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们进行了革新事业,但时至今日,尽管取得了许多成就和进步,但必须承认革新事业的进展十分缓慢,导致越南与世界、甚至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相比越来越落后。因此,当前我们需要更有力、更大胆地进行创新。我想,除了科技部以外,没有哪个部委必须是创新的引领者、先锋者。
GS。范光明博士
为了满足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创新的需要,我认为有必要实现科学活动的国际化。在科学国际化和国际融合总体战略中,国际出版是极其重要的举措之一,因为通过国际出版,世界可以了解越南,越南可以走向世界。比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为维护领土主权而斗争,但国际期刊上研究东海的文章却很少,而中国却有很多文章。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与外界的双向“沟通”恐怕比社会科学、人文学科领域要好。我感觉我们的社会科学家迷失在科研的世界里,由于语言的障碍、方法论和方法本身的限制、思维的限制,无法与外界进行对话。为了消除界限,有必要向越南介绍、必要时翻译世界科学家的新研究成果。在当前形势下,许多越南科学家完全不知道世界在做什么,不知道他们在研究越南什么,反之亦然。
人文社科国际出版政策的实施还面临不少困难。例如,河内国立大学给我们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设定的目标,即每年在 ISI/SCOPUS 期刊上发表 34 篇文章。然而,实际上,我们每年平均有 40 篇国际出版物,但其中只有大约 5-6 篇是在 ISI/SCOPUS 期刊上。近10年来,这种情况一直没有改变。起初,学校对每位在国际上发表过论文的教职工奖励500万越南盾/篇,对ISI/SCOPUS论文奖励最初为1000万越南盾/篇,后来增加到1500万越南盾/篇。但增加奖金并不意味着增加卡的数量。奖金只是为了鼓励科学家的精神。因此,除了鼓励之外,我们正在考虑是否对每个副教授、教授实行国际发表“承包”,就像我们对农户、农工实行“承包100”,再实行“承包10”一样。虽然很困难,但是我们必须下很大的决心,不能维持目前的停滞状态。很多科学家在被授予副教授、教授职称后就“坐以待毙”,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据统计,全国目前有教授1100余人,副教授9000余人,但其中出版过国际著作的不足40%。
推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除了科学家个体和研究机构的努力外,还需要更加合理的科学管理政策。在科学投入方面,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需要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我们不能允许目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投入不平衡的情况(自然科学占60%,而社会科学仅占4%)。要立即破除“不用向谁学习”、“人文社科研究只要“纸和笔””、“人文社科不产生物质财富,所以不需要投入”等诸多错误观念。由于这些错误观念,我们现在不仅为社科人文学科的落后,而且为社会发展的落后和倒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另一方面,也要“解放”学术思维。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很多领域,继续沿袭旧有的、强加的单向思维是行不通的。放眼世界,过去10年,国际社会对越南社会科学研究的奖项全部颁给了外国科学家,他们的新研究成果在我国被视为“敏感”和“冒犯”。显然,如果我们仍然保持旧的思维,不敢以新的思维、新的途径、新的方法和新的信息来源进入新的课题,那么就肯定不可能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与世界的对话。
作者:据 Tiasang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