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使命
作为一所具有悠久传统和声望的重点大学,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肩负着带头创造、传播知识和培养高素质社会科学与人文人才的使命,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
1.2. 2020年愿景
1.2.1. 2020年的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流、与区域内知名大学比肩的大学,有效服务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
1.2.1.发展定位
在人才培养国际化、学术活动国际化、拓展与地区及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和特色专业。
1.3. 2010年中期目标
1.3.1.总体目标
全面革新各项运营环节,快速提升培训质量,大力发展员工队伍,提高员工素质和数量;不断扩大和提高科研与国际合作活动的有效性,打造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产业和特色专业。
1.3.2.具体目标
——创新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 在员工建设和发展工作中实现根本性变革;重点培养一支专业素质高、领域领先、行业领先、与区域接轨、接近国际水平的科学家队伍。
——打造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产业和专业。
——扩大和提高科研与国际合作的质量和效益。
——实施学校行政管理改革。
- 部署在和乐建设学校新校舍。
1.4.指导观点
-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教育培训和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以及河内国家大学(VNU)的发展计划,发展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USSH)。
- 整合一切资源,以内部资源为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不断提高和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地位。
——全面扎实推进学校各领域发展,结合选择一批行业和专业领域进行投资建设,力争达到区域和国际标准。
1.5.社会人文大学的规模与培养结构
1.5.1.缩放至 2010 年
+ 大学培养规模:17个专业/15个现有专业(增设人类学、政治学专业)。学生总数:9,000,其中:
- 全日制大学:5,800。
- 非正规大学:1,300 所。
+ 研究生培养规模:
- 27个硕士培养专业
- 29个博士培养专业
- 硕士生(HVCH)和博士生(NCS)总数:1,900 人(占转化学生总数的 21%)
1.5.2.缩放至 2015 年
+ 大学培养规模:19个专业。学生总数:10,400,其中:
- 全日制大学:6,720
- 非正规大学:1495年
+ 研究生培养规模:
- 29个硕士培养专业
- 30个博士培养专业
- HVCH 和 NCS 总数:2185 人(占转换学生总数的 21%)
1.5.3.扩展至 2020 年
+ 大学培养规模:20个专业。各系统学生总数:11,500人,其中:
- 全日制大学:7,500。
- 非正规大学:1,470。
+ 研究生培养规模:
- 30个硕士培养专业
- 32个博士培养专业
- HVCH 和 NCS 总数:2,530 人(占总转化学生的 22%)
笔记:以上数字已换算:1名博士生/HVCH=1.2名全日制学生。
2.1.背景、国际国内经营环境
2.1.1.优势和机遇
* 国际的
全球化是世界必然趋势。关于教育和国际交流的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相互了解、科学和知识交流的活动正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在内的越南高等教育领域正面临融合发展的良好机遇。
* 国内的
越南已加入世贸组织,具备融入国际社会的良好条件。越南地处当今世界充满活力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较高(约7.5%/年),是世界重要的国际交流枢纽之一。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作为越南国立大学的成员,该大学被认为是越南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领先的著名培训和研究中心,并吸引了国内外培训和科研机构和组织越来越多的合作兴趣。
目前,学校已与90多个国外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大学、科研机构、文化科学组织和国际基金。学院在国际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活动和成效得到了国内外合作伙伴的高度评价。
2.1.2.困难与挑战
* 国际的
高等教育的合作与竞争、国际合作既带来优势,也带来困难,需要学校付出很多努力,增强内功。与此同时,由于低收入和恶劣工作条件而导致的人才流失现象一直是越南高等教育特别是学校面临的一大挑战。
* 国内的
越南高等教育领域竞争形势严峻,无法确保与外国平等,主要原因是资金和设施有限,缺乏具有国际资质的讲师。资助期间的旧习惯仍然对学校的发展速度和国际融合能力产生很大影响。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除了越南高等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的困难外,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也面临着自身的困难和挑战。
虽然学校的设施、教室、财政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不足以在国际合作与融合方面创造平等。学校已签署多项合作文件,但合作的落实程度和有效性仍不高。
学生入学质量不高,希望进入学校的优秀学生不多,但学校和 VNU 对提高培训质量以达到区域和国际标准的愿望和努力非常强烈。
2.2.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现状
2.2.1.组织结构
2.2.2.培训体系
* 培训级别和类型
- 现有培养层次:大学、硕士、博士(后两级统称研究生培养)
