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儒家经典的 Nom 文字

星期四 - 2011年8月25日 02:09
8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办的“挪文与儒家经典”科学研讨会举行。
8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办的“挪文与儒家经典”科学研讨会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韩喃文研究所等的研究人员……会议重点澄清了越南儒家学者对儒家经典的接受、态度和本地化过程的一系列方面和问题。大学副校长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阮金山副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基于以汉侬文混合形式研究包含儒家内容的韩侬文本的现实,内容、方法、目标……相当丰富和复杂。这表明提出了许多研究问题:侬文是越南文化在东亚国家普遍运动和文化交流背景下成熟过程的产物。侬文的出现促进了越南古代和中世纪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强劲发展。那么,在越南接受和本地化儒家经典特别是儒家思想方面,侬文扮演着什么角色?现存至今的韩庵经典体系有哪些显著特点?韩庵经典的庵文、译文、注释、读音、解读等有哪些特殊问题?它们是否属于东亚儒家普遍运动规律和越南文化思想运动规律的一部分?……研讨会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使用庵文的儒家经典进行讨论、解读和翻译的个案研究,例如:“庵文与儒家经典的接受——以京氏为例”——陈义教授(韩庵研究所)、“中世纪庵文《易经》解读过程中的《易经》诗解”——博士生。阮青松(河内国立师范大学文学系),“越南《氏京》读者(通过对《氏京》侬本版的调查)”——范英绍教授(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文学系),“《诸谛国语》:从郑氏-诸谛研究的接受到邓太榜的《谛里》经验”——裴八全教授(社会科学人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此外,还有关于越南接受儒学的其他问题的研究:生动的语言,生动的思想——作者范文奎副教授(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文学系)或关于《侬本儒家经典解读工作》一般问题的研究:越南儒家学者对《韩侬本儒家经典解读活动——从目的和性质的角度分析——范文奎副教授阮金山……近年来,中国研究中心围绕“儒家思想与东亚文化”主题举办学术研讨会,并开展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如2009年举办的“越南儒家经典”研讨会、2010年举办的“朱熹与东亚儒家思想”研讨会,以及此次举办的“喃文与儒家经典”研讨会,都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以上研究都是为了推动越南儒家研究与世界接轨而开展的。

作者:阮亨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