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制定大学工作场所文化(CC)的正式规章制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工会于 2010 年 5 月 22 日举行了一次讨论会,各部门工会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讨论会。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备受关注的话题,提交的十余份报告便印证了这一点,这些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和内容出发,反映了学校办公文化的种种表现形式。针对“什么是办公文化?”这一问题,档案学与办公管理学院副教授武氏凤博士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办公文化是公务员意识水平、组织管理方法、办公环境、工作方式、职业道德和沟通风格等有形和无形价值的总和,旨在构建一个文明、礼貌、依法运作且高效的办公环境。”在此基础上,该论文提出了衡量机构办公文化的四个标准,包括:干部和公务员的意识水平;机构活动的管理运作水平和方法;干部和公务员的沟通风格和行为;办公环境。

在探讨办公文化的作用时,与会者一致认为,建设和改善办公文化有助于在教职工、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信任和共识,从而提高科研和培训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并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许多与会者指出了当前教职工和学生办公文化的不足之处,例如:会议迟到、会议期间私下交谈、对来访者和同事不礼貌、工作着装不当、工作方式不专业、对分配的工作缺乏责任感等等。为了改善办公文化,与会者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教职工和学生对学校地位、使命和社会责任的认识;应用ISO标准来规范和规范管理活动;制定政策和机制来保障教职工和公务员的生活;注重营造良好的单位工作环境形象,并制定关于学校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正式规章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