- 培训形式:两种形式(正规、非正式)。
* 培训计划
这三种类型的项目对应三个级别的培训:
- 大学培训项目:16个。
- 硕士培养项目:25个。
- 博士培养项目:28个。
* 培训规模(2006-2007学年)
+ 大学培养规模:16个专业。学生总数:8,345人,其中:
- 全日制大学:5,165。
- 非正规大学:1,498。
+ 研究生培养规模:
- 25个硕士培养专业
- 28个博士培养专业
- HVCH 和 NCS 总数:1,682 人(占已转换学生总数的 20%)
(笔记:以上数字已折算为全日制高校在校生人数。
2.2.3.科研组织体系
学校科学活动的组织结构包括:
+ 学校下属的研究中心。
+ 学院/系以及学院下属的研究中心。
+ 附属学院/系下的系/专业组。
在河内国立大学总体发展趋势中,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正逐步向研究型大学方向建设和发展,提高培养质量,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
2.2.4.资源(人员、设施、资金来源)
o 员工(截至 2007 年 7 月):
- 学校现有教职工573人,其中固定教职工498人(教师365人,教授5人,副教授48人,理学博士2人,博士118人,硕士147人,研究生学历占73.15%);讲师:444人(77.8%拥有研究生学位)。
- 此外,学校还签订了打造拥有10名本科生教师队伍的合同。
* 设施:
+ 位于阮廌街336号的主设施:土地面积14,094.65平方米,使用面积21,355平方米。
+ 设施 182 Luong The Vinh:C3 楼,使用面积 1,241.8 平方米。
+ 位于 Hai Ba Trung 县 Bach Khoa 坊的 B7bis 设施:使用面积 1,113.4 平方米。
+ 位于 Hoa Lac 的新工厂(在建):58.4 公顷土地。
* 资金来源:
+ 国家预算来源。
+ 学费、杂费、服务收入。
+ 国际援助与合作。
3.1.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
3.1.1.关键指标
- 力争2010年后人文社科大学拥有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语言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组织管理学、国际关系学……)。
- 扩大高质量培训、国际培训联系和研究生培训规模(研究生培训占转化学生总数的约25%)。
——到2010年,至少有两个培养专业与国际接轨。到2020年,60%的培养专业达到区域和国际标准。
3.1.2.主要解决方案
——创新培训项目,推动教材编写面向地区和国际接轨、与时俱进;建设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培训项目。
——保持培养规模稳定(保持校级合理招生规模和培养专业),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和质量。
——坚持科研与人才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相结合。推进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
- 为2008-2009学年转为学分制培训做好条件准备。首先,按照该培训方法,在教学、测试和评估中运用积极的因素。
——加强符合区域和国际标准的学分制培训学习设施建设。
- 密切培训与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和就业安置的协调。
3.2.提高科研活动质量和实效
3.2.1.关键指标
- 每年,学校100%的教学和研究人员都发表过科研著作。
——2015年至2020年,我校科研成果被国外引用率达到东南亚地区高校平均水平。 2020年后,达到亚洲乃至世界大学平均水平。
3.2.2.主要解决方案
- 在总结和评估2001—2010年学院科研方向实施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学院至2020年的科研方向。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创造机制和有利条件,使全体教师、科研人员能够主持或参与实施科研课题和项目。组建研究小组(专业化、跨学科),积极开展和组织实施大型、重要的科学课题和项目。
——改进课题引进、遴选和课题、项目科研经费分配办法。
- 开展一批提升科研能力的项目,与一批机构、产业、地方合作,为学生提供科研、实习、实习的场所。
——建立吸引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参与导师研究课题和项目的机制和政策。
3.3.员工发展
3.3.1.主要指标(截至2010年)
- 教职员工总数:600人,其中包括480名讲师和研究人员; 85%的讲师拥有研究生学位,其中60%拥有博士学位或理学博士学位; 20%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 100%的讲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专业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和外语,其中15%的讲师能够用外语授课; 80%以上的教师参与或主持研究课题和项目。
- 逐步提高教学/科研/服务的比例,由目前的7/2/1提高到2015年后的5/3/2。
3.3.2.主要解决方案
- 根据《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培养和管理规定》(2007年2月13日第539QD/XHNV-TC号决定发布),制定并实施招聘和培养合格讲师和管理人员的计划,规模合理,专业(领域、专业)、学历(学术职称、学位)、年龄、性别结构同步,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其中特别注重打造一支领军和科研骨干队伍。
- 为员工定期参加国内外专业活动创造机会和良好条件。实行定期教学休假制度,使教师有时间学习、研究、交流学术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
- 制定并实施政策,吸引顶尖科学家、领导人和优秀年轻员工到学校工作。
- 定期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并与晋升和奖励工作紧密联系。
3.4.完善产业结构
3.4.1. 2010年的主要目标
- 成立政治学院,下设社会工作系、人类学系、韩语系3个科系。
- 制定课程并引入一些新专业的培训,例如:艺术研究(或戏剧 - 电影理论和批评)......
