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4月30日——和平、独立和奋起的象征”

星期三 - 2025年4月23日 07:38
1975年4月30日的胜利是越南人民的伟大壮举,是历史奇迹。这是胡志明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1975年春季总攻势和起义的高潮,它结束了战争,开启了和平与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原讲师、原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退伍军人协会副主席范青雄副教授在南方解放和国家统一50周年(1975年4月30日至2025年4月30日)之际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感想。
4月30日胜利——民族大幸
范清兴副教授(1954年生)是清化省峨山市的一名教师。他是一位敬业的教师,在大学任教42年,始终不辞辛劳,奉献精神。然而,在成为教师之前,范清兴副教授曾是一名战士,在战场上英勇作战。
回忆起1975年4月30日的胜利,范青雄副教授表示,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是一个奇迹,似乎超出了许多像他一样不得不提前退伍返回北方后方的士兵的想象。
他说,4月30日的胜利也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巨大的祝福”,不仅因为国家摆脱了外国侵略者,而且因为从现在起,子孙后代可以和平生活、学习,为独立、繁荣的越南做出贡献。
“那天,听到越南之声广播电台播报的胜利消息,很多人欢呼雀跃,但也有很多人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和战友们——从战场归来的伤残军人——仰望河内的天空,默默地吟诵着那首诗:“这片蓝天是我们的……”读着那首诗,我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这一刻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从此以后,天空中再也不会飘来一丝美国飞机的硝烟。天空是湛蓝的,是和平的,是生命的蓝色。“四月三十日”——这四个字,这四个声音,在半个世纪里,已经成为象征着独立自由时代、和平时代、统一国家时代的四个词。”范青雄副教授动情地回忆道。
2024年12月20日,值越南人民军建军80周年、越南老战士协会成立35周年、南方解放、祖国统一50周年之际,普通科学大学将士们放下笔奔赴战场的记忆在科学会议上重现。
原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退伍军人协会副主席、副教授范青雄博士认为,从河内理工大学毕业的退伍军人具有独特的“综合素质”,他们身上蕴含着两种文化:战争文化和学校文化。
 
“把你的叶子借给我吧,我会凯旋而归,照顾好这棵树来偿还债务……”
谈及知识分子,特别是河内理工大学(现越南国立大学)师生在抗战中的贡献时,范青雄副教授感慨万千。
他回忆起1971年秋天的往事。那时,北方大学的学生们在9号公路-老挝南部战线的好消息中,带着书本来到教室。来自南方的枪声仿佛在河内回荡,提醒着学生们做好战斗准备。国家急需枪手。河内理工大学以及河内其他大学的学生们都被来自南方的战争消息“打断”了,无法安心学习。
“我们总系的学生为了准备军考,进行军训、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我们练习行军。那时河内桃花心木的枝干还不高,我们从路边摘桃花心木的叶子,做成伪装环。望着一排排稀疏的桃花心木,我们中间一位年轻的诗人低声向树儿道歉,并许诺:‘请把树叶借给我们,等我们凯旋归来,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树儿,报答这份恩情……’”范青雄副教授回忆道。
“我们出发了,脑海中仍萦绕着往年学生参军的画面,谁知道将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队伍呢?河内国立大学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军团和部队。没有人灰心丧气,没有人开小差,每个人都奋战在一线,一个个牺牲,为了历史性的4月30日的最终胜利,挥洒汗水。”范青雄副教授继续说道。
那天,河内大学放下书本奔赴战场的400名学生中,有50人没有回来,他们散落在广治战场的各个角落。
目前,在越通社自然科学大学的校园里,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刻有108位烈士和数千名参加保卫祖国抗战的大学干部和学生的名字。它是在任何情况下报效祖国精神的神圣象征。
1971年9月6日,河内理工大学师生踊跃报名参军。
 
河内理工大学是一代又一代军人“放下笔,奔赴战场”的逝去之地。
学校历代老干部、讲师、学生向学校历代参军保卫祖国干部、学生纪念碑敬香。
弘扬传统,坚定迈向国家发展新时代
秉承河内国立大学的英雄传统,今天的河内国立大学已成为一所现代化、多学科、多领域的典范大学,汇聚了全国的知识分子、学者和顶尖科学家。
范青雄副教授表示:“河内国立大学的科研和教育成就一直是、并将继续成为一代又一代河内国立大学师生以及全国人民的骄傲。我们相信,在传承河内国立大学优良传统的同时,河内国立大学不仅将成为培养和造就国家优秀科研人才的摇篮,更将成为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支柱,成为激发民族智慧创造力的源泉。”
南方解放暨祖国统一纪念日,是一个充满感恩、自豪和延续的节日。这是一个感恩逝去一代又一代人的日子,一个提醒人们和平珍贵的日子,也是一个激励当代人继续为建设强盛国家而奋斗的日子。
2024年回归源头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老兵参观了高平北保省伟大卫国战争历史遗迹

作者:VNU 简讯

文章总评分为:5 分(满分 1 分)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