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韩国思想史导论

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12:40
介绍金成范、金尚浩、武道武等作家团队撰写的《韩国思想史概论》一书。这是越南第一部全面介绍韩国思想自近代始至末期的著作。该书由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厚1184页。
介绍金成范、金尚浩、武道武等作家团队撰写的《韩国思想史概论》一书。这是越南第一部全面介绍韩国思想自近代始至末期的著作。该书由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厚1184页。 不同国家有相同愿望; Tien To Vuong 的学术世界。五德同唱,幸福无比;天赋异禀,乃是三界珍宝。第一件礼物是白牡丹。红白相间的横幅。信件的印鉴已检查并盖章;解说之花,如此悠扬。(异邦而同心,亦同道;学问本与田吐王同道。同乐圆满福,唱五德之歌;只羞于炫耀才华,不够三农。互赠了特拉克·利纸和白楚纸;奏章中有端威和洪楚法。随笔随意编排,灵活多变,口若悬河般讨论,显然太过高尚。)(阮明俊译)黎贵惇的这首《送朝天国诗》是1761年他在北京(今安京)送别朝鲜使者洪开熙、赵永进和李辉忠时所作。这只是双方交换的众多诗歌中的一首,但足以唤起亲切的友情、越南和韩国两国代表团的理解、关心和友谊。这种感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有基础的,两国之间也有文化上的接触。早在1597年,越南使者冯克宽与朝鲜使者李绥光的最早会晤也是在异国他乡进行的。小知识据记载,李绥光还为冯公(又名冯克宽)的诗集撰写了序言。此前,1226年,李安宗的二王子李隆祥率领祖坛和部下渡海来到翁新县,曹里事件在历史上经常被提及,作为越南与韩国关系的开端。越韩关系有着深厚的根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合作的不断扩大,越韩两国的文化交流有了更充分的条件进一步发展。了解彼此文化的需求,特别是理解和领悟意识形态、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文化深度,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该书由金成范 (Kim Seong Beom)、金尚浩 (Kim Sang Ho) 和道武武 (Dao Vu Vu) 编写。韩国思想史导论是为了满足这一实际需要,是越南人民了解和分享韩国历史、文化和人民以及韩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思维方式的宝贵桥梁。韩国思想史导论《韩国思想史》是一部详尽的研究文献,涉及韩国思想史的各个方面,从原始时代到与现代思想接触的时期,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生产工具,从神话、童话所表达的内容,特别是从外来的思潮等,勾勒出一幅从传统思想的开始到结束的韩国思想的全貌。对重要思想的分析比较仔细、深入。为了给更清楚地理解这些思想创造前提,作者不遗余力地用非常具体和详细的​​术语描述了历史背景和时代。所选的历史元素比较昂贵且具有典型性;从而帮助读者不仅轻松理解韩国思想的内涵和合理性。本书向读者提供了有关韩国两大源自东方(中国)的基本思想流派——佛教和儒教的丰富而系统的内容。通过作者的介绍,读者可以看到,佛教和儒教从中国传入韩国,虽然在各个时期和历史情况下有所不同,但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为对于像韩国和中国这样彼此接近、社会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来说,思想的交流是一种普遍现象。作者有意识地阐明韩国思想的特点和价值,突出韩国对东亚地区思想体系的贡献。在佛、儒两大教义中,思想家的呈现不仅仅局限于他们对经典中已有事物的传播和运用,还呈现了他们的新贡献以及他们对于东方思想发展的价值。这从有关元晓和尚(617-686)的篇章,或对智能和尚(1158-1210)的介绍等等都可以看出来。元晓和尚不仅撰写了大量有关佛教的著作,而且有明确的意识,要将佛教引向“保卫国家”的事业和人民的现实生活。他不仅懂得戒律,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勇敢地突破戒律的束缚和苛刻。禅学者 Ji-nul 不仅是海东禅的创始人,而且他的作品也具有永恒的价值,例如“真诚直接的教学”这部著作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在今天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迫使台湾将其译成白话文,日本也将其译成日文。在儒学领域,作者有意识地注重展现韩国儒学在历史上的特点,提出了关于“四境界-七情”、“人心-义心”、“人性-物性”等问题的争论。作者将这些争论的内容清晰、具体地呈现出来,有始有终,有理有据,使读者能够看到韩国儒学在历史上的独特之处。总体而言,作者勾勒出了韩国思想在历史上形成、发展和转变的过程,概述了这一思想流派的特点,以及它对东方思想发展的贡献。本书韩国思想史导论对于想了解韩国从始至终的思想、人民和社会的人来说,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河内,2011年5月27日 哲学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院

作者:行政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