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个人资料

黄克南教授

电子邮件 hknam84@yahoo.com
位置 高级讲师
单元 国际研究学院

简介/技能

一、一般信息

  • 出生年份:1962年。
  • 电子邮件:hknam84@yahoo.com
  • 工作单位:国际关系学院。
  • 职称:教授。任职年份:2018年。
  • 学位:博士学位。获得年份:2005年。
  • 训练过程:

1991年:获学士学位。

2000年:硕士

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

  • 外语能力:英语、俄语。
  •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全球问题、东亚研究。

二、科学著作

  1. 国际关系:理论方面和问题(与阮国雄合著)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6年。
  2. 1976年至2000年越南与泰国关系,河内国立大学出版社,河内 2007 年(越南语)和朱拉隆功大学出版社,曼谷 2007 年(泰语)。
  3. 东盟与中日韩多边合作:问题与前景,胡志明市国家大学出版社,胡志明市,2008年。
  4. 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历史与问题,文化信息出版社,河内,2011年。
  5. 从历史角度看国际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4年。
  6. 国际关系入门教材,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 2016 年。
  7. 国际关系理论(主编),世界出版社,河内 2017 年。
  8. 国际合作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世界出版社,河内,2017年。

书籍章节

  1. 第四章:“亚太局势对越南的影响”(杨富协-武文河,亚太局势,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 2006 年,第 302-354 页。
  2. 第二章“东亚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盟—日本关系的影响”和第八章“中国—东盟—日本多边合作的制度化”(载于武文河,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日本关系及对越南的影响,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 2007 年,第 100-136 页和第 391-416 页)。

