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按照《贡丹》组织前线支援——1954年奠边府战役中越南创新的意义和经验

星期四 - 2019年5月2日 05:33
在1953年至1954年冬春战略攻势和奠边府战役中,越南独辟蹊径,建立和运用前线供给委员会,按照孔特—谭特路线从后方调动和运送人力、物力到前线,确保胜利军队的必需品供应。应开辟和发展沿线车站的历史、风景旅游线路,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服务于当前越南社会经济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
Tổ chức chi viện tiền tuyến theo Cung-Trạm, ý nghĩa và kinh nghiệm của một sáng tạo Việt Nam trong chiến dịch Điện Biên Phủ năm 1954
按照《贡丹》组织前线支援——1954年奠边府战役中越南创新的意义和经验

一、前线供给委员会的建立和组织

1953年至1954年冬春以前,保障前线的人力、物力工作往往由地方根据军队的计划进行调动,由地方直接派往前线。在组织前线保障的实践中,军队后勤部门和相关地方普遍认为,双方在保障前线需求方面的协同虽然取得了许多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不足和局限性,给后方造成了浪费和压力,有时对部队的支援不及时……

每次战役后,军事供给总局领导根据对前线支援工作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原因进行总结,向政府委员会提交报告,要求研究建立一个直属于政府的独立机构,其职能和任务是协调后方与前线的活动,将地方政府机构与军队后勤支援部队联系起来,从后方调动人力和物力,按照补给线和补给站运送到前线,为军队的战斗提供支援。该机构名为前线供应委员会(FSC)。

党中央常务委员会讨论了1953年至1954年冬春战役的作战计划。

经国会常务委员会同意,1953年7月27日,政府委员会发布决议,成立国会常务委员会。决议明确指出:

1.在中央和必要的地区和省份建立前线供给委员会,以保证前线的人力和物力供给。

2.中央方面军供给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政府副总理,主席(即范文同同志);政府监察长阮文陈先生:副主席和部长、副部长、地区抵抗行政委员会委员以及与前线供给密切相关的中央级高级官员。

3.中央供应委员会的任务如下:研究地方的供应能力;统筹规划、统一调动人力、物力服务前线,调研前线和后方的需求;研究并报政府批准有关调动人力、物力的政策、法规;指示各委员会提供前线和交通安全;管理理事会职责范围内提供的预算。

4. 在必要的地区和省份设立前线供给委员会,由中央前线供给委员会提议,并由政府委员会决定”。[1])。

奠边府战役的后勤保障

除该决议外,政府委员会还颁布了任命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成员的文件。他们是:财政部长黎文贤先生;阮涛先生:劳工部长;陈国焕先生:公安部长; Le Dung先生:交通运输与公共工程部副部长;邓越珠先生: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杜光斗先生:政府督察;杜友先生:宣传艺术部主任;勒洛克先生:第四区间行政抵抗委员会成员。其中,阮文陈先生、苏光斗先生、黎禄先生为常务委员。[2])。

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成立后,还成立了多个跨省、跨地区的祖国阵线委员会,如越北跨省祖国阵线委员会、第四跨省祖国阵线委员会、第三跨省祖国阵线委员会、清化省祖国阵线委员会、富寿省祖国阵线委员会等。

在具体组织方面,HĐCCMT 按照以下原则建立:一是,人民议会只在中央和自由区内一些必要和有资格的地方设立;在敌占区,一旦发生战争,就会出现临时性的、轻型的组织形式。二是人民议会的组织虽然以地方为基础,但并不固定,也不局限于行政单位的范围内。通常,根据竞选活动的性质和范围,地方人民委员会将包括来自一个或多个跨区、一个或多个省、一个或多个区的成员。三是综上所述,高邮市军事供应中心与军需机关的任务和组织结构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界限和范围,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紧密配合的。[3])。

