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人文社科大学学分培训十年回顾

星期六 - 2017年3月11日 10:50
2017年3月10日上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领导、培训助理听取、讨论并评价越通社人文大学十年学分培训成果报告(2007-2017年)。学校校长范光明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
Nhìn lại chặng đường 10 năm đào tạo tín chỉ ở trường ĐHKHXH&NV
人文社科大学学分培训十年回顾

学校校长范光明教授在培训会上致开幕词。

范光明教授致开幕词后,与会代表听取了越南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十年学分培训成果的报告。

十年后的成果

经过10年的实施,可以肯定的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讲师在应用、实施和创新工作中一致努力,在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应用学分制培训方法方面取得最高效率。

自2006年以来,学校培养方案体系经历了6次调整,以适应学分制培养方式。如果说2006年学分转换的起始年,是将培养方案体系机械地从学年制转换为学分制的话,那么,在随后的3年里,培养方案体系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更加适应这种新的培养方式。特别是2012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有的培训项目都按照产出标准来制定和调整。到2015年,培训体系将继续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规定。

回顾十年调整完善历程,专家评价,总体来看,培养方案质量有所提高,各培养方案的科目设置更具选择性,校内及河内师范大学各学院之间的专业衔接率有所提高,与学分制培养模式基本一致。

课程大纲的编制也全面贯穿于各培训项目。编制、修订课程大纲近2500个。教材、讲义、参考资料等编写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十年来,学院组织验收讲座教材341部、译著参考文献77部,继续签订校级教材、讲义357部、参考文献94部编写合同。

培训与培训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分培训在规划上的灵活性。培训活动的组织过程得到了讲师和学员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学校与国立大学各单位在管理、培训组织上的衔接与联动作用日益显现。这有助于学校简化行政程序、管理流程和培训组织。

全面创新教学、考试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设施设备大幅增加。扩大了报告厅、练习室和办公室的面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设备系统也得到投入、补充和升级。

越南国立大学和越南国立大学外部评估小组一致认为,该校的培训项目结构合理、内容均衡、导向明确,达到了公布的产出标准。

順。培训部副部长陶明君作社会科学人文大学学分培训十年总结报告。

未来道路上的挑战

十年磨一剑,成就斐然的同时,学分培养模式也给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具体来说,高校录取方式不稳定,给招生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培养方案中开拓性、特色性、交叉性专业仍然不足;一些培养项目特别是基础理科专业,专业内容变化较慢,输出标准不够明确;所培养的人力资源质量还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培训、研究和管理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仍不同步,数据重叠;检查评估工作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师生比例仍然很高,讲师教授国际课程的能力仍然很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将对未来高等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谈及这一问题,该校校长范光明教授指出:“学分制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的普及方式。该方式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但在学校实际运用中,这一因素似乎还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具体表现在:培养过程中选课自由度不够,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资源匮乏,学校对提前毕业的学生没有及时给予奖励和鼓励……这要求我们继续及时制定调整计划,以提高培养质量和国际融合为目标。”

会议概况

面对这一挑战,学院在学生培养和管理方面,将对专业、专业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调整培养方案,增强衔接性,形成学员跨层次、跨专业、跨培养项目衔接的良好机制。

学校将创新和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强化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责任。秉持自由教育、创造自由的理念,构建开放式教育资源体系,引领4.0大学建设趋势。

按照教材、学习资料的分层分类,更新教师编写教材、出版参考资料的投入政策。加强对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掌握工作,建立按院系、按课程的校友网络。

作者:怀安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