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第一部分,阮文厚博士阐述了越南文化的根本基础——古老的稻作文化,以及越南社会经济发展史上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些特征元素塑造了身份认同,但也在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时,在人们的观念、生活习惯、交往和行为上留下了许多缺陷。比如工作中的“容忍文化”——迟到、错过最后期限、完成工作不彻底、缺乏原则……,也部分源于碎片化农业、依赖天气的生产思维。此外,情绪化思维和情绪化行为容易与工作原则发生冲突,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在沟通观念上,越南民间文化(总体而言是东方文化)表现出将沟通视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的传统(用言语来比较人的聪明与否,行为是否容易听取,是否容易接近……,用灵活、柔和、“顺应”自然的方式来谈论成败);而西方文化只把交流当成一种工具,它强调理性思考,推崇自我,重视个人的内在潜能……所有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在社会整合的背景下,在转型的时期,都迫使我们承认其中的积极与消极,承认其中的障碍;同时,必须科学分析,适度调整。
政治与学生事务部部长、大学工会副主席阮光留博士表示:“职场沟通,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就像一棵树,需要悉心照料。在大学传统的沟通文化基础上,需要更加细心的照料,才能让它越来越好。”阮光烈博士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趣的分析:什么是Giao,什么是Tiep?如何在大学活动中进行恰当、有效的沟通?其中,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必定是一个特殊的机构。总行干部和员工的日常交流活动是:与领导交流、与同事交流、与群众交流、与学员交流(越南和外国学生、实习生、研究生、年轻人和老年人、不同民族和宗教背景......)。培训和培训服务工作者的责任十分重要,是教育环境中的最高原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讨论,阮文厚博士系统化了一些建立和创新职场沟通文化的标准,这些标准定义得越清晰、具体和一致,就越有效:
-核心价值体系(愿景、使命、行动哲学、行动口号、核心价值观)
- 行为守则:从称呼方式、手势、行为、姿势、言语……与人以及其他物体,如衣服、工作工具、景观环境、设备……
-工作处理规则:工作时间、实施流程、工作优先级、实施方法、劳动安全(讲话时强调安全因素、保护个人和集体声誉、处理危机)、技术创新-方法、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和教学内容上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可持续的环境)、如何与客户、合作伙伴相处...
- 公共伦理: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从管理者到职员、讲师、工人……都有相应的道德规范,需要确定:我能做什么?什么不该做 什么该做
-荣誉、奖励、激励机制:本着理解工作意义、信任领导、员工成绩得到适当认可、有平等晋升机会、发扬利益共享精神……
TS。组织人事部部长吴氏乔莺表示:“传播文化创新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要彻底有效地实施却非常困难,需要很长时间。”通过此次培训,每位干部员工都能吸取经验,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学院总体发展目标中,行政管理改革、办公室文化创新、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等过程都与学院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工作岗位息息相关。这一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但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很多好的成果。
作者:黎秋哈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