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创始人
行政
2010-05-19T03:00:30-04:00
2010-05-19T03:00:30-04:00
https://ussh.vnu.edu.vn/vi/news/tin-hoat-dong/2120-autosave-4613.html
/主题/ussh_v2/images/no_image.gif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VNU
https://ussh.vnu.edu.vn/uploads/ussh/logo.png
值此胡志明主席诞辰120周年(1890年5月19日-2010年5月19日)之际,ussh.edu.vn隆重推介历史系副教授吴登智博士撰写的有关越南民主共和国缔造者胡志明主席的文章。
值此胡志明主席诞辰120周年(1890年5月19日-2010年5月19日)之际,ussh.edu.vn隆重推介历史系副教授吴登智博士撰写的有关越南民主共和国缔造者胡志明主席的文章。
一、胡志明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都是要摧毁旧的政府机器,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新阶级统治的新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消灭封建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这是一次常见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新型资产阶级革命)是以工人阶级通过其政党——共产党领导的,推翻君主制,建立民主政权、民主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那场革命一旦成功,将推翻封建君主制,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国家,建立资本主义政权,而是建立民主共和国,建设人民民主,走向社会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南社会经历了法国资本家的殖民剥削,是一个封建殖民社会,两种生产方式并存,因而存在着两大基本矛盾。这就是封建制度的矛盾,实质上是占民族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和以阮封建制度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殖民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实质上是越南人民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之间的矛盾。第一个矛盾常称为阶级矛盾,第二个矛盾常称为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越南社会要向前发展,必须解决好两个根本矛盾,首先是主要矛盾。就是要进行一场有两个战略任务的革命,解决两个战略目标:驱逐帝国主义,解放民族;推翻君主制,建立民主政权。。在20世纪初越南的新的历史背景下,这场革命的目标是殖民帝国主义者和封建地主。革命力量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小地主。这场革命必须由革命力量中的进步阶级——工人阶级来领导。综合以上几点,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者说是一场新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者说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族民主革命。人民民族民主革命(或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型资产阶级革命)是20世纪初越南社会的一场客观必然的革命。然而,在20世纪最初几十年,没有任何一个人或组织认识和遵循这个客观要求,所以当时的民族民主斗争虽然很英勇,却都以失败告终。胡志明对自己的家人和国家怀有怨恨,他既憎恨帝国主义,又憎恨封建主义。胡志明1911年出国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办法,而不是像当时很多人一样仅仅为了救国。。即找到一条满足两个目标的方法:既把民族从外国统治下解放出来,又把人民从压迫和剥削中拯救出来。这意味着胡志明想要进行一场民族民主革命,一场具有“双重”目标的革命, 既恢复了越南人民的独立,又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问题,即废除落后的君主制,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的、进步的民主的新的国家。遵循这一思想宗旨,胡志明研究了世界上许多重大革命,如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胡志明认为,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是伟大的革命,但还不够彻底,”还没到因为此后人民仍然受压迫、受剥削,他们想要再进行一次革命来解放自己。他认为,只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俄国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到达“因为那么”赋予多数人权力,而不是少数人”的意思是,这场革命使俄国工人和农民取得了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换句话说,胡志明思想中的民族独立目标极其重要和紧迫,但归根结底,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胡志明的最终目标是解放人民,解放人民,建立民主政权,使每个人都自由、富足、幸福。怀着这样的认识,为了实现他的“双重”目标,特别是解放人民的目标,胡志明决定沿着俄国革命的道路领导越南革命,并竭尽全力宣传和唤醒民族,引导我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根据胡志明关于革命“双重”目标,特别是解放人民的最终目标的思想,简要概述, 简要策略越南共产党成立大会(1930 年 2 月)通过的政纲经党在一九三○年十月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表会议批准,我们党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土地革命,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推翻法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2)。