文章

  1. “关于越南与东盟关系的安全问题”“越南-东盟关系”研讨会论文集,亚洲及太平洋研究所,1992年,第38-43页。
  2. “世界秩序的认知”,会议论文集“亚太地区国家近期政策调整”亚洲及太平洋研究所,1993年,第5-13页。
  3. “科索沃——历史的积累”,欧洲研究杂志, No. 1 (31), 2000, 第37-45页。
  4. “越南-东盟关系:从双边到多边”,东南亚研究杂志, No. 5 (50), 2001, 第53-57页。
  5. “关于国际一体化概念的几个问题”,欧洲研究杂志,2002年第1期(43),第17-23页和2002年第2期(44),第14-22页。
  6. 《东亚合作——历史的障碍》日本和东北亚研究杂志,第5期(47),2003年,第68-74页,以及东亚 - 东南亚:历史与当前问题,世界出版社,河内 2004 年,第 247-258 页。
  7. “东亚和东盟与中日韩区域机构建设进程”,科学杂志社会科学与人文杂志,卷。十九、不。 3,2003 年,第 41-52 页。
  8. “全球化——从国际关系角度看”,国际会议论文集“全球化及其对越南的影响”,世界出版社,河内 2003 年,第 51-62 页。
  9. “东亚合作中的安全政治问题”,东南亚研究杂志, No. 1 (64), 2004, 第 77-82 页。
  10.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宗教冲突”,《宗教研究杂志》, No. 4 (28), 2004, 第24-33页。
  11. “越南-泰国关系”越南与东盟:多边和双边关系,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 2004 年,第 275-326 页。
  12. “亚欧会议框架下的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东南亚研究杂志, No. 5 (68), 2004, 第46-50页。
  13. “东亚区域主义中的文化问题”,日本和东北亚研究杂志, No. 1 (55), 2005, 第34-39页,论文发表于2005年9月16-17日在河内举行的国际会议“走向东亚共同体:机遇与挑战”。
  14. “了解冷战期间核竞赛的起源和进程”,军事历史杂志,第 163 期(2005 年 7 月),第 44-49 页。
  15. “亚太地区新缓和及其对越南的影响”,《今日美国》杂志, No. 7 (88), 2005, 第37-46页。
  16. “亚太地区新权力秩序”科学杂志,社会科学与人文杂志,第XXI卷,第3期,2005年,第31-42页。
  17. “东亚共同体的前提条件”,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国际会议论文集“迈向东亚共同体:机遇与挑战”,河内国立大学出版社,河内2006年,第28-43页。该论文发表于2005年9月16日至17日在河内举行的“迈向东亚共同体:机遇与挑战”国际会议。韩文版发表于《崔元植、白英瑞、申允宽、姜泰雄》一书中。南方视角下的东北亚——帝国十字路口上的后帝国梦想,畅笔出版社,2008年,第184-202页。
  18. “东亚合作中的经济问题”,东南亚研究杂志, No. 1 (76), 2006, 第64-68页。
  19. “国际一体化的一些理论趋势”,世界经济问题杂志, No. 3 (119), 2006, 第24-35页。
  20. “国际关系中冲突的概念和基础”,欧洲研究杂志, No. 2 (68), 2006, 第11-21页。
  21. “战争原因——分析层次”,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杂志,2007年第4期(132),第3-16页和2007年第5期(133),第24-30页。
  22. “国际研究中的区域划分”科学杂志,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杂志,2007年第23卷第2期,第77-86页。
  23. “越南参与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东南亚研究杂志, No. 6 (87), 2007, 第46-51页。
  24. “冷战中的韩国与东盟:从亚太地区到伙伴关系”,东北亚研究杂志,第5(75),2007年,第29-36页。
  25. “越南在东盟与中日韩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东亚简报,第2卷第2-1.6.2007,成均馆大学东亚研究院,第78-82页。
  26. “东亚合作背景下的东盟”东南亚传统与融合,世界出版社,河内 2007 年,2007 年,第 361-377 页。
  27. “对全球化的不满——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2007年,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66-74页。2007年8月2日至5日,旧金山大学举办“全球化及其不满:现代化、文化与宗教”国际会议报告。
  28. “东亚合作背景下东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东盟40年的回顾与展望”国际会议论文集,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 2007 年,第 229-238 页。
  29. “历史上的地区主义”历史研究杂志, No. 5 (385), 2008, 第59-71页。
  30. “跨国公司0-国际关系主题”,科学杂志,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杂志,第23卷,第3期,2008年,第157-167页。
  31. “新国际形势下的国际组织和非国家行为体”,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杂志, No. 8 (148), 2008, 第10-18页。
  32. “全球治理的若干理论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杂志, No. 4 (156), 2009, 第10-21页。
  33. “区域主义意识”历史研究杂志, No. 5 (397), 2009, 第44-52页。
  34. “对国际体系的认知”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杂志, No. 8 (160), 2009, 第3-13页。
  35. 《日本价值观对越南影响的初步评估》东北亚研究杂志,第9(103),2009年,第45-54页。
  36. “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的作用:增强还是减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后越南国家的作用》国际会议论文集,河内国家大学和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世界出版社,河内,2009 年,第 83-92 页。
  37. “可持续发展意识”,“全球化和国际一体化背景下的政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政治-行政出版社,河内,2009 年,第 221-228 页。
  38. “德国与东北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欧洲研究杂志, No. 3 (114), 2010, 第56-68页。
  39. “德国对东亚的看法和政策”,东南亚研究杂志, No. 5 (122), 2010, 第24-33页。
  40.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一种途径》全球化对越南文化和人民发展的影响,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 2010 年,第 108-125 页。
  41. 《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国际体系分类》历史研究杂志, No. 8 (412), 2010, 第53-61页。
  42. “国际关系中的‘衡量国家实力’问题”,国际研究信息杂志,第3+4(41+42)期,2010年,第52-58页。
  43. “国家力量中的精神元素,科学杂志,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杂志,第26卷,第4期,2010年,第221-229页。
  44. “全球金融危机对越南影响的政治方面”,国际会议论文集“全球金融危机:越南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世界出版社,河内 2011 年,第 155-174 页。
  45. “国际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环境”,国际研究: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 2011 年,第 207-224 页。
  46. “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形式”,欧洲研究杂志, No. 3 (126), 2011, 第19-27页。
  47. “国际关系中权力概念的若干理论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杂志, No. 5 (181), 2011, 第3-12页。
  48. “国际关系史研究中权力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杂志, 第10期(426),2011年,第39-49页。
  49. 《东海国际冲突体系:现实与前景》越南社会科学, 2012年1月(147),第10-18页。“东海国际冲突体系:现状与前景”,中国研究杂志,第6期(118),2011年,第75-84页;东南亚研究杂志,第 2 期(143),2012 年,第 59-68 页;阮文金 主编越南人民与大海,世界出版社,河内 2011;立法研究所(国会常务委员会),解决东海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律机制:理论与实践,国民经济大学出版社,河内 2012 年,第 87-106 页;
  50. “欧盟危机对东南亚区域一体化提出的一些问题”,国际研讨会“区域一体化:欧盟与东盟视角”论文集》,世界出版社,河内 2012 年,第 267-280 页,以及《外交杂志》第 4(30)期,2012 年 4 月,第 34-37 页。
  51. “美国——世界秩序的关键因素?”,《今日美国》杂志, No. 03 (168), 2012, 第18-28页。
  52. “影响东亚安全意识的若干因素”,历史研究杂志,第6期(434),2012年,第54-60页。
  53. “越南的一些地缘政治因素:认知与实践”,欧洲研究杂志, No. 1 (148), 2013, 第71-81页。
  54. “国际关系中的自由主义:主要论点和贡献”,科学杂志,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杂志,第29卷,第1期,2013年,第17-26页。
  55. 《现实主义与批评的基础》历史研究杂志, No. 5 (445), 2013, 第41-50页。
  56.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对地区关系的影响》,国防关系杂志,2013 年第三季度,第 23 期,第 14-20 页。
  57. “中国对阿拉伯之春动乱的回应”,非洲和中东研究杂志, 第12(100)期,2013年,第27-36页。
  58. “东海合作:形势与问题”东南亚研究杂志, 第12(165)期,2013年,第29-35页。
  59. “一些主观因素有助于推动未来越日关系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历史、文化与文化外交:新国际和地区背景下越日关系的活力”,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河内 2014 年,第 345-358 页和外交杂志, No. 10 (48), 2013年10月, 第39-43页。
  60.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依附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杂志, No. 2 (214), 2014, 第55-64页。
  61. “绿色政治——国际关系的一种方法”,政治理论杂志,2014年第6期,第95-100页。
  62. 《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对大国在区域合作中作用的看法》(合著),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杂志, 第10(222)期,2014年,第49-54页。
  63. “未来十年东盟共同体的前景”,“2015年后的东盟共同体:机遇与挑战”国际会议论文集,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 2015 年,第 38-46 页。
  64.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中的国际关系历史进程》历史研究杂志, No. 5 (469), 2015, 第51-61页。
  65. “促进国际融合与维护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科学杂志,社会科学与人文杂志,第31卷,第3期,2015年,第60-70页。
  66. “社会国际主义及其在西北欧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左翼理论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越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经验交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世界出版社,河内 2016 年,第 212-230 页。
  67. “全球和地区安全挑战”,俄罗斯科学院,东亚安全挑战与机制,论坛出版社,莫斯科 2016 年,第 27-45 页(俄文)和 Nguyen Quang Thuan-Mazyrin VM(主编),加强东亚安全与合作的途径,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2016年,第65-91页。
  68. “批判理论及其对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启示”,历史研究杂志, No. 8 (484), 2016, 第3-11页。
  69. “国际合作的外部条件”,欧洲研究杂志,第11(194),2016年,第50-60页。
  70. “批判理论:关于国际关系的一些论点”,社会科学与人文杂志,第 2 卷,第 6 期(2016 年 12 月),第 712-723 页。
  71. “国际合作的内部条件”,欧洲研究杂志, No. 1 (196), 2017, 第42-52页。
  72. “从南海到东盟冲突管理”,东南亚研究杂志, No. 1 (202), 2017, 第3-11页。
  73. “国际合作的一些好处”,世界经济与政治问题杂志, No. 4 (252), 2017, 第37-43页。

