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范光明教授在会议上致开幕词。
越南历史上的教育与科举制度,在汉人统治时期即已形成,但直到李朝才开始发展,首先是文庙的建立(1070年)、科举制度(1075年)、国子监的设立(1076年)。此后,经过陈朝、胡朝,特别是黎朝初期,教育与科举制度日益发展完善。阮朝在继承和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在新的条件下,从中央到地方重新建立了官办教育体系,并在当时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民间教育体系也得以继续存在并得到广泛发展。
副教授、博士武文关 - 历史系主任、文化资源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
最后一次儒家科举考试恰好在一百年前举行,这被认为是传统教育和考试制度的终结。它被法国安排的教育体系所取代,并在1945年八月革命后,由越南民主共和国独立政府建立了新的教育体系。
据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教授武文君博士介绍,许多学者已就越南中世纪的教育和考试制度进行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著作,涵盖了历史、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但迄今为止,这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内容,因其对越南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而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此次会议由文化资源研究与推广中心主办,旨在促进更多讨论,重新评估传统教育和考试制度在当代生活中的遗产,从而汲取经验教训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在当今社会弘扬传统教育的核心价值。
研讨会主要讨论了三个主题。
一个是越南文化史上的教育与科举关于这一主题的报告,既有对传统教育与考试历史进程的探讨,也有对问题各个方面进行探讨的报告。有的报告以李朝至阮朝的时间线来回顾教育与考试的历史,也有的报告以儒家博士团队的视角来概括科举制度的全部成就。在每一个方面,作者们都提出了新的视角,尽管他们提及的都是一些并不新鲜的话题,例如:以海阳省牟泽县武氏家族为例探讨17、18世纪儒家学者的行为;儒家教育与考试对乡村的双向影响;儒家学者与越南奇迹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东北亚各国传统教育组织方式的比较;英国在马来西亚和法国在越南的教育政策的比较……
二是20世纪初越南历史文化的儒家知识分子论文涉及:从范式论角度,考察知识分子队伍由儒学向西学的转变;20世纪初儒家知识分子队伍的作用;宋月映与RAKatini女性主义思想与教育的比较研究;20世纪初进步儒家学者的行动路径;阮文荣、阮文思等历史人物……
三是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教育和普通话遗产包括讨论:儒家思想与儒教对当代越南社会的双面影响分析;儒家教育作为文化根基还是历史罪人;当代语境中的儒家传统遗产;1975年以前儒家传统在南方教育中的印记……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河内国家大学、河内第一师范大学、河内第二师范大学、顺化理科大学、首都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人员;越南社会科学院韩农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文化研究所、国父文化科学活动中心等高校的研究人员参加。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与推广中心成立于2018年7月,旨在满足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化资源领域的培训和研究需求。中心成立时间虽短,但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已初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活动,帮助地方研究、保护和推广文化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
作者:乌什。照片:Thanh Ha、Doan Van Luan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