胡志明评论道:“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制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在1930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中,党明确提出了任务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土地归耕者所有。这个纲领,是和我们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愿望完全一致的。因此,党在阶级周围团结了伟大的革命力量。其他阶级的政党要么破产,要么被孤立。因此,我们党——工人阶级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3)民主思想和民主目标是使越南革命具有彻底革命性、区别于以往一切民族解放运动的因素、条件和标准。这是胡志明思想区别于当代越南其他思想的关键所在。在领导革命的进程中,胡志明和我党始终坚定不移地实现“双重”目标,努力进行人民民族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并提出了极其灵活、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和方向。 1930-1931年革命高潮和义静苏维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确立了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建立了工农联盟,并在义安、河静两省的许多地方使工农群众掌握了政权。由于敌人势力仍然强大,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残酷镇压,党员干部又没有经验,所以也受到了“左翼从外部来看,运动遭受了巨大损失,苏联式工农革命国家、效仿俄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被废止了。当世界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时,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并结合印度支那的实际情况,党主张暂时搁置这个口号。民族独立和耕者有其田发动1936年至1939年的民主运动,取得了许多胜利,使越南革命达到了比以前更高的水平,特别是在民主目标和任务方面。党选择的国家形式是民主共和国(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国),取代了苏联式的政府。 1939年底以来,鉴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党和胡志明逐步将革命推向新时期,提出民族解放目标,把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问题列入行动纲领。为了避免干部和党员在提出民族独立的口号、暂时搁置部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时,误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略的、最终的目的和“迫切的”、当前的目的、长期的任务和“当前”的任务之间的关系,决议指出:“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党取消了印度支那革命中的阶级斗争问题。不是!阶级斗争的问题永远存在”(4)。那 ”印度支那无产阶级决不能放弃土地耕种的使命,决不能后退一步,而只能迈出一小步,才有力量迈出更大的步。“(5)。这意味着党和胡志明认为民主问题不仅仅是土地问题,更不能将其等同于土地问题。民主的问题比土地问题要广泛、深刻、长久得多,诸如选举自由、参政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迁徙自由、示威自由、宗教自由、男女平等……也就是人权、公民权利的问题,都是反对君主专制的。因此,暂时搁置部分口号“农夫有田地。“不实现民主目标,放弃民主革命,并不必然意味着放弃民主革命。由此可以理解,八届五中全会决议的内容,并不与胡志明之前的战略目标、“双重”目标、最终的民主理想相矛盾,而只是一种政策”。眼前”,为舞台“展示”,而不是放弃民主的目标,只是“迈出一小步,才能积蓄力量,迈出更长远的一步。”。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胡志明思想中印度支那革命的根本性质。越南革命的目标和战略任务仍然是进行人民民族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夺取人民手中的政权,实现“一个真正民主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将会出现。“建立新民主的越南”,“建立人民政府”(6)。
2. 1945年8月总起义:符合胡志明思想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根据既定目标,党和胡志明集中全部精力进行越盟阵线建设、救亡组织建设、根据地建设、武装力量建设、发展越盟运动、摧毁日军米仓运动、赈济人民饥荒等,吸引各阶层人民参加革命,把人民民族民主革命推向高潮。当得知日本被盟军击败、印度支那日军陷入瘫痪的消息时,胡志明和党中央立即以主动和智慧,发起了战役。全国党的干部会议和全国代表大会位于新潮 (宣光省)。这些会议和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总起义,夺取政权,其原则是“重点、统一、及时”。在党和越盟阵线的领导下,全体越南人民奋起反抗,争取独立和政权。1945年8月19日,起义在河内取得胜利;8月23日,起义在顺化取得胜利;8月25日,起义在西贡取得胜利。8月30日,保大国王退位,越南君主制正式结束。1945年9月2日,国庆节在首都河内隆重举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为取代反动过时的君主制和殖民政权,建立了进步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革命是创造性的,真理是具体的。 1945年八月总起义的实践清楚地表明,它不仅是一场驱逐法西斯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起义,而且是一场推翻君主制、为全体越南人民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起义。。八月革命的宣言是独立宣言,但重建的国家政权却是民主共和国、人民民主国家。如果1945年八月革命仅仅以民族解放为目标,只驱逐帝国主义而不废除君主制,那么它与越南历史上其他起义和抵抗战争没有什么不同。