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粒被认为有3000年历史的稻米发芽现象成为媒体、科学家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发现和发掘这些米粒的单位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和河内博物馆。该遗址位于著名的考古遗址Thanh Den(河内市美灵县Tu Lap 乡),被认为是前东山时期我国最大的冶金和青铜铸造中心。

直接负责此次考古发掘的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长、副教授林氏美勇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Thanh Den的厨房垃圾坑中,在地下1米深处发现了烧焦的米粒和稻谷。”用水浸泡2天左右,10粒米粒就发芽了,并且长出了叶子。林氏美勇副教授还提供了诸多依据和证据,论证并肯定新发芽的水稻种子已有3000年历史,属于同都文化。发现发芽现象后,林氏美勇副教授和同事立即查看了现场,进行了现场观察,并重新检查了录像带和发掘照片,排除了这些米粒来自现代文明、偶然出现在发掘现场的可能性。一颗有3000年历史的水稻种子的发芽让科学家们既惊讶又怀疑。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阮文博先生告诉媒体:“理论上来说,3000年前的水稻种子现在仍然很难发芽。但我们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因为很有可能这些水稻种子是在人类未知的特殊环境中保存下来的。”许多考古学和农业领域的顶尖专家来到现场,对遗址和出土的稻粒进行观察。 GS。农业著名教授 Dao The Tuan 评论道:这些米粒短而宽,不像热带水稻那样细长。这也是越南最古老的水稻品种,如陆稻和糯米的形状。越南考古协会副秘书长阮兰强先生表示:“......我完全相信,水稻发芽的年代是3000年前”。但为何地下埋藏了3000年的稻种还能发芽,科学家只能推测,一定存在着特殊的条件,使得Thanh Den遗址的稻种储藏区形成了一个绝对厌氧的环境,从而保持了稻种的活力。目前,8颗已发芽的水稻种子已被送往农业遗传研究所进行种植、护理和研究。但专家同时表示:必须培育水稻,分离叶片,解码基因,并与现存水稻基因组进行比较,才能最终确定这是否是古代水稻品种。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在越南很难完成。不过,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在接受新闻界采访时表示:“如果确实有必要,并且科学家有建议,无论成本多高,该部都会协调相关部委和部门予以实施。”虽然目前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但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考古学上一个极其重要且独特的发现。科学家们面临着找到3000年前水稻品种基因组的可能性,这将为我们祖先的稻米文明提供宝贵的信息。农业遗传研究所所长黎维涵表示,如果这确实是一个古老的水稻品种,这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现,在历史和遗传学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