛像和菩萨像的系统,巴赫门塔的修复过程及其建筑价值。
- 白门对越南佛教,特别是京北佛教的贡献。
6. 会议语言越南语
7. 组织成员-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 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省县宗教委员会,越南佛教僧伽执行委员会,仙屿县。
- 河内越南国立大学 Tran Nhan Tong 研究所。
8. 越南佛教僧伽机构- 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省区宗教委员会、越南佛教僧伽区执行委员会、北宁省越南佛教僧伽执行委员会。
- 越南佛教僧伽执行委员会,北宁省仙屿县。
9. 参与者- 报告数量:25-30份报告
与会代表人数:100-120人
诚挚地宣布并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