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东南亚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阮氏如博士表示,虽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有时会感到疲惫甚至沮丧,但完成学业后所获得的价值是真正值得的。
一位评审专家在评估我的博士论文时,其中一条评语肯定了这一点:研究课题符合博士论文的标准,研究者具备良好的系统性思维,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时思路清晰连贯,展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读到这条评语,我感到非常高兴,也清楚地意识到,这是我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思维成熟度提升的一步。老师和导师们帮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的目的是发现新事物,而要取得科研成功,就必须找到正确且合适的方法。特别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课题和论文答辩,我清楚地理解了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在解决研究问题中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咨询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如何筛选出对研究至关重要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并最终有效地将其应用于论文的撰写和实施。我之所以能获得上述论文评价,正是得益于这种认识。之后,当我回到工作岗位时,我信心满满地运用这些经验去研究另一个科研课题。该课题完成后,同样获得了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并且研究成果——一篇在该领域发表的论文——也立即得以发表。

2022年硕士和博士招生第一轮信息
|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最难忘的经历莫过于与导师杜秋霞副教授的那场辩论。老师们常常会为学生辩护,但她却非常直率,毫不犹豫地当着我所在的基层委员会的面批评我论文写作中的不足。那次辩论和批评让我明白,在所有研究问题上,耐心倾听和批判性思考都至关重要。同时,她也是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热情而全心全意帮助我的人。多亏了她与她的学生——当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范氏清玄女士——的联系,我才能方便地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查找资料,或者去实地考察,在研究问题的原址上寻找必要的证据。这次实地考察对我意义非凡,因为我的论文题目是“新加坡共和国在宗教、语言和教育领域的多元文化政策”,我从中获益匪浅。此外,东方学系的许多其他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乐于分享经验、知识,以及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在成功通过论文答辩后,我首先要感谢的是东方学系的老师们,以及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感谢他们为我创造了如此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甚至经历了数日的疲惫和沮丧。回首这段历程,我深感幸运,因为我选择了合适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尤其是在博士阶段。对于任何选择在此学习和研究的人来说,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在各方面都堪称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