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哲学系——35年的研究与培养”为主题的科学会议于9月30日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哲学系副校长阮文金副教授博士,以及校内外科学家。本次研讨会旨在总结哲学系35年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并探讨和规划哲学系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哲学系主任阮翠云副教授博士就哲学系35年来在组织架构、教学活动、国际合作和设施等多个基础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作了报告。报告强调,哲学系以发展越南理论人才队伍为战略基础,历经35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建立起一支敬业且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在教学方面,过去35年来,哲学系致力于扩大教学规模和完善教学体系。从第一届的61名学生发展至今,哲学系已开设32个全日制课程,在校生2110人,并拥有8个非全日制课程。目前,哲学系在标准和高水平两种培养体系下,招收325名全日制学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哲学系设有3个硕士专业和2个博士专业,并计划在2011-2012学年新增2个博士专业。阮翠云副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各领域的具体发展战略。哲学系的研究和培养成果在阮玉霞副教授(哲学研究所)的报告《哲学系——哲学研究所本科生的摇篮》中得到了进一步肯定。报告明确指出,自哲学系首届学生入学以来,他们就被哲学研究所录取并在此工作,此后,历届学生都曾在此工作。哲学系培养的教职员工具备哲学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党的政治理论……副教授阮玉霞博士强调:在我国现有的哲学教育机构中,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系是哲学领域最具“学术性”的教育机构之一。

本次会议还探讨了当今时代哲学研究与培养的问题。胡志明市国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潘清魁博士指出,必须“提高哲学教学的实用性”。潘清魁副教授认为,政治理论(尤其是哲学)的讲授必须注重实践,并始终与鲜活的现实紧密相连。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提高哲学讲授实用性的重要性,并正确理解讲授中应包含的实践要素……人文学院副教授梁廷海博士强调:必须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避免主观臆断和仓促行事,应该制定资料收集计划,并对所有教材进行重组……未来几年,哲学系应重组教材,使其更加新颖、基础和与时俱进。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观点和报告侧重于讨论与研究、培训以及哲学在当今时代的作用相关的具体内容,例如:陈草阮博士(大南大学)的《当代哲学教学》、阮英俊副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哲学系)的《当代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作用》、阮伯阳副教授(军事政治学院)的《在革新时期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哲学系的声望和地位》……本次学术会议是为庆祝哲学系成立35周年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