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副校长黄英俊副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由学校副校长黄英俊副教授主持,他阐述了加强学校各专业之间衔接的必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许多学生抱怨学校各专业之间过于孤立,这降低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影响了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机会。”
“研究数据显示,近7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并非学术科研领域,而这正是学校的优势所在。由于培养项目之间缺乏衔接,国际学生屡屡拒绝选择学习,这给学校寻找提升衔接的解决方案带来了挑战。”黄英俊副教授分享道。
在世界范围内以及在越南,这种相互联系的趋势都显而易见。以越南国立大学理工大学为例,除了必修的基础科目外,他们还组织了4到5个专业的衔接课程供学生选择。或者像VNU经济大学这样,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联合设计,帮助会计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再学习26个学分,就可以在毕业时获得两个常规学位......
在人文社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少数率先作出调整,最大限度实现专业间互联互通的单位之一。因此,新闻专业的学生可以从 1 到 3 个专业选项中选择,即印刷电子新闻、广播电视和公共关系。但该项实施仅限于一个学院,并未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推行。
副教授学校培训部主任裴青南教授在会上发表演讲。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这一问题,学校培训系主任裴青南副教授博士就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培训项目的现状和调整方向作了报告。
因此,学校各培训单位之间的联系还比较有限。不属于两个及以上专业分领域知识块的学分太少(仅占6%左右);不同专业存在许多名称相同但学制不同的课程;有些课程名称不同,但内容相同;培训项目彼此之间基本上是孤立的,互补性和互动性很低;许多选修知识科目没有纳入教学。这对构建互联互通方向的培训项目造成了困难。虽然学校的资源仍然有限,但不教授许多科目会造成浪费。
知识模块划分仍比较细小,且各专业之间比较孤立,影响培养质量,需要一位讲师承担多个模块或聘请多位讲师兼职。
学生跨专业选课的机会有限,导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政策流于形式。这种情况给学校继续完成学分培养路线图带来了很多困难。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学院将调整完善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确保学院专业与河内国立大学各院系的衔接和衔接。
调整原则依据教育培训部和越南国立大学的培训条例和规定。因此,调整和完善方案必须依据学校和培养单位的战略、使命、目标和核心价值观,确定输出标准。调整工作既保证了知识板块、模块内容以及培训计划结构的连续性,又体现了新的元素。完成的培训计划将是学校内部各领域、各部门、各部门组之间以及越南国立大学内部各学校之间的综合、互联和链接,并与该地区相结合。
发布会上,学院培训部主任裴青南副教授还介绍了调整内容的初稿,按行业和行业组进行分类,提供两种方案;按行业组 - 2 个选项;行业部门内的跨行业联系;分散开发每个知识框架模块的责任并规划调整培训计划。
学校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阮文庆教授在会议上发表意见。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阮文庆教授表示全力支持。该教授表示:“调整培养方案是每个项目、每所大学的愿望,是迫切的、内在的需要。学校在做调整的时候,要围绕三个因素:基础性——更新性——灵活性。”
对于实施路线图,董事会和培训部需要确定哪个行业属于哪个行业组?然后指派一队人员负责整理调整后的知识块?复习一下所有选修科目方向,哪些科目3年没学了要补修?推荐课程为3学分。
阮文庆教授还向董事会和培训部通报了此次活动的实施时间和进度、预算以及相关法律文件。
阮文金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阮文金教授对上述政策表示支持,并进一步指出:“大学需要具体计算在现有的转学方向中选择哪个转学目标(大学培养专业之间、培养层次和培养方法之间、越南国立大学内部单位之间、同一领域外部培养单位之间以及与地区和国际培养环境之间)。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寻找解决方案并实施,消除最基本的瓶颈,并在实施组织中建立透明的机制,以提高学校的培训质量。
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阮文金教授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副教授邓氏秋香博士赞同这一观点,并建议该系应慎重考虑这一分工。划分要集群化,以便学生全面、系统的选择。
关于科目的安排,张氏庆河副教授表示,为了增加衔接性,同时又不失每个专业的独特价值,学院可以进行调整,将一个专业的必修科目作为另一个专业的选修科目。同时,学院还制定了对毕业生选择替代科目的认可政策。
范光明教授作为学校校长兼讲师表示:“改变是必要的。改变是为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学生顾客。”
范光明教授阐述了越南国立大学校长带领全体师生团队享受国立大学教育环境优势的精神。进入VNU的学生将能够学习他们喜欢的所有专业和知识。因此,必须消除获取知识的障碍,走跨学科的方向,为学习者创造多元丰富的知识基础。
作者:怀安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