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的Nom字体
阮恒
2011-08-25T02:09:33-04:00
2011-08-25T02:09:33-04:00
https://ussh.vnu.edu.vn/vi/news/tin-hoat-dong/chu-nom-voi-kinh-dien-nho-gia-6066.html
/主题/ussh_v2/images/no_image.gif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VNU
https://ussh.vnu.edu.vn/uploads/ussh/logo.png
由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人文大学)主办的“南文与儒家经典”学术研讨会于8月24日举行。
由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人文大学)主办的“南文与儒家经典”学术研讨会于8月24日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韩语研究所等研究人员……会议重点澄清了越南儒家学者对儒家经典的接受、态度和本地化进程等一些方面和问题。阮金山副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阮金山副教授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强调:从研究以汉、侬混合文字形式存在的包含儒家内容的汉侬文献的现实情况来看,它们的数量相当多,内容、方法、目标……相当丰富和复杂。由此可见,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侬文是放在东亚各国普遍运动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考虑的越南文化成熟过程的产物。侬文的出现促进了越南古代和中世纪思想、文化和文学的蓬勃发展。那么,在越南接收和本地化儒家经典以及儒家思想方面,Nom 文字发挥了什么作用?至今仍保存下来的汉挪经典体系有哪些显著特点?侬文有哪些特殊问题?汉侬经典的文本翻译、注释、读音、讲解……有哪些特殊问题?它们是否在东亚儒家普遍的运动规律和越南文化思想的运动规律之内?……研讨会上所作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利用Nom文的著作进行个案研究,以讨论、解释和解读儒家经典,例如:“Nom文与儒家经典的接受——以《京氏》为例”——陈义教授(韩语Nom研究所)、“中世纪《易经》Nom版解读过程中的《易经》诗解”——阮清松博士(河内国立师范大学文学系)、“越南《京氏》的读者(以《京氏》Nom版调查为例)——范英绍硕士(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文学系)、“《楚辞国语》:从郑氏接受——楚辞研究到邓太榜的《狄里》经验”。 –裴巴泉教授(社会科学人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此外,还有关于越南接受儒家思想的其他问题的研究:生动的语言,生动的思想——作者范文奎副教授博士(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文学系)或关于诠释侬文儒家经典工作的一般问题的研究:越南儒家学者诠释韩侬文儒家经典的活动——从目的和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阮金山副教授博士… 近年来,中国研究中心组织了以“儒家思想与东亚文化”为主题的科学研讨会,并实施了具体的研究方向,例如:2009年举行的“越南儒家经典”会议、2010年举行的“朱熹与东亚儒家思想”以及这次的“侬文与儒家经典”会议继续开展专题研究。以上研究都是为了使越南儒学研究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