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阮文居同志的生平和革命活动
阮文居同志1912年7月9日出生于北宁省慈山县富溪乡(现北宁省慈山镇)一个受过汉语教育的贫困儒家家庭。
1927年,15岁的他在保利学校就读时,热情参加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活动。 1928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法国殖民者开除学籍。回国后,阮文居继续与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同志们联系,建立当地的革命根据地。 1928年底,他经人介绍参与了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活动。“无产阶级化”在 Vang Danh 煤矿。
1929年,阮文居同志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 1930年,他与阮德景在茂溪建立了第一个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随后在矿区各地发展基层党组织,成立矿区特区委员会,并出版报纸。木炭。
1931年2月15日,他在前往锦普-鸿基出差时被法国殖民者逮捕,并被关押在火炉监狱。河内刑事法院开庭审理同志案件“终身流放”并被流放到昆岛。
1936年,在我国人民和法国人民阵线的坚强斗争压力下,阮文居同志和昆岛的一批政治犯被释放。他回到河内与党取得联系并建立“倡议委员会”。1937年7月,他参与成立北方区委,恢复越南北方和越南中部的党的根据地。
1937年9月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当选为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被任命为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越共第五次中央代表会议(1938年3月)上,阮文居同志被选为党的总书记。为了反对托洛茨基派,进行党内的自我批评和批评,纠正错误思想,阮文居同志写了这部著作“自我批评”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阮文居同志指示党转入秘密活动,积极准备改变革命战略。
1939年11月,他以党总书记的身份主持召开越南共产党第六次中央代表会议,会同党中央委员会讨论并通过决议,成立印度支那民族反帝统一战线,取代印度支那民主阵线,开辟了越南革命的新时期——民族解放运动时期。
正当民族革命运动进入新的高潮时,1940年1月18日,阮文居同志被敌人俘虏。 1941年8月28日被敌人处决。
阮文居同志年仅29岁,参加革命十三年多,在帝国监狱服刑七年,担任党的总书记两年多,年纪轻轻就牺牲,为我党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阮文居总书记是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越南革命的杰出领导人、具有战略眼光的人物、高尚的革命道德的典范。
总书记阮文居 (1912-1941)
二.阮文居总书记对党和民族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
-
阮文居总书记——指导革命战略转变,为1938年至1942年越南革命创造了重要转折点
1938年4月初,法国总理达拉第执政的右翼政府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与希特勒妥协,世界大战爆发的危险一触即发。阮文居同志意识到国际形势对越南和印度支那革命不利,很快提出了改变党的战略方向的问题。他在《人民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例如:“围绕日本侵占海南问题”; “与《Tu Do》报主编阮文山先生在一起”……他从分析世界、地区和国内形势出发,指出亚洲和印度支那地区法西斯战争的危险性,同时呼吁人民进一步加大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斗争力度。为了做好党转入地下工作和应对新形势的准备,作为党的总书记,他指导出版了《《党的秘密工作》及时传达各级党委。 1939年9月初,阮文居同志主持召开北方区党委扩大会议,通报了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立即将一部分公开活动的干部转入秘密活动,指派一部分区党委和河内市党委干部到战略要地建设根据地,为条件成熟时开展武装斗争打下基础。面对1939年革命形势的急剧发展,以总书记阮文居为首的我党所采取的正确、敏锐的政策,减少了党的损失,为推动我民族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9年11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仅两个月后,总书记阮文居在巴甸(Hoc Mon,Gia Dinh)召开越共第六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印度支那在战争中的地位、法国帝国主义的政策、社会各阶层的态度,并概述了越南革命在新形势下的政治路线。会议确认:战争将给人类带来苦难,但是世界人民的革命事业最终一定能够战胜法西斯主义。会议还一致认为:此时在越南和印度支那,法兰西帝国的统治已经变为殖民法西斯政权。法兰西帝国向日本法西斯投降。因此,从法国或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解放民族,成为越南革命最紧迫的任务和当前的战略目标。