在组织体制方面,根据上述原则,在中央一级,委员会设主席一人,由副总理担任;副总统是政府监察长。成员包括部长、副部长、各司局长和第四区联防军事委员会委员,该区拥有自由区,是清—义—静战略后方基地,是全国最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源地,也是平治天战场、老挝中部和上寮战场和北方主战场的后方基地。

在区际层面,由区际主席或副主席或秘书长或副秘书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各界代表和一些区级主管官员。各界别代表参加理事会时,会动员若干界别官员,组成一个部门,作为理事会的支持机构。地区供应委员会也设有办公室,其部门与中央相同。人民议会跨区理事会的任务是了解和掌握地方能力,计划动员、协调和指导下属各省;竞选期间直接组织路线和车站的运输;落实上级工作计划和政策规定,保障区域交通等。

省级人民议会的组成与区际人民议会相同。除了与区域级别相同的任务外,任务是在每次运动后直接向人民支付动员费用。在区、公社两级,没有设立抗战委员会的政策,但前线人力、财力、物力的调动工作也由政府与群众组织密切配合,其中区、公社行政抗战委员会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前线支援委员会前线支援活动和奠边府战役

各级人民议会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复杂情况。这些问题涉及组织结构、人员调动、劳动者的报酬和福利、活动预支预算、采购价格、交通站供应、服务路线上的集体活动等。

按照规定,从后方向前线调动人力、物力,由各级机关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本级方面军人民委员会制定的计划命令执行。遇到紧急情况,上级人民议会可以命令下级专门部门执行任务,但必须向有关部门和同级机关报告。政府下达的动员前线服务的命令被视为优先命令。政府各专业部门均派出多名官员参加和协助会议。各政治组织有责任协调全会动员计划的实施,动员和教育人民了解服务政策,帮助理事会了解其能力,并向理事会反映,制定适当的动员计划。

垂直理事会的工作作风是上级理事会直接领导下级理事会。人民议会与地方各级政府、政治和党派机构之间的联系,由同级人民议会承担。服务和动员计划根据各部门的时间和任务,分批分发给同级部门和委员会,以确保保密。在大规模动员时,人民议会有权召集和主持本级专业部门和政治组织的干部会议,传达和落实任务。

HĐCCMT的活动包括其领域和职责范围内的所有工作,但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活动是从后方向前线调动和运输资源。其中,动员工作紧密配合,依靠后方地方和组织;运输工作重在配合前方军队、交通、通信等部门。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地方从后方动员、接收物资,组织调运至中线和前线,并交由军队后勤部门调运至前线、分配、发放给部队。仅将物资运往前线,国防指挥部就不得不同时为多个重大战役动员数以万计的短期、中期、长期劳工,现场劳工和中心及前线劳工,普通劳工和专业化、职业化劳工。

事实上,1953—1954年冬春战略攻势期间,由于进攻方向多、战役多,国防指挥部承担的工作量极大、极重、极紧迫。南—义—平—富自由区(V 区间)集中服务于西原和老挝南部战场;清-义-静自由区(IV区间)支援5个战场方向:平-治-天、老挝中部、老挝上部、三角北部和奠边府;越北自由区支援西北战场奠边府......

尽管建设和运行时间不长,困难复杂,但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和各级部队已努力出色地完成抗战历史使命,特别是1953-1954年冬春战略攻势和奠边府战役。

奠边府战役中(1953年11月至1954年5月),国防军在210天中共动员劳工261,453人、300万个工作日、20,991辆自行车、11,800个木筏、500匹驮马。此外,还有一支军事后勤部队,共3168人,分布在7个治疗队、1个汽车运输队(446辆车)、18个军事站和交通管制站、军需品和武器仓库。后来又有4个道路维修工兵营、2个通讯连、2个37毫米高射炮营(24门炮)和12.7毫米炮连增援。

