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阳以3.84/4.0的平均绩点毕业,荣获哲学系和全校双料第一名。董阳坦言,得知自己是全校第一名时,他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此之前,他并不太在意成绩。
28岁的大学毕业生杜昂并不认为自己起步晚。相反,他很高兴能够追求自己一生中最热爱的事业。

2014年,黄松阳(Hoang Tung Duong)在越南河内国家大学自然科学学院读数学专业二年级时,偶然读到了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这部经典的德国哲学奠基之作。他逐渐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并从中发现了许多价值。正是在那一刻,黄松阳意识到哲学知识有着一种奇特的魅力。
“哲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能解答一些必要的问题。读康德的著作时,我可以回答诸如以下的问题:人是什么?人能感知什么?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是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人应该抱有什么样的希望?这些问题虽然很笼统,但如果你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它们非常有趣,”杜昂说道。
每天,除了上学和兼职之外,只要有空,杜昂就会上网搜索哲学著作。他读得越多,就越想学习。
2017年,Duong毕业于自然科学大学,之后做了两年数学老师。他曾一度思考过“我的真正热情是什么”,但由于稳定工作的压力,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直到 2019 年,祖母去世的巨大悲痛才让 Duong 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那时,我觉得人生是有限的。我想充满激情地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Duong 坦言道。
因此,2019 年,Duong 以独立考生的身份参加了全国高中毕业考试,申请报考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专业。
从自然科学模块开始,哲学专业也包含A00模块(数学-物理-化学),所以杨的学习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他那年考了23分,足以被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录取。
谈及取得3.84/4.0 GPA的秘诀,董阳坦言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事实上,他并非采用“日夜苦读”的方式学习。相反,他上课非常专注,认真记笔记,并会主动向老师请教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力求彻底理解。回家后,董阳还会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更多文献以及进行自主研究来补充和拓展自己的知识。
据他所说,学校里的大部分考试都是笔试、作文和口试。因此,积极与老师交流、提问以掌握课堂知识至关重要。此外,扎实的数学基础也对杨学习哲学大有裨益,因为哲学中有些科目会运用大量的数学公式或符号进行论证。
“我认为有些人觉得哲学难懂,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集中精力进行系统思考。哲学是有逻辑的,你只需要掌握这种逻辑就能理解。如果你试图记住每一个零碎的知识点,那当然很难,但如果你记住其中的逻辑并遵循它,你会发现知识其实很简单,”杜昂分享道。
课余时间,Duong 经常参加课堂、教职工和学校活动,特别是学生哲学奥林匹克竞赛。
此外,科学研究也是他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2021-2022学年,黄东阳凭借题为“保罗·卡尔·费耶阿本德的哲学”的个人研究课题,在学生科学研究竞赛中荣获学院一等奖和全校一等奖。
在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董阳(Tung Duong)是名副其实的“奖学金猎手”,他获得了全部八个学期的学术鼓励奖学金。要获得这项奖学金,学生的平均成绩必须位列班级前5%,且所有科目成绩均不得低于B。此外,董阳还获得了韩国郑宝莲奖学金基金会的资助,每人600美元(约合1500万越南盾)。
董阳认为哲学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例如,一个人常常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追求个人利益还是履行社会责任?有些学派主张履行社会责任,有些学派则主张追求个人利益。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哲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合理、更明智的决定。”他举例说道。
Duong认为,如果年轻人一开始对哲学感兴趣,他们可以阅读一些将哲学元素融入日常故事的书籍(例如作家Jostein Gaarder的小说《苏菲的世界》),然后逐渐深入研究。
谈到未来的计划,Duong表示他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实现成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或其他大学哲学讲师的梦想。
作者:据《人民代表报》报道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