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卡夫卡(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是一位作家,出生于布拉格(现捷克共和国首都)的一个德语犹太家庭。他主要用德语创作,生前曾游历奥地利、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休养。
卡夫卡总是观察和思考他所到之处周围的生活。卡夫卡的许多主要作品都是在国外生活期间获得灵感并创作出来的,其内容和艺术风格都体现了超越时代的视野。因此可以说,他留下的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探索。
校长范光明和奥地利、捷克、德国、法国、瑞士驻越南大使共同为展览剪彩。
世界上已经有成千上万篇关于Kafka的研究著作。他的生平、著作和哲学思想一直受到各个领域、各个流派的研究者的关注。对于文学而言,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世的作家开辟了新的灵感源泉。卡夫卡是荒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后世文学和哲学流派的伟大丰碑。如今,村上春树、萨尔曼·拉什迪、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世界著名小说家也都深受卡夫卡的影响。
范光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感谢奥地利、捷克共和国、德国、法国和瑞士大使馆的信任,并选择学院作为举办卡夫卡展览、讨论和写作比赛的场地。
范光明教授在典礼上致开幕词。
范光明教授强调,在学校的24个专业和科系中,文学是重要名称之一。文学学院是最早的学院之一,拥有 70 多年的传统。该学院的许多校友都在这里成长,例如总书记阮富仲和越南之声总经理阮世祺先生。
捷克共和国驻越南大使维特兹拉夫·格雷普尔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分享了将卡夫卡节框架内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带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感到高兴和有信心。
维特兹拉夫·格雷普尔大使在仪式上致辞
展览开幕式后,组委会将继续与越通社人文大学协调举办“卡夫卡与亚洲文学”国际会议。研讨会旨在从越南科学家和翻译家的视角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卡夫卡的作品。
同时,人文社科大学还将开展关于卡夫卡的写作比赛,进一步探索当今年轻一代对这位作家的看法。
作者:怀安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