为此次战役提供的粮食数量为大米25056吨、肉类907吨、其他食品917吨、食用油1860升、脂肪280公斤、军服71吨、汽油1783吨、药品及军队医疗设备55吨。救治伤病员10130人(不含敌伤员),各类子弹300多万发,手榴弹96480枚,炸药27.5吨,锄头4950把,铁锹8700把,刀具2920把。此次战役物资供应总量为30,759吨,消耗物资19,989吨。奠边府战役运输量达445万吨公里,相当于边境战役(1950年)运输量的36倍,改建道路89公里,修复加固道路500公里,……

此外,该会还为运动前后的各项工作保证了数万名劳动力、数百万个工作日和巨额其他物质开支。[4])。在清化省人民议会80号运输路线以及其他路线上,我们的工人发扬“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精神,连续比赛骑自行车运送货物,从165公斤到215公斤,再到250公斤,再到320公斤,最高峰为352公斤(由高文娣和马文胜完成)。”([5])。

动员和运送大批粮食和武器从后方到前线(最远的地方是河静、谅山等地,距离奠边府约500-700公里)交给军队后勤部门是一项繁重的任务,也是各级中央军委的辉煌成就,为1954年奠边府大捷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武元甲大将肯定道:“在抗战岁月中,我国人民从来没有像1953-1954年冬春战争中那样贡献如此之多的力量,支援军队杀敌(……)。从来没有这么多的越南人奔赴前线(……),后方把杀敌的决心和土地改革带来的革命精神传递给了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们”([6])。

对于敌人来说,奠边府的失败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在组织前线物资供应方面的错误。在书中印度支那悲剧,由E.Krieg编辑,法国学者在第三卷中写道:奠边府陷阱(Le Priège Dienbienphu)对此问题的解释如下:“纳瓦确认了这一点,他也相信越盟无法为奠边府提供补给;苦力为了到达那里,会消耗掉五分之四的粮食;弹药供应不允许敌人使用比法军所能召集的更多的兵力。此外,尽管每天都有证据证明这一点,纳瓦仍然相信,凭借其本已非常薄弱的​​空军,可以摧毁越盟的补给线。

纳瓦将军不认为武元甲(即武元甲将军,NDTri的笔记)动员了数万名男女,5万还是8万?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数字。那群人开始形成一个庞大的蚁群,为军队提供补给,并向泰国民族区前进……当创造奠边府豪猪时,纳瓦认为他可以吸引越盟到那里。他以为自己掌握了主动权,但他经常抱怨远征军自 1950 年以来就放弃了主动权。当他平静地想象自己正在引诱越盟时,他不知道自己正在让武元甲调集军队把他束缚住(...)。是他(武元甲),而不是纳瓦,在泰国人民地区,在敌军指挥官非常珍视的地区,设置了陷阱。 1953年11月20日,这只名叫纳瓦的豪猪落入了这个陷阱”([7])。

1953-1954年冬春作战计划

美国学者伯纳德·福尔在其著作中越盟 1945-1960(黎越盟 1945-1960)谈到越盟在奠边府的胜利时说:“首先是组织物资的胜利”([8])。法国学者伊冯·潘希内特(Ivon Panhinet)在其著作中指出:“在越南可见”记录了奠边府战役补给方面,一位法国军官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和越南的胜利的哀叹:“唉!我们的飞机被越盟的平民工人打败了”([9])。

值得注意的是,战争结束后,数以千计的法国战俘通过 HDCCMT 的运输路线从奠边府被送回后方,在日内瓦协定(1954 年 7 月 21 日)签署后,通过陆路被送往越池、富禄(经陆路)和海路被送回清化(经海路)的敌人手中……

三、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

国防委员会在组织和支援1953年至1954年冬春战略攻势和奠边府战役中,主要经验如下:

第一个认为,有必要、也有可能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战场保障工作的机构——HĐCCMT。哈德良都护卫指挥部是后方专门机关,是在与后方专门部门分离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群众性,但必要时必须强调集中性和军事性。由于这些特点,HDCCMT 不一定必须向同级当局报告所有问题。而在运输路线上,所有参与的力量:公务员、桥梁、道路、防空、车站、屏障等都必须在委员会的统一指挥下。这意味着,陆军后勤指挥部既是后方的派出机构,又相对独立于后方,与陆军后勤部队有密切的联系,但不是陆军的一部分。国防委员会是向党、政府和军队负责调动和调动后方人力、物力到前线的一切活动,确保军队战斗力的机关。