三、各级科技课题

主持人

  1. 日本在东盟与中日韩进程中的现实与可能性,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特刊第 17 期,2002 年。
  2. 国际关系中战争与冲突的若干理论问题,代码 CB.01.32,越南国立大学,河内,2003 年。
  3.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问题,代码 CB 2003-16,越南国立大学,河内,2005 年。
  4. 东盟与中日韩多边合作:问题与前景,河内国家大学,2007 年。
  5. 国际关系中的主体与体系,代码 QG 06-23,越南国立大学,河内,2008 年。
  6. 国际关系中的权力,代码 QG 09-31,越南国立大学,河内,2011 年 4 月。
  7.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代码V2.1-2010.02,国家科技发展基金,2014。
  8. 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融合:理论与实践,代码 QG 14.25,越南国立大学,河内,2017 年。

加入

  1. 越南—东盟一体化:进展、现状与问题,重点课题,河内国家大学,2002 年。
  2. 20世纪前20年的亚太局势”,编号KX.08.06,国家级项目,2005年。
  3. 新形势下的中日东盟关系及对越南的影响,编号:DTĐL-2004/20,国家级项目,2006年。
  4. 越南、老挝、柬埔寨发展三角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的一些问题,编号:DTĐL 2008 T/06,国家级项目,2011年。
  5. 区域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Nafosted基金项目,2015年。

四、奖项、奖学金

  1. 2005年越南历史协会范丹度历史奖二等奖。
  2. 2011年河内国家大学杰出科学工作奖。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