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相关新闻:
新闻系学生的实习
新的培训模式
近年来,从融合发展趋势对培养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创新培养组织方式,增强学习者的主动性,培养学习者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在高度国际化条件下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素质,是亟待解决的重点。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VNU)自2007年以来率先将培养方式由学年制改为学分制,是越南高校之一。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朝着这一方向创新了培养方案,其培养方案的灵活性带来了诸多益处,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现行新闻学学士学位培养方案框架共设134个学分,包含5个知识模块:越南国立大学综合知识模块;各专业综合知识模块;各行业及行业群组综合知识模块;行业知识模块;专业方向。上述5个知识模块均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体系。其中,选修课的数量通常是必修课的3-4倍。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在选修课中选择适合自己未来职业方向的课程。
新闻院校长期以来的短板在于学生的“实践”条件。新闻与传播学院着力发展,成功建成了新闻与传播中心,拥有符合标准的现代化电视、广播、电子报刊、新闻摄影等设备体系,满足了学生的实践需求。许多学生的实践成果在中央和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
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与越南记者协会及全国新闻媒体机构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邀请多位资深记者参与教学,为学生传授知识。学院利用国外培训项目的资金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和短期培训班,并与中国广西大学开展校级联合培养,是越南首批开展校级国际联合培养的培训机构之一。斯特灵大学传播管理硕士(哥哥)……
学生尝试实地工作
新的挑战
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行学分制培养模式8年来,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首先,为了完成学分培养的要求,讲师的工作量和压力巨大。构建学习资料、课程大纲、学习指南、课程网站、讲座、教材等体系是一项必要且紧迫的任务,需要讲师付出努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讲师还必须履行学术顾问的职责,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提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案和方法。与此同时,学院师资力量仍然不足,与讲师在学科和学生身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比,学院为讲师提供的政策仍然有限且不完善。
第二,技术因素,特别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监控、测试和评估整个学习过程的软件系统,从课程注册、学术评审、课程注册(通过内联网,从2009-2010学年起通过互联网);组织和管理课程班级;组织学生注册双学位,根据注册学分收取学费;评估讲座,创新测试和评估……目前的培训管理软件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尽快完成。
第三,很多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不适合学分制下的培养。因为减少课时并不意味着减少学习要求。同时,目前一些新闻专业学生自学、自研的积极性不高,没有积极参与节目制作实践。
第四,班级规模仍然偏大,学分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最后,新闻机构记者也需要更加努力,更加细致地准备学分培训活动。
传媒业的快速发展给传媒新闻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要求培养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娴熟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满足社会需求,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这是新闻传播学院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学院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1990年,建院25年来,已培养本科生10000余名,硕士生250余名,博士生2名。学生毕业后就业率高达90%。共编写教材20部,专题讲座24场,专著近30部,译著15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在国内外出版科研著作200余部。 |
作者:副教授 Dang Thi Thu Huong 博士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