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的600名学生、天才高中学生以及众多校外观众与导演裴德传进行了富有意义的会面和交流。裴德传导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曾执导过多部著名电影,其中最新作品是《隧道:黑暗中的太阳》。参与此次交流的还有几位资深教师——他们是抗美战争的亲历者;以及来自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天才高中和河内戏剧电影大学的教师。此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校长黄英俊教授以及中央宣传部和教育培训部的领导也出席了此次交流活动。
在开幕式上,大学青年学生会秘书长杨达清博士强调,此次讨论会意义非凡,旨在将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年轻一代与那些为越南和平统一的未来流血牺牲的父辈和祖辈联系起来。
介绍导演裴德传优秀作品的短片以及电影《隧道 - 黑暗中的太阳》的预告片,让观众对这位越南电影界最具创造力的导演之一有了相当全面的了解。
艺术研究系主任黄锦江副教授博士以自然流畅、引人入胜且富有见地的演讲风格,让导演裴德传有机会分享了寻找《黑暗中的太阳》的感人故事;同时,也让陈兴和范嘉林副教授两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深刻见解和透彻分析。
“古芝选择了我,这个课题选择了我。我很幸运能被选中,所以我必须尽我所能……”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古芝地道作为最新作品的主题时,导演坦诚地说道:“越南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统一而进行的抗战以及战后生活充满了奇迹,像我们这样的艺术家只希望能够重现其中的一部分。从最初了解古芝这座钢铁之城的故事起,我就被深深吸引。自2014年以来,我一直珍视这个题材,2016年完成了剧本创作,并开始寻找将其搬上银幕的方法。这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甚至经历了危机和沮丧,但我始终有一个念头萦绕心头:仿佛是古芝地道选择了我,我必须完成它。我怀着对那些生活在黑暗闷热的地下,却闪耀着勇气和坚韧光芒的无名英雄们的爱与敬佩完成了这部电影。完成这部电影的旅程,也是我疗愈自我的旅程。”
导演裴德传表示,电影中许多人物的名字,例如拜提奥、图达、卢克、巴孝……都受到了他的启发,或者就是那些牺牲的游击队员的真实姓名。他说:“这部电影就像是让今天的越南人民永远铭记他们——这个英雄民族的英雄们。”
对于研究员陈兴(Tran Hinh)而言,《地道——黑暗中的太阳》以令人震撼的写实手法,重现了越南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地道战,为我们展现了战争的全新视角。他强调:“可以看出,导演裴德传(Bui Thac Chuyen)在拍摄战争题材电影时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没有选择拍摄一部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影片,让主人公集所有高尚情操于一身,在影片结束时催人泪下。他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古芝地道下游击队的生活和战斗,更重要的是,影片饱含了对越南人民的爱与自豪。“地道是人民的战争”是导演裴德传通过一个重要人物的英勇牺牲所传达的重要信息。”
尽管他之前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但在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舒适的礼堂里再次观看影片片段时,退伍老兵、战争文学和电影专家范嘉林副教授博士仍然深受感动:“影片中有炸弹落下、子弹爆炸、牺牲和死亡,但它并没有渲染任何悲情情绪,而是一部关于战友情谊、爱与求生欲的史诗,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为祖国牺牲的精神。它具有净化心灵、触动人心的力量。观看这部电影,我们不禁对那些平凡的人们、那些英雄们产生同情和敬佩之情,同时也感受到,我们今天所享有的和平、自由和独立,是用几代人的鲜血和牺牲换来的。”
他补充道:裴德传选择以后电影风格拍摄这部电影,剧情没有高潮,没有主角,融合了多种类型……因此,对于一些习惯了传统好莱坞电影风格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可能难以理解,但它是一部极具价值的作品。人物塑造非常细腻,镜头角度运用巧妙,尤其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营造出强烈的艺术情感,让观众沉浸在真实而令人难忘的电影体验中,既有悲剧色彩,又不乏英雄气概。人物塑造饱含最真挚、自然和真实的情感,却依然能够传达整部电影的主题和信息。
《隧道——黑暗中的太阳》激励着年轻一代,并将他们与国家的英雄历史联系起来。
正是这种愿望促使导演裴德传倾注全部的爱与热情完成了这部电影,这也是年轻人在讨论会上分享的感受。
电影与大众艺术专业一年级学生 Phuong Anh 分享说,在电影院观看电影、听老师分析电影,尤其是今天听导演的自白,让她真切地感受到《隧道》这部电影“触动”了她强烈的情感,让她充分感受到战争电影的力量和美感。
海英是一位就读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盲人学生,她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感受着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让我对一个历史遗址和民族的英勇斗争产生了深刻的情感。我希望导演裴德传以及许多其他越南电影导演也能以某种方式进行传播,让像我这样的残疾人以及其他700万残疾人能够更充分地感受到越南电影作品的魅力。”
来自文学院的另一位盲人学生芳芝分享说,她非常喜欢看历史电影,比如《北纬17度日夜》、《环颈鸟》、《十月何时来临》……但《地道》这部电影却带给她截然不同的感受:温柔、朴实却又深刻而生动。观看这部电影时,观众会感到心头一紧,甚至在看到炸弹爆炸的场景,或是狭窄、被水淹没、随时可能坍塌的地道中令人窒息的氛围时,都感到窒息。狭窄黑暗的地下隧道变成了残酷的战场,但爱国之心始终燃烧着熊熊烈火。我看了三遍,每次都哭了。
众多学生到场,拥有600多个座位的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礼堂座无虚席。学生们分享观影感受,令导演裴德传深受感动。裴德传导演说道:“我真的没想到这部电影会如此受年轻人欢迎。我必须说,我非常感动。你们的分享让我感到惊喜,因为你们真正理解了电影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情感。我相信,这份支持将极大地鼓励我和其他电影人继续探索好的题材、新的表达方式,推动越南电影的不断发展。”
这次讨论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介绍了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还在于搭建了一座强有力的情感桥梁,将上一代人艰苦而英勇的战斗记忆与当今年轻一代对和平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内心感受联系起来,激发了他们创造和贡献的愿望。
此次活动是纪念1975年4月30日南方解放和国家统一50周年众多意义深远的活动之一。同时,这也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院艺术系高度重视并定期举办的活动之一,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学术论坛,让他们有机会与专家交流,深入分析电影产业和当代艺术;聆听制片人的直接分享,从而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 媒体报道:
人民报:电影《隧道》与当代电影中战争记忆的重现
>>>>>>> 相关新闻:
-《欧洲电影史》——一本对讲师、学生、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都极具价值的教科书
-电影——一种让学校里的文学作品更贴近学生和年轻观众的方式
-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越南电影经典作品。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成功举办了一场关于环境的电影放映活动。
-电影放映及讨论《关于战争的电影:暴风雨中的稻田里,稻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