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A:越南人权法律术语

2021年12月9日,星期四,21:02
1. 博士生姓名:杜翠婷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4年2月2日 4. 出生地:河南
5. 2017年12月19日,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签署的第3380/QD-XHNV号博士学位授予决定
6. 培训流程变更:否
7. 论文题目:越南人权法律术语
8. 专业:语言学 9. 代码:62 22 02 40
10. 科研指导教师:副教授,范文征博士
11. 本论文新成果总结:
越南人权法律术语以本国语言为基础,并通过三种方式从外语借用:传统术语、模仿和混合。其中,传统术语占23.8%,模仿术语占75.4%,混合术语占0.8%。该术语体系中不存在以保留原文形式借用的外语术语。
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由一至七个要素构成,结构形式多样,结构风格丰富。由两、三、四个要素构成的术语占80.6%,高产术语模型也侧重于此类术语。复合词或主从句占98.8%,名词或名词短语占66%。与其他一些术语体系的结构比较,揭示了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的异同。
越南人权法的语义范畴广泛,其术语体系所选取的特征也十分丰富。越南人权法律术语分为8个语义类别,其中侵犯人权类别的术语数量最多(占22.8%)。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的识别主要遵循将事物归类到大类以体现其一般特征的原则。作为识别依据的特征数量为33个。语义类别优先选择不同的特征进行识别,其中“领域”、“活动”、“属性”和“具体行为”等特征的使用最为频繁,也最有助于生成最多的术语。
330个不符合标准的术语存在多种形式:在不同方面存在同义词;术语内部使用标点符号;转录方式各异;包含不必要的冗余元素;以及概念混淆。其中,因不同层面的同义词而不符合标准的术语占比最高。这些不符合标准的术语需要根据特定方法和原则进行标准化。论文针对每个具体案例提出的标准化方案如下:优先选择能够准确反映概念内容的简短术语;消除冗长描述性术语中的冗余元素;拆分包含不必要连词的术语;为缺失的术语添加功能词以准确反映概念内容。
12. 实际应用: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对人权法律术语的构建、编辑、统一和规范做出实际贡献;并可作为我国一般法律,特别是人权法领域的研究、教科书和专门文件的参考资料。
1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编纂一部解释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的词典;研究人权问题和人权术语在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对英越人权法律术语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越南人权术语的运作;研究国际人权法中的人权思想在越南法律体系中的转化。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
1. Tran Thi Du (2020),“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的结构模型”,《语言与生活杂志》(8),第23-28页。
2. Tran Thi Du (2020),“越南人权法律术语形成之路”,词典学与百科全书杂志(5),第 40-43 页。
3. Tran Thi Du (2020),“人权法律术语特征的识别”,词典编纂和百科全书——理论与实践(科学会议论文集),第 88-105 页,Dan Tri 出版社,河内。
博士论文信息

1. 姓名:陈氏杜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4年2月2日 4. 出生地:河南
5. 录取决定编号:3380/QD-XHNV,日期:2017年12月19日,由越南国立大学乌斯洛文尼亚分校(USSH)校长签发。
6. 学术流程变更:否
7. 正式论文题目:越南人权法律术语
8. 专业:语言学 9. 代码:62 22 02 40
10. 主管:副教授。阮文正教授、博士
11. 本论文新发现的总结:
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的构成主要基于本国语言和外语借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常用词、借译词和混合词。其中,常用词占23.8%,借译词占75.4%,混合词占0.8%。该术语体系不包含以原形借入的外语术语。
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由一至七个成分构成,结构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其中,由两、三、四个成分构成的术语占80.5%。词素构成模型也重点关注这些词素组。次要复合词或短语词素占98.8%;名词或名词短语占66%。与其他一些术语的构成方式进行比较,揭示了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的异同。
越南人权法拥有丰富的语义范畴和鲜明的特征,用于识别各种概念。越南人权法律术语分为8个语义范畴,其中侵犯人权范畴的术语数量最多(22.8%)。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的命名主要采用归类的方式,将事物归入大类以体现其普遍特征。作为命名依据的特征共有33个。语义范畴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特征来识别特定领域、活动、属性和行为,这些特征的使用频率最高,也最有助于术语的生成。
330个非标准术语形式各异:存在不同方面的同义词;术语内部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转录方式不同;存在不必要的冗余;以及概念复合。其中,不同方面的同义词所占比例最高。对于非标准术语,有必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进行规范化。本论文针对每种具体情况提出的规范化方案包括:优先选择简短但能准确反映概念内涵的术语;删除冗长描述中的冗余成分;拆分包含不必要词形变化的术语;为缺失的术语添加功能词以准确反映概念含义。
12. 实际适用性(如有):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对人权法律术语的制定、修正、统一和规范做出实际贡献;是我国一般法理学,特别是人权法领域教科书和专门文献的研究和编纂的参考文件。
13. 如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组织编纂解释越南人权法律术语的词典;研究人权问题和人权术语在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对英语和越南语中人权法律术语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人权术语在越南语中的运用;研究国际人权法中的人权思想在越南法律体系中的转化。
14.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 Tran Thi Du (2020),“越南语人权法律短语的结构模型”,《语言与生活杂志》(8),第23-28页。
2. Tran Thi Du (2020),“越南语中人权法律术语的构成方式”,词典和百科全书词典(5),第40-43页。
3. Tran Thi Du (2020),“人权法律术语的命名特征”,《词典和百科全书——理论与实践》(科学会议论文集),第 88-105 页,河内丹智出版社。

作者:武恩加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