周一为了合理建立前线支援队的组织机构、有效指导前线支援队活动,重要的问题是要掌握前线支援工作的特点,特别是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口号不仅是一个宣传鼓动口号,而且是全党、全军、全民族直接行动口号的时代。当前一线支援需求非常大、非常紧急、非常复杂,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地方,跨阶层、跨民族、跨宗教。虽然主要关注的是动员和运输两个主要内容和阶段,但这两个问题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衍生出一系列为这两个任务服务的问题。其中,动员必须注意两个重要问题:掌握能力和公平合理地动员。交通运输要解决三个问题:交通组织问题、交通保障问题、政治工作问题。

周二,军事指挥部在组织和操作从后方向前线运送物资时,必须组织运输路线上的补给线和站点。总站是参加运输工作的公务员和部队落实运输计划、贯彻党和政府政策的依据。该站也是 HĐCCMT 组织其垂直产业的基础;同时,它又是运输路线经过地方各运输阶段委员会的代表机构,是连接前线和后线的纽带。因此,该站是一个统一的机构,具有区域委员会的所有组成部分、特征和权力。根据道路的陡峭程度、平坦程度、人口稠密程度、边远地区以及经常遭受敌人袭击的地区,合理计算和安排弧线与站点之间的距离。有劳工几天就来回的路线,有好几天、好几个月的路线,或者只停留一夜的车站,有总仓库所在地的车站,有进出口的地方,有各地之间货物的运送地……必要时,军队后勤部队可以直接在后方接收资源,或者后方可以直接把资源送到前线交给部队,但通常军队后勤司令部负责从后方向中线调动和转移资源,从中线向前线则是军队后勤部队的职责。

周三,由于支援前线任务艰巨、艰辛、激烈,且涉及大批干部、党员和群众,中央执行委员会必须组织好政治思想工作。在整个战略进攻和具体战役特别是奠边府战役中,几千名党员、几万名群众临时从后方开赴前线执行战斗任务,政治思想工作极其重要。为聚集运输路线上的党员,保持党的活动和党的领导,聚集教育、动员群众完成任务,克服困难,需要有统一严密的党群组织体系。虽然运输路线上不同部门、不同地方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党组织体系,但由于该路线的工作性质具有统一、集中的共同特点,到达该路线时,现有的党组织必须统一在中央指导委员会党委的领导下(如果是中央路线或跨区路线),或者在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如果是省级路线)。这些党委既要做好政治工作,又要做好党的建设工作,同时还要抓好帮扶计划的落实。它们原本是地方党委的党支部。虽然他们完全受宣县上级党委的领导,但他们仍需与原来的根据地保持联系,以便回到当地后,能够恢复正常活动。

第五,前线对干部的支持需求极大,因此前线必须动员和建立一支具有必要数量和质量的干部队伍。为了配备这些人员,各级人民议会必须依靠后方同级专业部门,避免增加人员编制,精简机构,同时确保工作顺利、及时进行。从事一线支持工作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在运输路线上工作的工作人员非常勤奋,需要身体健康、充满活力。他们必须经常出行,密切监视工作,监督那些经常通行困难、人烟稀少或经常遭到敌人袭击的道路上的工作。因此,委员会需要有适当的医疗保健政策和制度,以便他们能够长期工作。同时,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否则,如果我们对工作的责任心、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下降或者不能胜任,就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损失和浪费,造成工作的困难,降低战斗和战役的成效……

