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革命新闻事业的过程中,胡主席关于新闻事业的宝贵经验教训对当今和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仍然具有价值……
在新闻领域,胡志明主席是越南革命报刊的创始人——在1945年之前我国报刊在殖民地环境下运作的背景下,革命报刊被视为未来报刊。他也是第一位革命记者,他的新闻活动不仅始于1925年《青年报》开创革命新闻事业之时,更早之前,在法国时,他曾作为共产国际共产主义者为《人民报》、《人道报》等报社撰稿。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记者,政治风格极具战斗性、色彩鲜明,内容丰富,具有现实主义和文化深度,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记者,具有高超的宣传艺术。
1925年至1945年期间,越南革命报刊有两份报纸诞生于不同的时期,在越南革命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份报纸均由阮爱国创办并直接领导。它们分别是1925年出版的《青春报》和1941年出版的《越南单立报》。尽管这两份报纸的诞生时间相隔近16年,但它们之间却有着许多有趣的巧合。
青年报——革命新闻事业的起源……
20世纪20年代初,法国殖民者对我国实施大规模、深入的第二次殖民剥削政策,导致越南社会出现深刻分裂。许多阶级形成和发展,在不同层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上发生冲突。其中,工人阶级受剥削最为严重,但在数量和质量上发展迅速。他们不仅认清了法国资本主义的邪恶本质,也意识到了自身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许多爱国青年跨越国境来到中国广州,接受新思想,投身世界革命。一些青年,如胡东茂、黎鸿山、黎鸿峰……挺身而出,成立了三三舍小组,其宗旨是“团结大家,集思广益,勇往直前,恢复大家被剥夺的人权,为民族谋幸福”。青年范鸿泰瞄准印度支那总督梅林投掷的沙田炸弹,标志着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时,阮爱国正在苏联。在这种形势下,共产国际立即派他前往广州革命根据地直接领导。1925年6月,他从三三舍组织中挑选了一批年轻战士,成立了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革命组织——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在阮爱国的倡议下,越南革命青年协会总局出版了《青春报》,作为宣传协会路线、目标和行动纲领的媒介。1925年6月21日,《青春报》创刊号发行,这一天被认为是越南革命报刊的诞生日。《青春报》之所以成为第一份革命报纸,是因为它是由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战士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喉舌,更重要的是,越南革命报刊开始按照列宁关于报刊活动的观点运作:“新闻界是集体宣传者、集体鼓动者和集体组织者。
创刊初期,阮爱国兼任报社主编,直接指导并撰写重要文章,同时还负责编辑文章和绘制插图。《青春报》的核心内容围绕几个基本点:“加深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研究国内外历史,为越南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而努力;宣传马列主义,凝聚力量,建立组织,建立一支有实力领导群众进行革命的政党”。五年后(1930年),这些目标得以实现。
在阮爱国的领导下,《青春报》向我国人民介绍了革命道路、革命方法和新型革命人物。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始在越南深入人心。《青春报》积极宣传新的革命道路,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越南爱国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对越南独立报说:“懂得很多事情,懂得如何团结起来对抗法国、对抗日本。”
十六年后,法国殖民者战败,失去祖国后,日本法西斯入侵印度支那,与法国人联手,对我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当时,阮爱国正在华南地区努力联系党中央,为回国直接领导革命创造条件。1941年春,在漂泊海外三十年后,他和一批秘密党员回到了深爱的祖国——那个在法西斯帝国主义日夜蹂躏下流血不止的祖国。
还必须指出,二战期间,我国的政治社会形势极其复杂,政治思想思潮和文化活动多种多样。然而,印度支那共产党仍然在黑夜中看到了越南革命的道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由越共第六次中央代表会议(1939年11月)和第七次中央代表会议(1940年11月)提出,并在由阮爱国主持的第八次中央代表会议(1941年5月)上得到肯定,并确定了全党当前的任务:准备领导“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武装起义”,其中民族解放的任务被置于首位。他发起成立了越南独立同盟,简称“独立同盟”。越盟并策划了一场局部起义,最终发展成全面起义。两个多月后,即1941年8月1日,他创办了《越南独立报》,作为越南独立同盟会在高平省的宣传机构。该报的宗旨在第一期就明确阐述:“最主要的是让我们的人民不再愚蠢和懦弱,懂得做事,懂得团结起来,为越南的独立和自由而与法国和日本作斗争。
与《青春报》一样,《越南独立报》的前三十期,都是由阮爱国直接负责撰写、编辑、插画。
《独立越南》报刊登的文章,无论形式如何,都旨在号召全民族团结,并努力巩固和建设越盟阵线的武装力量。该报致力于向群众宣传革命意识,谴责侵略者的罪行,揭露其种种残酷阴谋,加深人民对敌人的仇恨,树立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共创伟业的榜样和经验。该报还根据党的目标和政策,指导越盟阵线各组织的组织和活动。
宣传艺术
如上所述,这两份报纸诞生于越南革命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时刻,都是由阮爱国在早期创办、直接领导和直接推动的。两份报纸都是秘密出版,用钢笔书写,印刷方式简陋。此外,两份报纸的宣传艺术都充满了阮爱国的风格。
首先,宣传艺术在语言风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简洁、朴素、通俗易懂的文风,既富有民族特色,又极具现代感,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尤其能感染和说服读者,特别是革命群众。他经常运用具体的数字和事件来说明问题,从而概括问题,因此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政治价值,而且具有真实的信息价值。在《青年报》上,他谴责法国殖民主义的残酷剥削,写道:“1925年,法国人拿走了我们的大米1,319,648,916公斤,仅出口税就达4,609,933越南盾84美分。”打电话的人说:“同胞们!自由是上帝的恩赐。不自由的人宁愿去死。醒醒吧,醒醒吧,打破西方囚禁你们的牢笼。”谴责日本、呼吁同胞团结起来的《越南独立报》写道:“我们人民曾经受法国人的剥削,丝毫不亚于日本人剥削朝鲜人民。现在,我们又遭受日本人的剥削。我们怎能生活在双重枷锁之下?我们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迅速团结起来,反抗法国人和日本人,争取独立和自由。《青年报》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宣传:“革命就是化恶为善,是被压迫的人民走向强大的行动总和。革命必须经历破坏和建设两个阶段。
宣传艺术还体现在这两家报纸运用了多种报道形式,例如新闻、反映、评论文章以及关于国内外问题的社论。特别是,它们运用押韵、诗歌和插图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传达宣传内容。《越南独立报》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每期通常以两个押韵的句子作为该期宣传内容的标题,例如创刊号101期:很多东西遮住了镜子,同一个国家的人必须相亲相爱;或数字 105:越盟是这场运动的根基。如果你想获得解放,你必须加入越盟。……插图也是这两份报纸常用的手段。在《青春报》上,他画了一幅批判越南在国家改革政策上对法妥协的图画。画中有两个人:一个法国人手执木棍殴打一个头戴头巾、身穿奥黛的越南人,一手抓着耳朵,另一手拿出一张写有汉字“顺化越南”的纸条。在《越南单立报》的“Vuon van”版块,他画着“大石头”、“大家读越南单立报”……或用长诗表达,如“丹农”、“士兵之歌”、“狐狸向你致敬”……号召大家携起手来,同心协力,干革命。
90年来,《青春报》和《越南独立报》两份报纸对民族革命事业的贡献已载入史册。在发展革命新闻事业的进程中,胡志明主席关于新闻事业的宝贵经验教训,至今仍对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