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越南历史与文化:局部视角,《越南历史》已故的潘辉黎教授发现了越南历史的多线、全面、完整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越南历史是“生活在当今越南领土上并对越南历史进程做出贡献的民族共同体、居住共同体和族群的历史”。在过去半个世纪里,越南现代史逐渐实现了这一原则,例如,中部地区的沙黄-林艾-占婆历史脉络以及南部地区的同奈-奥克埃-富南历史脉络的纳入。然而,对越南高原和山区历史空间的研究仍然相当有限。在此背景下,举办了“越南高原研究:历史与跨学科视角”学术会议,旨在补充和确定高原地区在越南历史脉络中的地位。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河内主要科研机构23位研究人员提交的22篇学术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探讨越南高原历史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阐明从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文化研究、文学、汉喃研究等角度对越南高原历史进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成果;阐明高原在越南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其在越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的区域关系,例如上-下、山-平原-海岸等;探讨研究小组的组织方式、活动方向以及预期的研究和培训成果。

副教授陈氏明花博士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副教授陈氏明花博士指出,越南高原地区的研究一直是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学者关注的焦点,例如对1975年后的蓝山起义和西山上岛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未来越南高原地区的研究奠定了宝贵的文献基础。本次研讨会将促进除历史学以外的诸多专业领域,如人类学、文化研究和文学等,对越南高原地区的研究。因此,本次研讨会初步成功地为对越南高原历史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印证了历史学院乃至整个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杜氏翠兰博士致开幕词
在会议开幕致辞中,历史系杜氏翠兰博士指出,本次会议提交的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宗教、政治、国家政策、国防边界等诸多领域,从北部山区延伸至长山-中部高原地区以及湄公河三角洲下游地区。这些报告展现了越南高原地区充满活力、积极进取、资源丰富且相互联系的面貌。由此可见,高原地区的历史并非仅仅是越南领土内各个问题和独立空间的机械补充,而是从山脉、高原的视角出发,置于一个连接现代越南境内外不同区域的网络中来审视。

代表们拍摄纪念照
开幕式后,会议继续进行,共分四场,分为两大研究领域:北部山区、中部地区和长山-中部高原。报告涵盖了多个政治领域(例如,根据地形海拔划分的山区权力体系,如北部的当地酋邦制度;中部高原的上占婆、水沙、华沙嘉莱;昆嵩地区的巴拿族当地酋邦……)、经济领域(例如,采矿研究;北部当代瑶族的医药贸易网络;南部历史上的河岸贸易网络体系……)、文化社会领域(例如,中部高原的占婆物质遗迹;李-陈时期(11-14世纪)大越西北部和东北部的佛塔、石碑、火炉、佛教码头……)。
作者:陈明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