冬春战役取得了成功。

建立和使用哈德良工业和农业综合企业联合指挥部调集后方资源、组织支援1953-1954年冬春战略进攻和奠边府战役沿线和车站推进是越南的独特创造,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首先,这是哈德良保卫战支援中心首次以独立机构、连接后方与军队的中介机构身份承担前线支援任务。在运输方面,黄土高原中部运输集团公司负责管理数百公里的补给路线,有数十万名工人、数万吨物资、数百种车辆,途经数十个中转站,跨越地区、省份、地区和国家。这一胜利,除了自由后方人民的高度自觉,各级党组织、机关、组织的作用,军队后勤各级的密切配合外,各级、地方民族解放阵线干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有力、有效的领导和组织,具有最决定性的意义。

第二,在抗法战争最后阶段成立的国防民族阵线委员会及其组织原则、机构结构、工作方式和前线支援活动是党中央、政府和越南军队在领导和指挥抗战,特别是支援1953-1954年冬春战略攻势和奠边府战役中的独特创造。越南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委员会的组织和活动为越南战场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引领越南抗法战争走向辉煌胜利。

第三,长远意义在于,黄河汉班托塔联合指挥部的组织和运作为以后各历史时期留下了极为有益的经验,特别是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1954-1975年)修建、组织、调动和运输北方后方人力、物资经长山路线支援南方前线的经验。 1975年春季总攻势起义期间,再次成立了类似类型的前线支援组织:直属政府的战场支援委员会。战场支援委员会也为越南人民在1975年4月30日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许,HDCCMT从支援1953-1954年冬春战略进攻和奠边府战役的独特创立,已成为在党的领导下越南人民战争的经常性议题。

第四,从组织支援奠边府战役的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丰富了关于革命战争后方作用的历史理论。这就是说,后方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永恒因素,不仅在于后方建设得好、全面壮大、牢牢守护、始终面向前方,还在于后方高效组织支援前方。因为在战争中,很多时候军队不得不撤退和取消作战计划,并不是因为缺乏战斗精神,也不是因为后方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援前方,而是因为没有能够组织好将后方现有的和部队需要的物资在适当的时间运送到前线。因此,组织前线支援是关系到战争胜败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第五,战争虽然已经结束65年多了,但当年的那些人,数万名越南军人、劳工和数千名前法国战俘在民族解放阵线的道路和运输站来回奔波的难忘岁月的记忆,以及子孙后代了解历史的愿望,也提出了许多需要我们关注和回应的问题。应该、应该、可以规划“奠边之路”旅游线路,沿着古老的补给路线,从越北到西北,从清义静到山罗、莱州、奠边府,途经古内枢纽、巴丁坡、龙罗山口等著名景点。在这些历史名胜线路上,国内外旅游团可以步行、骑自行车或乘车,穿过按旧时面貌复原的宫殿、野外观测站、少数民族村寨和交通要地,让他们既能缅怀激烈战争的场景,又能欣赏雄伟、诗意的风景,同时更好地了解革新和融入国际社会时期越南西北地区人民的多元文化,包括推动越法、法越关系朝着和平、友好、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N – D – T

注:作者地址: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Ngo Dang Tri 博士。电子邮件:ngodangtri@yahoo.com-手机 0913593354


[1]-摘自 1953 年 7 月 27 日政府委员会主席关于成立前线补给委员会的第 284-TTg 号决议。保存于河内中央档案馆,PTT 文件,文件编号 750,页码编号 10。

[2]- 1953年9月5日,关于成立前线供给委员会的官方公报第3302/PL号。引用文件,第11页。

[3]。吴当智,抗法战争前线供给委员会,军事历史杂志,5(29)- 1988,第19页。

[4]。总后勤部。越南人民军后勤工程师(1944-1954 年)。后勤总局出版社,河内,1985年,第327页。

[5]。吴当智。抗法战争中的清义静自由区(1946-1954),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01年,第220页。

[6]武元甲将军。解放战争和保卫战争。人民军出版社,河内,1974 年,第 158-160 页。

[7].克里格.E:奠边府大桥。圣克莱尔巴黎,1966 年。

[8]。秋天伯纳德:越南独立同盟会 1945-1960,巴黎,1960 年。

[9]。报纸人们,1964年5月7日

作者:副教授吴当智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