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强制移民:历史已核实

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上午9:22
2010 年 6 月 23 日下午,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系举办了法国学者兼记者皮埃尔·道姆的新书《强制移民:法国的印度支那工人(1939-1952)》的发布会。
Di cư cưỡng bức: Lịch sử đã được minh xét
强制移民:历史已核实
2010 年 6 月 23 日下午,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系举办了法国学者兼记者皮埃尔·道姆的新书《强制移民:法国的印度支那工人(1939-1952)》的发布会。新书发布会吸引了众多教职工、学生、研究人员、外交部官员以及越南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关注。阮文金副教授代表学校董事会出席并致开幕词和闭幕词。作者皮埃尔·道姆简要介绍了1939年至1952年间约2万名印度支那工人(几乎全部是越南人)在法国的经历。二战期间,法国急需人力资源投入武器工厂,而利用殖民地人民正是法国利用这一手段的典型例子。与被殖民的非洲人不同,越南人并未直接参与前线作战,而是大多被送往军工厂——在那里,他们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遭受非人的待遇,几乎如同奴隶一般。“经过漫长的海上航行,”皮埃尔·道姆语气沉重地回忆道,“这些印度支那工人抵达港口城市马赛后,立即被投入监狱,随后被分成小组送往军工厂劳动。”恶劣的工作环境,加上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导致近 1000 人遭受工伤事故并死亡。

法国战败(1940年6月)使近两万名印度支那工人的命运更加悲惨。法国火药厂关闭,印度支那工人被迫返回家园。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以及通往印度支那的海上航线中断,约1.5万名印度支那人的遣返未能实现。他们被转移到法国南部地区,如马赛、图卢姆、波尔多等地。在那里,他们被分成2000至4000人一组,居住在由法国军官管理的7个营地中。皮埃尔·道姆先生描述道:“他们每天都必须辛勤劳作,下午才被允许在营地里走动,晚上八点前必须集合,否则就会遭到殴打……他们的生活如同身处监狱,遭受虐待,经常挨饿,因为指挥官削减了他们的口粮……”在流放至法国南部期间,这些越南劳工在马赛南部卡马格三角地区的农业耕作中留下了历史性的印记。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相对靠近印度支那,法国政府决定利用这些越南劳工种植水稻。这一尝试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卡马格从此成为法国重要的粮仓。二战结束后,戴高乐政府主张遣返这些劳工。然而,在计划实施之前,法国重新占领了印度支那。从法国开往印度支那的船只只用于运送士兵,不运送越南劳工。越南移民滞留在法国,他们不断组织活动,表达对胡志明主席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支持。这些在法越南移民的政治活动引起了马赛市民的强烈反应,他们要求政府驱逐这些移民。法国又花了四年时间才将这些移民遣返回国。到1952年,遣返工作基本完成。自1939年以来,共有2万名印度支那人(其中大多数是越南人)被迫移居法国,约1.8万人返回了祖国;1000人死亡;1000人在1952年后仍留在法国。

若非学者皮埃尔·道姆(Pierre Daum)孜孜不倦地在档案馆中搜寻那些历经半个多世纪早已褪色的文件,鲜有人知晓越南与法国百年关系史上这段动荡的历史。道姆学者耗时三年,走访巴黎、马赛、河内等地,最终找到了25位在世的见证人——他们曾参与了1939年至1954年间两万名印度支那移民的迁徙。道姆学者得以收集更多关于他们生活以及当时恶劣工作条件的信息。这本书在许多国家的政治、社会和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2009年底(该书由Actes Sud出版社出版六个月后),卡马格市市长举行仪式,表彰那些开创了水稻种植先河的越南人,如今,水稻种植在法国南部仍然盛行。七十年后,历史真相终于得以揭晓。

作者:行政

 标签:消息科学研究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