- 制定2010年至2015年计划:
* 建立一些研究中心来协调和支持培训,例如美国研究中心、社区研究与发展中心和孔子学院(研究中国语言和文化)。
* 制定计划并包括行政研究、文化和宗教领域的科目等专门培训。
3.4.2.主要解决方案
- 准备人力资源和设施。
——继续制定和调整培训计划和培训产业结构;继续完善新闻学、旅游学、档案与办公室管理、信息-图书馆学、越南语学、社会工作学等专业专业,文学、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基础科学专业,以及重点专业、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的内容和培养计划……
3.5.提高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3.5.1.关键指标
- 截至2010年,已发展党员160人,其中至少2/3是学生。
- 设立一个部门为学生找工作提供建议和支持。
——没有学生有社会弊病。
3.5.2.主要解决方案
——转变全校干部、公务员和学生的认识,把政治思想工作作为每个人、每个单位的任务。
——发扬民主,严明纪律,推进竞赛运动,迅速创新办学方式,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创新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通过竞赛运动、专业讲座、课外活动、体育运动和健康娱乐等形式,加强传统教育活动、爱国主义和公民责任感。
- 提高学生咨询、就业指导、工作介绍的质量和有效性,建立学校校友网络……为学生学习、就业和学校建设提供支持。
3.6.扩大和提高国际合作的有效性
3.6.1.关键指标
- 与中国、法国、泰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大学实施联合培养项目;注重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 与日本、台湾、韩国、泰国、中国、德国等国的大学开展更多的培训支持项目、培训联系以及教职员工和学生交流支持计划。
- 每年实施2至4个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或会议。
3.6.2.主要解决方案
- 拥有有效的运行机制,发挥学校讲师、教授和教职员工开展国际合作的主动性和潜力。
——积极争取教职工、学生出国留学、研修的奖学金。
- 积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优先寻找并建立与大学、国际组织、大型知名基金的合作关系。
——维持现有的培训合作和师生交流项目。
——开发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新型培训联动项目。创新方式,加大学校品牌对外宣传力度。
3.7.加强资金来源的调动和有效利用;现代化设施
3.7.1.关键指标
- 2015年后,将学费、杂费和国际合作的额外收入比例提高到总常规运营费用的50%。
- 拥有与东南亚、东亚先进大学水平相当的现代化设施(教材、教室设备、教学办公场所、科研设施等,部分领域达到国际标准)。
- 到2012年,和乐学校新校舍建设计划将完成70%。
3.7.2.解决方案
- 有专门的机制和规定,从培训活动、科学研究、服务、国际资助(国内和国际培训联系、研究课题和项目的实施、资金、外国组织和个人的援助......)中获取收入。
- 制定法规来管理和有效使用自主分配的资金来源。
- 集中一切资源,确保和乐学校新校舍的建设进度。
——投入适当资金用于教材和讲义的编印、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培养质量,规范学校各项办学活动。
4.1.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发展计划的实施,截止到2010年,并展望到2020年,将影响学校活动的所有领域,促进学校培训项目和质量的快速国际化。
- 该计划中的解决方案是统一和同步的,目的是将学校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与该地区和世界其他大学相比提高竞争力和专业素质。
4.2.计划实施的影响
——加强人文社科大学的地位,确保和保持在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人才培养质量和研究的领先地位,扩大学校在地区和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
——加强学校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为各单位的发展创造最佳条件,特别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建设和培养一支科研队伍,改善教职工和公务员的生活。
- 每年学校根据本规划组织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各单位根据学校规划,制定完成长期、中期、短期(年度)规划并组织实施。
- 学校和单位积极加强和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和协会,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
——加强规划实施的检查监督。每年组织一次计划实施效果的回顾与评估; 2010年,该组织将对第一阶段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下一阶段计划。
***
本方案根据科训局、各单位负责人、群团领导和全校干部职工的意见制定,并将在实施5年后进行审查和调整。
作者:行政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