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邓氏行——《看雨的小女孩》……已去世!

星期四 - 2023年5月25日 09:20
五月的河内午后,一场细雨,让很多人的心灵感到一丝凉意,也让他们想起了童年和故乡,这正是功勋教师邓氏杏副教授的回忆录《看雨的小女孩》。
今天,副教授、功勋教师邓氏行离开了人世!
几代同事和学生的感人文章,使人们回想起“一位纪律严明、模范教师,同时在人生观和思想上也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的形象。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谨向读者诚挚地介绍 Dao Duy Hiep 副教授关于功勋教师 Dang Thi Hanh 副教授的文章!

 
副教授、功勋教师 Dang Thi Hanh/摄影:Thanh Long
她是一位纪律严明、堪称模范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在人生观和思想上富有同情心的人。她写得很慢,但很引人入胜。我喜欢她对童年、家乡和人们的回忆——从街头小贩到名人。这些确实是很好的页面。
1.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被录用到该部门工作时认识了邓氏杏女士。当时叫外国文学组。在此之前,她还在高中教过我弟弟。也多亏了我的哥哥,我才对她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基于她所受的教育,继承自家庭传统的严肃直率的性格,加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她在法国文学方面拥有扎实而一定的专业知识。
2. 自从她退休后,就很少露面或活动,直到现在,她已经85岁了。在《小女孩望雨的回忆》一书的开篇,她写道:“我出生在顺化,那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年份,1930年。但我童年最遥远的记忆,也就是我自己的记忆,是在乂安省的一个村庄里。”她身材瘦削,外表看似朴素,但实际上,她是一位看待生活和人的角度的艺术家;富有同情心的灵魂当她的文章发表在《文艺报》或甚至在南方文学界不熟悉名字的杂志上时,她总是容光焕发,放声大笑,天真烂漫。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们是出于学术上的谨慎、对生命的理解、默默地、但又充满同情和情感而诞生的智慧结晶。这决定了她的语气、语法和词汇选择。任何和她接触过的人都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相反,有时她的语言似乎跟不上她的思路——在这种时候,她会变得结结巴巴,但不会感到困惑。坐在论文评审委员会上(过去她还在工作时)或近年来偶尔,她同意阅读和评论一些论文或学位论文,认真倾听,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有时这些东西需要花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才能吸收。这些是文学理论问题或对某位作家的艺术的评论。我认为,这个绊脚石就是这种丰富性和丰富性,有时会“无意识地”出现在语法似乎不正确的句子中。她的字迹很漂亮,很古朴,很容易阅读,但有时也显得“弯曲”和飘忽,箭头指向边缘,那是她在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想法之前添加的“失误”。而且,与人们所说的不同,她发表的作品既柔和又犀利,反映了她的经历和知识,有时还很幽默、新鲜。
邓氏行——《看雨的女孩》随时间流逝/摄影:成龙
3. 她是一位纪律严明、堪称模范的老师,同时,她对生活的看法和想法也富有同情心。不幸的是她写得不多。也许,部分原因是想得太多,不敢触碰;另一部分,由于健康。她的眼睛不太好,已经做过几次手术。她写得很慢,但很引人入胜。我喜欢她对童年、家乡和人们的回忆——从街头小贩到名人。这些确实是很好的页面。 《祖母与孙子》是一部关于两个相隔半个多世纪的童年世界的回忆录,以幽默、抒情的接近文学作品的风格写成。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时间的侵蚀”不会放过任何人。对生命、对无数亲人命运的抒情和哲学思考,在消逝的时间里,通过每一页记忆都如此温柔,保存在令人难忘的构图线条中。这些都是回忆纯真、温柔的梦想和美好回忆的空间。为了在邓氏行的创作中寻找失落的空间,她对许多其他作品中被时间侵蚀和抹去的记忆废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记忆是在遗忘的背景下、在人类时间的尘埃中被给予和接受的。这里的记忆如此诗意,“似乎比所谓的记忆更接近遗忘”。回忆和遗忘堆积如山……只剩下一个眼神,一道美丽的光芒,清晰而悲伤。一首关于逝去岁月的诗……她并不是一位以小说为基础写作的专业作家,而是一位以个人、家庭和氏族记忆为基础的“历史学家”。但美在于真理的诗意,在于经过品味和思考的现实的诗意。
2013年2月,功勋艺术家邓氏杏副教授与法国大使Jean-Noël Poirier及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教师合影留念,庆祝她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学术棕榈勋章。摄影:Thanh Long
4.她现在以及可能将来剩下的作品,除了相当数量的译作和在专业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外,还有在《法国文学史教科书》、专著《雨果小说》或《20世纪法国散文的一些面孔》一书中发表的文章,都非常优秀和深刻。对于雨果,我们很熟悉,但阅读她的论文时,这种熟悉感就变得陌生了。她分析了这位作家重要散文作品的几乎整个创作历程。她用叙事和结构理论来审视雨果的每一部作品,寻找并发现其中真正令人着迷和信服的东西。她运用节奏、结构、叙述者、声音、时间、空间等理论对雨果的小说进行了非常令人信服的分析。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作品,是一个创意的创作。就像在石造的巴黎圣母院旁边,还有一座纸造的巴黎圣母院——雨果的不朽小说。
5. 每一次写作都是与自己的对话,与人的对话,与时代的对话。人生留下的,可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是一无所有,可以是一枚响当当的头衔,但我想,最幸运的是能留下一页页美好的书页,让后人读到这些感受,喜怒哀乐,来自生活和书籍的感悟,以及那些未竟的对话,让后人继续书写。在她的回忆录《祖母和孙子》中有这样一句话,非常令人心酸:“正因为世间万物,无一例外,都必须随着时间而兴衰:世间万物的面貌,即便是王国的中心,甚至是企业的地籍,都是如此,都在改变。”
正如这句话所暗示的那样,只剩下记忆和爱。
作者:副教授陶维协
* 网站编辑部请求允许编辑文章标题。
副教授、功勋教师 邓氏行
出生年份:1930年
家乡:义安省
1956年毕业于河内文学院
1984年被认定为副教授
2010年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2013年法兰西共和国学术棕榈勋章
在校工作时间:1965年至1990年
工作单位: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
主要研究方向:将新批评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文学结构主义的发现,应用于雨果的小说和普鲁斯特的小说。
。典型科研著作:
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主编),出版社。外语,1993年。
奶奶和孙子(回忆),出版社。女性,1994 年。
20世纪法国散文的一些面孔,出版社。岘港,2000 年。
雨果的小说(专著),出版社。 VNU,2002 年。
看着雨的女孩(回忆),出版社。女性,2008 年。
。翻译:
让·塔迪厄的《河内来信》
卡夫卡的扭曲

作者: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