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校长阮文金教授在会议上发言/图片:Thanh Long
研讨会以“心理创伤与支持”为主题,旨在帮助科学家和实践者交流新知识、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探讨新的有效的支持和干预工具,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报告显示,心理创伤在当今十分普遍,已成为每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严峻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的报告,目前全球出现精神健康问题迹象的人数约为3.5亿,其中获得支持和干预的人数仅约10%。心理创伤不仅给患者本人,而且给家庭、社会都留下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提交了近60份报告,从丰富多样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反映了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
工作坊第一分委员会围绕“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创伤”这一内容,共设两个议题。
主题1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创伤”——这是大多数科学家感兴趣的主题。关于这个主题的大多数科学报告都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一些关于心理创伤造成心理损害评估的报告。另一些研究则针对心理创伤程度建立量表并加以标准化,以适应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或如何运用投射测试评估儿童心理创伤。该主题的研究人员都证实;儿童青少年心理创伤是当代社会比较常见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提供支持和干预,将会对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专题二“成年人的心理创伤”中,一些报告深入探讨了女性在产前和产后所遭受的心理创伤,阐明了此类创伤的成因和内在心理机制,并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其他人则从实际角度来探讨心理创伤,例如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其他主题则探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紧迫问题,例如:洪水灾区人民的心理创伤及应对策略、水坝溃坝的威胁以及战争、人道主义危机和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心理创伤。
阮文庆教授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
第2小组委员会“工人和弱势群体的心理创伤”,包括两个主题:“工人的心理创伤”和“弱势群体的心理创伤”。
针对主题1:“工人的心理创伤”,一些文章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心理创伤,发展了职业社会化中的心理创伤模型和概念;研究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压力以及针对某些特定类型工作和职业的工人的应对和干预策略,例如:幼儿园教师、合资企业工人、客户服务中心的电话接线员……
在主题二“弱势群体的心理创伤”中,报告强调了该群体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非常特殊的生活环境。他们容易受到心理创伤和伤害,因此对他们的研究、干预和支持具有特殊的意义。作者特别关注一些弱势群体,例如:橙剂受害者、交通事故受害者和人口贩运受害者。一些文章从实际角度探讨弱势群体的心理创伤,例如:消化性溃疡患者、酗酒者和老年人的压力。一些文章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例如:精神病机构治疗的住院患者的心理创伤;个人、家庭和社区因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遭受的心理创伤;越南橙剂受害者关怀与支持现状……
作者:乌什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