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会议概念说明(草稿)
会议主题:乡土现代性/替代发展路径/自下而上的发展
日期和地点:2020 年 7 月 VASS,河内,越南
联合主持人:VASS和USSH
联系方式:阮氏清平 (VASS)、阮文苏 (USSSH)、菲利普·泰勒 (USSSH)
提交意向书的截止日期:2019年11月23日(一周后)。
目的
提高越南人类学学科的知名度以及越南人类学在国外的知名度。
识别、巩固和培养越南人类学家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主题。
与越南邻近地区的相关人类学专家合作并建立工作关系。
这些目标将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为什么要设立一个主要的会议主题?
识别不同主题领域中源于共同方法论和共同学科原则的共同知识点
向公众呈现越南学科现状的连贯、丰富和有力的愿景
为什么是这个主题?
会议的社会/政策意义
国际政治表明,即使在最强大的国家和帝国中,那些常常被轻视和忽视的文化底层人士也拥有改变事态进程的力量。这些人可能因发展/全球化而被边缘化。他们往往无法让自己被正式分类,也难以体现出刻板印象或高地位的文明或现代规范。他们的思维方式可能被认为是虚构的、狭隘的或非科学的,他们的世界观也可能被视为非理性和简单化的。他们的动机、实践和方法通常是非正式的,使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因此这些存在方式往往无法被正式分析所理解或解读。
这些生活方式不是传统的/原始的/过时的,也不是“残余”,因为它们塑造了当代进程,也受到当代进程的影响;但它们也不被传统上视为现代的,因为它们不为政策制定者所见,也不被知识分子所忽视。
这些人或许会经历苦难,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并非必然难以维系;他们或许拥有一些宝贵的特质,这些特质通常被边缘化而遭到忽视,但他们却可能拥有非凡的力量。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思考和行动,但他们的视角却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他们曾被视为失败者或过时之人,但实际上,他们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引擎。
他们是公民,尽管是底层公民——或许被视为历史的客体而不是主体——但他们有自己的声音,走自己的路,并由此改变了精英的世界。
人类学是一门适合研究本土现代性的学科:了解各类人如何以不同的方式、通常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历史。
为什么要将配对分为子主题?
潜在主题[这些是推测性的,将根据收到的提案进行修改]
少数族裔途径/网络
跨界主体性:跨国生活、跨种族关系、挑战性类别
精神文化、宗教现代性
协商传统规范;新兴的社会身份
土地和生计
医学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归属感、空间和地点
作者:乌什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