在统一评估、确定新的革命阶段战略任务的基础上,第六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1939年11月)主张:集中全民族的力量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法西斯统治,着手建立印度支那民族反帝统一战线,以取代已经不适用的民主战线。土地革命的口号暂时搁置;只对背叛民族利益的帝国主义分子和地主实行没收土地的政策。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口号被建立民主共和国政府的口号所代替。根据新时期革命斗争的性质,革命方式也由争取人民权利和民主转变为直接推翻帝国主义政府及其走狗,由合法、半合法转变为秘密、非法,为武装起义准备条件。
回顾历史发展,我们更加赞赏我党在1939年11月举行的第六次中央代表会议在新的形势下作出的转变战略、改变革命方法的决策是极其英明的,体现了以阮文居总书记为首的越共中央敏锐的政治思维和创造性。第六次中央会议战略转移方针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得到了第七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1940年11月)和第八次中央会议(1941年5月)中央常务委员会的肯定和高度评价。由于党的及时指导,越南革命运动继续沿着新的方向强劲发展,革命力量也避免了在敌我斗争中遭受重大损失。 1940年初,正当民族解放运动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阮文居同志和一些党的高级领导人被捕了。但以阮文居总书记为主席召开的第五次和第六次中央代表会议所作出的明智、及时的判断和决定、提出的犀利、创造性的政策仍被我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为八月革命的历史性胜利作出贡献。
-
阮文居总书记——党的杰出理论家
阮文居同志是一位具有敏锐理论思维能力的领导人。尽管他从未出过国,从未见过领导人阮爱国,也从未参加过正式的党的培训班,但他显然表现出了出色的理论能力。 1939年至1940年革命时期,在总书记阮文居的领导下,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均已创造性地、顺利地、按照客观运动规律得到解决。
1938年3月,阮文居同志在越共第五次中央会议上提出建立民主统一战线的倡议,被认为是革命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从科学分析来看,我们党决定不采用该模式。“人民阵线”法兰西共和国风格,不采用该模式“民族反帝国主义阵线”中国成立印度支那人民统一阵线团结工人阶级、农民、吸收知识分子等追随改革、民主潮流的力量。为了在全党范围内阐明和统一这一观点,阮文居同志撰写了“印度支那人民的民主自由”,它提出并科学地解释了许多理论概念和类别,例如:“什么叫自由民主?”,“民族的自由民主”,“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然后得出结论:印度支那曾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之下,后来又遭受殖民压迫。殖民政策与封建残余势力勾结,统治了印度支那,因此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未享受过现代自由民主的滋味。因此,如果印度支那人民想要自由民主,就必须斗争。2。但对于斗争的形式,阮文居同志肯定地说:“基于这一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和平斗争的方式——在印度支那建立统一民主阵线的政策来实现这些要求。”3。工作:“印度支那人民的民主自由”他的著作阐明了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我党在民主统一战线时期作出了战略和策略决策。
1939年,法西斯主义扬言要发动世界大战,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者即将转而反对民主运动,一些伪装成革命者的托洛茨基主义者也试图与共产主义作斗争。阮文居同志作为党的总书记,在理论战线上领导了广泛的斗争。首先,这是一场用语气揭露托洛茨基派本质的斗争。“舌头革命”其中,表明了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团结的原则:“这种联系必须有原则,不能与反动派、托洛茨基主义煽动者和法西斯主义追随者结盟。”4;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 绝不能有任何妥协或让步。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手段揭露他们的法西斯代理人的真面目。 必须从政治上摧毁他们”5。
