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2008 年 9 月开始的日本中国文学教育合作项目之后,在 2009 年 9 月 8 日至 10 日的三天时间里,日本东京西小学社大学山部进教授在文学部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报告:中国文学教学;中国文学教育史及儒家思想在日本的接受。
继 2008 年 9 月开始的日本中国文学教育合作项目之后,在 2009 年 9 月 8 日至 10 日的三天时间里,日本东京西小学社大学山部进教授在文学部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报告:中国文学教学;中国文学教育史及儒家思想在日本的接受。
出席本次报告会的有汉喃系(文学院)、日本研究系(东方学部)的讲师、研究生和学生,以及中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汉喃研究所和文学院(越南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
在第一节课(2009年9月8日上午)中,山部进教授简要介绍了一些内容。去年演讲的内容中国文学教学及汉字在日本的引入史作为新一批韩语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在剩余的两节课中,山部进教授概述了以下问题:中国教育史 以及儒家思想在日本的接受情况讲座生动有趣,涉及诸多新问题,因此吸引了众多听众。儒家思想最迟于公元5至6世纪从百济传入日本。杂交渡来人来自朝鲜半岛,儒家思想和许多中国书籍文献早已为日本贵族所知。自此,儒家思想和中国教育在日本得到尊重和发展。日本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接受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奈良时代(7-12世纪)和平安时代(7-12世纪),教育集中在公家(天皇及其皇室成员)手中。大学(教育机构)和博士家(贵族)在日本的中国式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时期的儒学以汉儒为特征,所使用的儒家经典均为汉儒注释。然而,自10世纪下半叶起,由于博士家对教育的垄断,大学逐渐衰落,私立学校兴起。
2.镰仓时代(12世纪末至16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和学术的主流由公家转向禅宗(司家),受到禅宗僧侣和寺庙的影响,从而在镰仓和京都形成了五山禅宗文学流派。在幕府的庇护下,僧侣和商人将宋代文化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因此,这一时期的日本儒学也从汉代儒学转向宋代儒学(周子学派)。
[img class="caption" title="山边进教授" alt="山边进教授" src="[siteurl]/images/stories/2009/09/10/yamabe_2009a.jpg"align="left" width="320"/>3.江户时代(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室町幕府的衰落导致人们逐渐从五山地区迁往地方,但朱子学在禅宗寺院中仍然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推崇朱子学的儒家学者大多是追随朱子学的。然而,也有许多儒家学者反对朱子学说,推崇“地位”,宣扬汉儒。到了干政时期(1790年),由于禁止异端学问,朱子学实际上已成为江户幕府的官方教育体系。在讲座中,尤其是在最后一讲,师生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提问、交流和讨论。听众提出的问题都直指主题的核心:阳明学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朱子学在日本的独特之处?在贯治年间(1790年)禁止异端学习以推行楚子学之后,日本是否仍然存在“反楚子学”现象?书籍体系的流通和影响如何?一般的明代儒家思想(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比较日本人阅读中国文本与越南人翻译喃喃儒家经典的情况?课程的成功部分归功于译者的热情支持,其中包括研究员兼翻译家阮氏莺博士(汉喃研究所)以及来自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东方学系的几位青年讲师。
来自山部进教授21世纪汉学研究中心山部进教授来自日本东京的西小学社大学。他应韩语系范文魁副教授的邀请,并在文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来到越南。在山部进教授与韩语系教职工的工作会谈中,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并将双方的教学和学术交流纳入韩语系的年度培训计划。
作者:i333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