强调1939年至1945年时期胡志明和党的民族解放目标的路线、弘扬1945年八月总起义的民族独立价值是正确的。但将其绝对化,掩盖保大王朝覆灭、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民主价值和历史意义,只能阐明和颂扬胡志明革命思想的一部分、党的民族民主革命路线的一部分、八月总起义胜利的一部分。 1945年八月起义推翻封建君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并不是““顺便说一句”,“方便的山羊牵引绳””而是胡志明思想、党的第一个纲领和随后的文件中,包括1941年5月的第八次中央会议中明确规定的战略革命目标。此外,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都是政权问题。如果1945年八月总起义像越南历史上历次起义和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一样,仅仅是为了驱逐帝国主义、获得独立,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为革命。1945年八月总起义之所以被称为八月革命,是因为这次起义成功地解决了革命的根本问题——政权问题,推翻了地主阶级统治的阮朝封建政府,建立了由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领导的越南人民的政权——越南民主共和国。八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民族独立的目标还要奋斗几十年,直到1975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外国侵略,但夺取政权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越南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人民民主走向社会主义的时代。越南现代史和越南共产党的历史始终肯定1930年至1945年是政治斗争时期,因此1945年八月总起义是八月革命。。并非偶然的是,在新潮,党的全国代表大会(1945 年 8 月 13 日)和全国代表大会(1945 年 8 月 16 日)都主张成立临时政府,称为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但返回河内时(1945年8月28日),胡志明和党又更改了名称。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并非偶然《独立宣言》1945年9月2日下午,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宣读了两份宣言:《独立宣言》美国革命 和《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的两大宣言都谈到了民族独立和人权、民主、自由两个重大问题。胡志明在《独立宣言》中多次将自由民主的价值置于独立之前,这并非偶然:“越南拥有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国家。全体越南人民决心奉献自己的全部精神和力量、生命和财产来维护这一自由和独立。”7。胡志明秉持救国与救民、独立与民主、自由、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思想,认为如果国家独立了,而人民不能享受自由和幸福,独立就没有意义。。国庆节刚一结束,胡志明主席就指示立即实施一系列伟大而繁重的任务,建设越南民主共和国。如彻底废除旧政府机构,组织普选产生国会和人民议会,颁布人民民主宪法,开展消除饥饿、扫除文盲、建设新生活的运动等。将当时的政府名称从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墙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既强调国家目标(引用美国革命的《独立宣言》),又强调人权和民主目标(引用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迅速彻底废除阮朝封建国家机器、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制度、弘扬总起义的民主价值……是胡志明和党政治思想的转折点、迅速而富有创造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和变化使得八月总起义成为了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顶峰,正如它本来应该的那样。平台和政纲党的1930年决议坚定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总起义的现实,响应了越南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以及时代的潮流。这种根本性的改变和转变是肯定1945年八月革命的成果不仅是民族运动的胜利,而且是民主运动、人民民主革命的结果。这也充分肯定了胡志明和党不仅举起了国旗,而且举起了整个民族。民主旗帜在夺权斗争时期,以及1945年八月总起义中,总起义的结果,是全民族的力量,而这个民族的力量的根本是人民,核心是工农联盟。越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伟大的事业,是八月革命的突出而伟大的胜利。但毕竟我们的人民随时都可以解放国家。推翻君主制,夺取政权于民,建立民主共和国,使劳动人民摆脱奴役,成为国家主人、社会主人、自己主人,越南民主共和国,人民民主的国家,东南亚最进步的国家,只有胡志明时代,只有八月革命才能做到。日军撤出东南亚后,这一地区几乎所有国家都获得了解放,许多国家宣布独立,但废除封建国家和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民主共和国,只有越南才有。这是1945年八月革命的独特伟大之处,是越南人民在胡志明民主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时代的转折性胜利。这意味着1945年八月革命的伟大胜利,独特的历史价值共产党和胡志明不可否认的是在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像我国历次起义、抵抗战争那样重新获得独立,也不仅仅是像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获得独立。因此,胡志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解放英雄,也是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是越南和世界的杰出民主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