在内部巩固斗争方面,1939 年 6 月,总书记阮文居以 Tri Cuong 为笔名撰写并出版了《“自我批评”。这是阮文居同志对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贡献。越南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有党的高层领导人公开发表言论:“共产党员的职责是向群众讲真话,领导群众,而不是追随群众、奉承群众。”6。即使有错误和失败,“必须有勇气睁开眼睛看清真相”7。批评错误的“左派”倾向,或者“自然的”一些干部、党员。总书记阮文居要求党“公开、大胆、诚实地指出自己的错误,并找到改正的方法,与妥协和妥协的倾向作斗争。这不会削弱党,反而会使党更加团结。”8。
工作“自我批评”这本书出版于七十多年前,作者是一位在帝国主义监狱里主要学习理论的越南共产党人,但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概括出了极其深刻的、具有当代意义的理论和思想问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作品“自我批评体现了一位经验丰富、才华横溢的领导人的政治思考智慧,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丰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的辉煌智慧。
-
阮文居同志——革命道德的光辉典范,在革命实际斗争中自学、磨炼、成长的精神
3.1.革命道德的光辉典范
阮文居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我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我党的崇高理想。他的一生革命活动,是共产党员高尚品质的典范。
凭着好学好练、不断奋斗的精神,从学生时代投身革命活动直至重返人间,虽然没有进过任何政治理论学校,但凭着要把监狱打造成革命学校的信念和决心,阮文居同志掌握了深厚的政治学知识,成为越共总书记——党的最高领导人。
他巧妙地将越南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丰富实践与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和阮爱国领袖的思想相结合,与党中央一道为妥善解决越南和印度支那革命的要求作出贡献。在民主运动时期(1936—1939年)紧迫复杂的形势下,我党遇到了许多阻力和困难:敌人处处镇压,托洛茨基分子挑衅破坏,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执行革命战略策略中出现“左”倾、“右”倾错误,认识上出现错误……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团结起来,掀起了蓬勃的革命运动,千百万开明人士追随党进行民族解放革命,打碎了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东南亚第一个工农国家。这一胜利是全党、陈富同志、黎鸿峰同志、河辉塔同志、阮文居同志等党的高级领导人在智力和物质上的巨大贡献。…
阮文居同志不仅具有自学实践精神,而且是联系群众、信任群众、贴近群众、重视民运工作的光辉典范。无论在东北矿工同胞中还是在昆岛监狱狱友中,无论在党员岗位上还是担任党总书记时,阮文居同志都表现出具有纯正革命道德、真诚、朴实、生活模范、亲切、平易近人、善于凝聚和团结他人、深受干部、党员和人民爱戴和钦佩的干部形象。
阮文居同志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敏锐把握现实,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是党内自我批评的光辉典范。对于托洛茨基分子阴谋分裂、破坏党的敌人反动分子,他进行了坚决斗争,坚决抵制,不妥协。对于党员干部的错误和缺点,阮文居同志始终以温和、真诚的态度,定期进行交流,既有理有据,又感人至深,为加强党内团结、防止党员干部思想堕落和政治变革,为推动越南革命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阮文居同志26岁时,凭借其杰出的品德和才能,在越共第五次中央代表会议(1938年3月)上被推选为越共总书记。黎笋总书记评价他:从年龄上看,古先生比我们以及黎鸿峰先生、河辉塔先生要小5至10岁,但他是党的优秀知识分子,非常敏锐,具有政治敏感性,具有团结和说服兄弟们的能力。他是一位道德品质非常纯洁、受到大家尊敬的共产党员。
总书记阮文居同志是一位模范共产党员,是我们党和民族的骄傲。
3.2.是通过革命斗争实践不断自学、锻炼、成熟的精神的典型例子。
阮文居同志很早就参加革命活动。阮文居同志生于学生家庭,15岁时满怀青春热情,通过爱国运动,获得了马列主义的启蒙。实施政策“无产阶级化”作为东北矿区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成员(1928年至1930年),他深入工人生活,很快意识到越南工人阶级的巨大革命潜力。他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多次组织集会,号召矿工们起来革命,解放民族,解放阶级。报纸木炭这份由阮文居同志直接领导和编辑的马列主义宣传报纸在毛溪和东北矿区广泛出版。从第一期开始,报纸木炭鼓励、动员和引导人民群众起来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不公正压迫,支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
