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新时期新闻人才培养,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黄英俊教授强调:“必须注重培养一代又一代学生在新时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学习技术,但不要忘记人文;掌握工具,但不要让工具取代思维;不断创新,但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面向真理、面向人民、面向越南革命新闻的崇高使命。”
培养数字时代的“多才多艺”记者新闻业如今已从传统模式拓展为多平台模式,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媒体等紧密结合,这要求培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灵活、更加全面。
现代记者不仅需要具备写作或编辑能力,还需要精通多媒体内容制作:拍摄、剪辑、声音处理、平面设计、社交网络内容创作、播客、短视频、直播……我们称之为“多技能记者”。
除了技能之外,批判性思维素质、职业道德、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快速适应技术的能力也是现代新闻培训计划的必备要素。
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河内理工大学新闻学院)是越南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学教育机构之一。学院成立和发展近35年来,已培养了1万多名新闻学和媒体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数百名硕士生和博士生。
该学院正在实施许多综合创新:综合 - 跨学科 - 灵活的培训计划,更新数据新闻、数字内容制作、跨国通信等现代学科......
现代化的实践空间,包括:演播室、剪辑室、飞行摄像机、摄像系统和专业录音室,帮助学生体验整个真实的新闻工作过程。
一支高素质的讲师团队,结合越南电视台、越南之声、越通社、人民报等资深记者,确保教学的实用性和专业深度。
通过与新闻机构和媒体公司达成战略协议,开展业务合作和国际化,扩大实习、经验积累和就业机会。可以说,经过35年的建院和发展,新闻传播学院正在打造一个优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环境。
化挑战为机遇:精益求精,但意义深远黄英俊教授表示,学院一直在推进新闻业结构调整,力求精简专业化,这是必然趋势。这迫使包括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内的所有培训机构必须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如今,市场不再需要仅有学位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胜任工作、富有创造力、适应能力强、拥有足够职业勇气的人。因此,我们采用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培养特定的专业技能,提升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越南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黄英俊教授
黄英俊教授强调:“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内就业率保持在92-95%左右,其中60%以上进入专业领域,学生职业道德扎实,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媒体和出版企业对学院学生的内容创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快速应变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外,许多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出国留学或在数字媒体行业创业,这表明学院的培养基础非常扎实且灵活。
培养未来记者:融合科技,秉持人性未来,新闻学的培养将与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市场营销、政治学、社会学,特别是全球思维等领域紧密联系。
黄英俊教授认为,未来的记者需要具备技术技能,但也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不失人性。人工智能可以分析数据并提出内容建议,但它无法取代对真相的责任、勇气和服务社会的渴望——而这些正是成就一位革命记者的核心品质。
因此,培训不能只注重工具技能,更要注重身份认同、思维方式和数字公民责任。这也是人文社科大学和新闻传播学院在数字时代持续坚定追求的。
目前,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VNU)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在培养:
• 02 学士学位课程:新闻学、公共关系
• 02 硕士课程:新闻学、新闻与媒体管理
• 01 博士项目:新闻学
相关新闻:
新闻与传播学院:35年开拓创新,勇当先锋
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共同获得国家新闻奖。
数字时代新闻人才培养与研究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