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规范
(教育培训部部长 2008 年 4 月 16 日第 16/2008/QD-BGDDT 号决定发布)
教师道德规范
(教育培训部部长 2008 年 4 月 16 日第 16/2008/QD-BGDDT 号决定发布)
1. 本文件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2.申请主体包括在国民教育系统各教育机构中履行教学教育职责的教师。
师德规范是教师努力修炼成为受社会尊敬的教师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分类和监督教师的依据之一,旨在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高、良知纯正、学习积极主动、不断改进业务水平和教学方法、生活作风规范、行为举止得体、真正为学生树立榜样的教师队伍。
1.严格遵守党的路线、政策和国家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不断学习实践,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运用于教学教育活动,完成好各项任务。
2.具有组织纪律性,严格服从组织的调动和任务分配;具有集体意识,为共同利益而奋斗。
3. 模范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
1.忠于职业,自觉维护教师荣誉和教师良知;在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团结、友爱、帮助同事的精神;富有同情心、宽容、慷慨,善待学生和同事;随时准备提供帮助,维护学生、同事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2. 敬业爱岗;遵守单位、学校、行业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3.教学教育公平,正确评估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厉行节约,反对政绩病,反对腐败和浪费。
3.经常、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定期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外语和信息技术水平,以顺利完成分配的任务并满足教育事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1. 有理想、有目标、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不断奋斗的精神、有纯粹的动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去生活;践行勤劳、节俭、廉洁、公正的道德典范,学习胡志明的道德榜样。
2.拥有与社区融合、符合国民认同、适应社会进步的生活方式;懂得支持和鼓励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批判落后自私的生活方式。
3.快速、紧迫、科学的工作作风;在社会关系中、与同事、同学的交往中,具有文明礼貌的态度;客观、热情、周到地处理工作。
4. 履行职责时的衣着和首饰必须简洁、整洁、礼貌,适合教师职业,不得冒犯或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团结、帮助同事出色地完成任务;打击和防止违反法律和行业法规的行为。与人、父母、同事和学习者的关系、行为和亲密程度;坚决打击违法行为。
6.建设文明家庭,互相关爱、互敬互爱;懂得关心周围的人;在公共场所践行文化生活方式。
1.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职权实施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不给学习者和人们带来困难或不便。
2.在学习、科研和执行教学、教育任务中不得有欺骗、不诚实的行为。
3. 不压迫、欺压或对学习者抱有偏见、歧视、成见的态度;不协助或掩盖学生和同事在教学、学习和培训中的不良行为。
4.不得侵犯学生、同事及他人的身体、侮辱其荣誉和尊严。不要影响同事和其他人的工作和生活。
5. 不准违反规定组织课外教学。
6. 不准在工作场所、学校或未经批准的场所、履行教学职责或参加学校教育活动时吸烟或饮酒。
7. 开会、上课、学习、监考、考试等期间,请勿使用手机或从事个人工作。
8.不得在集体及社区活动中引起派系主义、地方主义和不团结。
9.演讲台不得被利用作为宣传、传播与党和国家观点和政策相悖内容的场所。
10、不推卸责任、不逃避义务、不擅自辞职;不得迟到、早退、逃课、逃课、挤课、违反专业规定等影响学校纪律和秩序的行为。
11.不组织、不参与赌博、卖淫、吸毒、迷信等社会不良风气的活动;不使用、储存、传播淫秽、有害的文化产品。
1.指导教育部门配合各委员会、部门、组织组织实施《教师道德条例》。
2.保障师德师风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培训、宣传教育条件。
3.定期检查、审核教育管理机构执行情况;对违反本条例的个人和组织,依法严肃、及时处理。
1.教育培训厅厅长指导教育培训厅、教育机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地方教师师德规范;加强对教育机构贯彻落实师德师风条例情况和教师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对表现良好的组织和个人,及时表彰奖励;对违法违规的个人和组织,依法严厉处理和适当惩戒;每学年末定期向教育培训部报告实施结果。
2.配合地方劳动荣军社会部指导地方职业培训机构按照职业培训管理分级负责制,落实《教师师德规范》。
3.向地方政府和党委提出有效落实本文件规定的建议。
大专院校、学院院长,大专院校、职业院校校长,职业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职业培训中心主任应当依据本条例组织实施;加强对教师履职情况的考核,及时表彰奖励表现良好的组织和个人,对违法违规的个人和组织予以严肃处理和妥善处分;每学年末定期向教育培训部报告实施结果。
1.指导教育培训机构组织实施《教师师德条例》。
2.保障师德师风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培训、宣传教育条件。
3.定期检查、审核教育培训机构实施情况;对违反本条例的个人和组织,依法严肃、及时处理。
作者:无人知晓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