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当时的综合科学大学(现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董事会希望开设一门名为……的课程。
社会科学学院针对研究生。范鸿东教授分享道:“我刚回国时,董事会就提议开设这门课程。但时光荏苒,直到现在才得以实现。正如裴清南副教授所说,这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代领导人不懈努力的成果,也是对学校领导远见的肯定,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但董事会仍然决心完成它。”
该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邓氏秋香博士指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的融合对于实施者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我们将边做边调整,力争在越南首次开设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骨干”课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阮文征教授博士提出,这门课程的目的并非提供所有背景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因此需要融入跨学科元素。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专业领域。
可以说,学校领导层的愿景是在正确的时间确立的。
VUCA世界[1]和教育4.0科技正在对科学,尤其是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黄英俊教授指出:“在以‘连接与创新’为座右铭的大学生态系统中,跨学科和超学科将成为根本趋势。长期以来,越南大学一直奉行狭隘的专业化方向……专业化培训固然有其优势,但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数字化人力资源涌现的时代,跨学科/超学科的优势更为显著。” 显而易见,如今的跨学科科学不仅是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更是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例如,人工智能(AI)正在颠覆科学和社会中的诸多传统,例如版权问题。这就要求社会科学家提供政策建议,并找到应对科技巨大影响的方法。
过去两千年来,“自然”科学已经从
五行从(金、木、水、火、土)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到大多数化学元素的发现(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再到深入微观世界寻找分子、原子、亚原子粒子、希格斯粒子……以及更进一步探索银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人类的探索之路不断延伸。与此同时,社会科学却始终专注于一项任务:探索人类生活和社会。这也是人类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努力解答诸如“我们是谁?”“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等永恒的问题。人类和社会的复杂性正是社会科学各学科诞生的原因,而相反,……
社会科学学院是为了理解并提出应对人类和社会复杂性的方法。
从历史角度来看,从西方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圣贤,到东方的孔子、老子、查拉图斯特拉等哲学家,再到启蒙运动时期的托马斯·潘恩、伏尔泰、卢梭、康德、休谟等哲学家,他们都将关注点放在了人和社会上。无论是建立制度、制定政策、制定法律,还是理解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社会科学的各个学派从古至今都融合了不同的专业领域。有些观点流传了数千年,有些观点则已不再适用,但社会科学家的工作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找到适合他们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学派或观点。因此,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正是本课程的目的所在。
社会科学学院学习者需要具备这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只能通过跨学科思维才能培养。
从当代视角来看,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流派似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原则,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提升人类文明水平。为此,人们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尊严、宽容、爱、慈悲,以及自由、人性和解放。这些正是历代宗教和机构所奉为共同原则的。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和释迦牟尼等圣贤就曾提及如何规范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如今,社会科学家拥有越来越多的工具,可以利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各种方法、理论和研究手段来探索人与社会。然而,社会科学家也面临着来自新出现问题的无数挑战。例如,埃隆·马斯克将芯片植入人脑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是否合乎伦理?答案并非来自自然科学家或科技公司,而是社会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
凭借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领先的社会科学培训中心)领导层的战略眼光和正确方向,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上述棘手问题的答案。至少,课程中可以包含一些适当的“切入点”。
社会科学学院为学习者提供装备
[1] 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参见:网站 https://ussh.vnu.edu.vn 上的“高等教育4.0:跨学科与创新——创造力促进发展”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