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很多年轻人因为春节期间不能“给妈妈带钱回家”而感到“自卑”。

2022年1月17日 星期一 20:57
疫情导致工作、生活陷入停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都无法“带钱回家给妈妈”。这让我感到非常内疚...

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对于父母来说,不是金钱或者什么奢侈品,而是孩子们平安归来,看到他们健康平安地回家,才是团聚春节期间最大的礼物。

在“春节给家庭带来爱”讨论会上,河内社会科学大学心理学系讲师陈秋香副教授博士和社会科学大学心理学系讲师陈秋香博士分享了她的想法,以帮助所有人,特别是年轻人,即使在远离家乡、无法回家庆祝春节的情况下,也能与亲人度过一个温暖快乐的春节假期;同时,也解答了年轻人——那些与亲人关系出现问题的人的顾虑和担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家人,与家人建立更多的联系。

Nhiều người người trẻ mặc cảm vì Tết không thể mang tiền về cho mẹ - 1


担心无法“带钱回家给父母”

讨论中,一位年轻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最近几天,《给妈妈带钱回家》这首歌很多人都很感兴趣,歌曲传达的信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是,疫情导致工作生活陷入停滞,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都无法‘给妈妈带钱回家’,这让我感到非常内疚,不知道该如何克服。”

面对这种情况,陈秋香医生表示,这位年轻人的担忧也是许多年轻人的共同担忧。疫情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许多不同群体造成了负面影响。据 TS 称。 Thu Huong 表示,研究表明,疫情期间受影响最大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即年龄在 18 岁至 25 岁之间的人群。

许多地方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与此同时,再过不久,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对于全体越南人民来说,农历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节日。春节通常是家庭团聚的一天,因此在春节期间,也就是春天来临时,人们常常会放下工作,回到家中,与家人围坐在餐桌旁。

团圆饭的时候,大家会互相询问过去一年的情况,一起看看发生的优点和缺点。 “我坚信,春节团圆饭一定会充满温暖和关怀,很少会出现尊卑贵贱、贫富贵贱之分。”秋香博士说。

因此,医生建议,在春节前几天,年轻人不要太纠结于“该给父母带什么回家”,如果带回家的东西不如预期,就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在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对于父母来说,不是金钱或者什么奢侈品,而是孩子们平安健康的归来,才是团聚春节期间最大的礼物。

讨论中,另一位年轻人也表达了不能回家与父母一起过年的悲伤。

陈秋香副教授表示,春节是团聚和联络感情的节日,但对一些人来说,这看似正常的事情却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疫情背景下。但现实中也有一些人,即使在疫情爆发之前,也没有太多机会回家过春节,尤其是在外留学、工作的人们。

陈秋香副教授从个人经历出发,对那些在这个重要节日不能回家团聚的年轻人表示难过。然而,副教授表示,我们需要接受现实,并找到克服它的方法。

“春节期间远离家人,是谁都不想遇到的事。然而,如果我们的心始终与家人在一起,心中始终挂念着亲人的身影,那么即使我们相隔千里,我们与家人的距离依然无比亲近。”

为了让出门在外的春节过得更有意义,我们可以创造一些交流机会,比如,等到除夕之夜的某个合适时刻打电话祝贺,询问父母亲人的情况。我相信这会创造出令人感动的时刻。

地理距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帮助我们跨越地理距离的核心是爱,我们对他人的爱和对自己的爱必须是伟大的。”

陈秋香副教授表示,无论春节是远是近,春节期间对父母“感恩”的一件大事就是感恩。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教条,但感恩始终是必要的。我们感恩父母的养育和孕育,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和今天的我们。无需任何华丽的礼物,表达感激之情的礼物可以是最简单的关怀、问询等等。”

 

Nhiều người người trẻ mặc cảm vì Tết không thể mang tiền về cho mẹ - 2

据 TS 称。陈秋香表示,孩子们的平安是父母在春节期间最有意义的礼物。 (截屏)

成为父母的“精神领袖”

除了年轻人在新年前的倾诉和担忧之外,座谈会还记录了年轻人对于如何化解与父母的矛盾,从而增进和加强家人之间情感纽带的关注。

“我妈妈脾气很暴躁,经常无缘无故地骂我,所以我经常和妈妈吵架。每次吵完架,我们都会默默地不说话,过一会儿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说实话,我很难过,因为这种问题经常发生。我也理解妈妈也有自己的苦衷,但她一生气骂我,我就控制不住自己,心里很难受。那么,我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彼此理解呢?”

这是在脱口秀节目《春节给家庭带来爱》中,一位年轻人吐露的故事。面对这个问题,Tran Thu Huong副教授表示,您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并不代表我们彼此完全理解,不代表不会发生冲突。

副教授表示,当父母与子女发生矛盾时,以打骂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可以理解为父母陷入了僵局。由于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妥善解决,他们就通过言语(责骂)或行动(殴打)来释放。

年轻人问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他们的父母。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回答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知道我的父亲或母亲也有自己的苦难,但实际上,我真的同情他们的苦难吗?”

而上面那个年轻人的案例,从某种角度来说,显然孩子还是没有同情母亲的痛苦,因为如果有真正的同情,就不会出现母子之间互相冲突的行为和故事。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孩子没有犯错,但父母仍然想方设法引发争吵和冲突的情况。那时,孩子需要知道母亲的痛苦从何而来。除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之外,另一个需要“摆上天平”的关系就是父亲与母亲的故事。很多夫妻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无意中就把孩子变成了发泄愤怒的场所。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父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以便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并明白他们不应该把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

除了父母的“动作”,孩子也需要改变,或许是敞开心扉,多听父母的话,潜移默化地认识到两人之间是否有矛盾,成为父母的“精神领袖”。

TS。陈秋香也同意这个观点。据医生说,孩子对父母的同理心在解决冲突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父母发生矛盾,然后向孩子“出气”时,就意味着父母希望孩子成为裁判。要扮演好这个“裁判”角色,孩子需要客观、耐心倾听,最重要的是,不去评判或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需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尤其是在出现矛盾的时候。只有父母心态稳定,与子女的关系才能真正稳定,争吵才能减少。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学习,并且长期坚持。”医生强调。

关于春节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一位年轻人问道:“我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春节快到了,我想给父母带点东西,让家里温暖起来。然而,我是一个很少向父母表达爱意和感激的人。因此,我想学习如何面对和克服恐惧,以便能够向亲人表达爱。”

回答这个问题,Thu Huong 博士认为,在沟通中,并不总是需要说出来。当人们问问题时我们并不总是需要回答。如果说“我爱你,爸爸”或“我爱你,妈妈”太难,年轻人可以通过拥抱、触摸或眼神交流等动作,以非语言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然而,无论你如何表达你的感受,你都需要让事情自然发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副教授。陈秋香博士表示,表达情绪时的害羞,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太久没有经历过,再次表达时,就会感到害羞。因此,有时父母必须找到向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以便他们能够体验并向他人表达这种爱。如果我们一开始感到害羞,我们需要接受它并学着去习惯它。到了第二次,人们就会习惯了,然后下一次,人们就会接受那种真挚的感情,并认为这是表达爱意不可或缺的方式。

据 Dan Tri 称

作者:侨芳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