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阿图罗·吉拉尔德斯教授就“生态史:全球史写作的趋势和影响”这一主题进行演讲。

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 00:25
继成功举办关于欧洲图书馆和档案馆系统以及16至18世纪全球贸易的两场研讨会之后,2018年3月7日,阿图罗·吉拉尔德斯教授就历史生态学在全球史研究中的趋势和影响发表了演讲。历史生态学在越南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课题,因此吸引了众多历史系学生、研究生和教职工以及校内外其他单位的人士前来聆听。

本次讲座重点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历史发展的影响。吉拉尔德斯教授指出,人类社会经历了五个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转折点,分别是:发现并控制火、石器时代动植物的驯化、城市的兴起、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导致生态全球化的交流,以及化石燃料(尤其是石油)的发现和利用。

吉拉尔德斯教授特别强调了哥伦布在15世纪末发现美洲之后全球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一系列植物(橄榄、葡萄、柠檬、洋葱、咖啡、香蕉、甘蔗、小麦、大麦、水稻)和动物(绵羊、猪、马、蜜蜂)经由欧洲传入美洲。作为交换,美洲的植物(红薯、南瓜、菠萝、豆类、土豆、花生、辣椒番茄、可可、烟草、香草、玉米……)和动物(火鸡)又被带回欧洲,并从那里传播到其他大陆和地区。动植物的交流丰富了各大洲、地区和国家的生态系统,并直接影响了世界各地人民的饮食。然而,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的交流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白喉、天花、流感、斑疹伤寒、麻疹、疟疾、水痘等疾病也随着欧洲人传入了新的土地。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和医疗条件落后,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大量原住民感染并死亡。16至18世纪,随着殖民者以枪炮征服和全球气候变化,流行病的蔓延导致美洲和大洋洲一系列文明的崩溃。

讨论非常热烈。许多问题都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同样曾被欧洲殖民统治的亚洲,为何其文明和民族没有灭绝?吉拉尔德斯教授指出,与美洲和大洋洲不同,亚洲与欧洲有着长期的接触,因此亚洲人对欧洲的一些常见疾病产生了抵抗力。事实上,欧洲的许多疾病都起源于亚洲。因此,亚洲人有可能对欧洲人带来的某些疾病免疫。此外,亚洲土著居民较高的医疗水平和传统医学也减轻了欧洲疾病带来的危害。吉拉尔德斯教授还详细而通俗地解答了其他一些问题,例如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小冰期在历史上的作用、动植物驯化等等。

作者:阮翠(历史系)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本文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