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提交给会议的 17 篇论文分析和评估了越南当前新闻活动的现状和违反新闻伦理的行为,明确了记者的社会责任,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提高越南新闻和媒体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裴志忠博士(左)和邓氏秋香副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
学习如何在数字时代与信息共存
这是记者胡涛对当前信息形势的看法。他认为,数字时代的公众不得不面对真假信息、好坏信息混杂的局面。在他看来,公众每天接收到的信息中,总是真假参半,真假难辨。他解释说,如果所有信息都是坏的或全是好的,公众就不会愿意接收。
这使得数字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伦理问题成为时事热点。互联网每秒传输的大量信息使得人们无法控制这些信息。

记者胡涛正在会议上发言。
记者胡涛指出,如今互联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但公众却不得不面对这些信息。他认为,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阻止或消除互联网上的此类信息。数字时代的公众需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信息流,而信息提供者——尤其是记者——则必须对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今报纸的总编辑不再仅仅负责阅读报纸和审查新闻信息。除了这项繁重的任务之外,他们还要承担广告和发行的重任。有时,广告和发行甚至会成为总编辑更大的担忧,”记者胡涛说道。

越南通讯社副社长、记者黎维传分享了他的观点。
越南通讯社副社长、记者黎维传也持相同观点,他指出数字时代催生了社交媒体的爆炸式增长。从某种角度来看,社交媒体在更新速度、内容丰富性和信息多维性方面丝毫不逊色于报纸。此外,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能力似乎没有极限,因为众多分享工具的出现已将社交网络变成了不受人力或财力限制的“信息传输机器”。然而,信息并非总是准确客观的。这就给媒体及时发布反驳信息和纠正舆论带来了压力。
每位记者的自我责任
研讨会还探讨了在数字时代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诸多解决方案。许多专家一致认为,记者自身负有首要责任。
新闻工作者自身必须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公民义务、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因为这些是帮助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保持稳定发挥的关键因素。
《Kham Pha》电子报总编辑、记者Luong Bich Ngoc表示:在新闻从业生涯中,没有哪个记者不会犯错。有些小错误可以纠正,但有些错误代价惨重。重要的是,每个记者都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青年报》副总编辑邓勇记者分享道
《青年报》副总编辑邓勇强调每位记者的个人责任,他说:“我常常为我的笔感到自豪,但有时我也害怕这支笔。当我写一篇新闻报道时,它会影响社会上的许多人。一个小小的失误,或者没有充分利用所有信息,都将让我终生遗憾。但既然选择了新闻事业,就应该永远为自己的笔感到自豪,用笔去书写生活的美好与人性。”
可以说,新闻媒体拥有特殊的影响力,它能够日复一日、时时刻刻地传播信息,影响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和每一个组织。新闻业不仅是一项简单的职业,更是一项使命,因为新闻业的存在并非为了自身,而是为了社会,服务于社会。新闻媒体和记者必须为社会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和利益服务,因此,他们必须始终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正因如此,在数字时代,新闻伦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也更需要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
作者:丁豪 - 视频:Anh Thu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