他到处走访,接触了许多不同职业的工人和劳动者,从而有机会分析和及时指出工人动员工作中的优点和纠正偏差,使煤区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变化和发展。 1930年初,他与阮德景同志在茂溪建立了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并指导在王秘、门翁、锦普等矿区建立党支部。从一个小资产阶级学生开始,深入矿工艰苦生活,积极锻炼自己,学习革命理论,经过两年多的革命活动,阮文居同志成为矿区最早建立党支部和专门党委员会的人之一,东北煤区工人运动的关键领导人。
阮文居同志被敌人俘虏并被关押在昆岛监狱遭受酷刑时(1931年至1936年),他与党的其他忠诚干部一起把这座皇家监狱改建成革命学校。在昆岛监狱,他学习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两种策略 党的”、“工人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马克思主义原理–列宁”……通过与狱友的直接交流,结合自己丰富的革命实践,他感悟并深刻理解了马列主义和阮爱国领袖的许多理论问题。正是在昆岛被囚禁的岁月中,他积累和培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即阮爱国领袖的思想,照亮了越南革命的现实,得出了宝贵的革命教训。阮文居同志成为党的优秀青年领导人、理论家的辩证认识道路是艰辛、英勇而无比光荣的。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在他20世纪30年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阮文居同志写了许多深刻的文章,呼吁越南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支援中国和苏联革命,例如:“援助中国是所有热爱自由与和平的人们应尽的责任。援助中国是保卫印度支那的一部分。”1;支持苏联加入国联、支援中国革命抗日等等。这些文章对越南革命、印度支那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国内外革命热点问题,表现出了很高的概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法,充分肯定了我们党和民族一位杰出领导人的政治才能。
三在“自我批评”工作中学习总书记阮文居关于自我批评和批评的观点,有效落实越共十二届四中全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和05-CT/TW号指示
在全党、全民、全军积极贯彻落实越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决议之际,热烈庆祝越共中央总书记阮文居诞辰109周年。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整顿,防止和抵制党内思想道德、作风滑坡和“自我演变”“自我转化”现象与执行第十二届政治局第05-CT/TW号指示有关“推动学习践行胡志明思想、道德和作风”;举办纪念阮文居总书记诞辰109周年宣传活动,是广大干部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政治活动,旨在缅怀和肯定阮文居同志对党和民族的伟大贡献;切实弘扬革命传统,对干部党员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思想、道德和作风教育。
在组织落实越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决议过程中,全体干部、党员要学习阮文居总书记关于党内自我批评和批评的观点:公开、大胆、诚实地指出自己的错误,并找到改正的方法,反对妥协和妥协的倾向,这不仅不会削弱党,反而会使党团结、强大。“。
学习阮文居总书记自我批评和批评的一些原则和目标:“我们决不能把失败的所有原因都归咎于敌人的镇压。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自身造成的主观缺陷,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布尔什维克的自我批评是为了帮助党员锻炼自己,提高党的威信和影响,使党日益统一和巩固,发展运动,把革命推向胜利,而不是把自己置于党之上,用自己的观点——即使是正确的观点——来反对党,利用党的某些缺点来诽谤党,破坏党的影响,在群众中散布怀疑和混乱,在党内造成派别主义。”
“要使党员认识、明确和充分承担自己的责任,懂得在困难和严峻的情况下改变方向,懂得及时正确地自我批评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同时,党必须找到更真实的方法管控每个党员的行为。”
“克服党内的错误倾向:孤立的‘左’倾倾向,这种倾向试图缩小党,通过派系缩小党的范围,脱离群众;右倾倾向,这种倾向试图妥协,在严重形势下动摇,忘记或掩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威胁要放弃革命原则。”
“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巩固队伍,迅速团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