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河内国立大学作家

星期五 - 2016年11月4日 02:45
值此河内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1956-2016)之际,让我们回顾河内理工大学的光荣传统。创造骄傲的光荣传统之一——河内理工大学,是一个伟大的摇篮,是100多位为现代民族文学发展作出贡献的作家诞生地。我们称之为文学传统。
Các nhà văn từ má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Tổng hợp Hà Nội
河内国立大学作家

据2015年越南作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内部文件显示,协会会员总数为1014名,其中河内国家大学(现河内国立大学)师生会员138名。 “大作家”这一称号,正如本文作者所言,一直是河内理工大学一代又一代师生的骄傲,因为拥有这样一支热爱文学、创作成果丰硕的作家队伍,为国家现代文学做出了贡献。我们也想提前告知您,本文中我们无法列出138位“一般作家”的全部姓名、职业和作品,所提及的138位“一般作家”只是在特定的领域或方面,而只是作为强调和凸显“一般文学”本质的必要证明。

60年的传统成长历程,河内国立大学(现河内国立大学)从保卫祖国的战争年代到国家重建的和平时期,在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活动、文学创作、服务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都获得了认可。写作是服务社会的一种特殊劳动。在1014名越南现代作家中,河内理工大学为这个团队贡献了一支可谓不小的力量——138名成员(创作领域力量分布:最强的是诗歌66人、散文和戏剧36人、研究-理论-批评-翻译36人)。河内市综合作家协会分布在武装力量(陆军和警察部队)、新闻媒体、出版业、大学教学和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管理等多个领域和单位。

很少有国家像越南这样,在近代民族的共同文学渊源中,有“军事文学”或“警察文学”这样非常具体的名称。在人民公安部队中,我们知道作家有 Ngon Vinh(原人民公安报社总编辑)、Le Hoai Nguyen(公安部 A 25 出版社)、Thu Trang(人民公安出版社)、Nguyen Hong Thai(人民公安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Nguyen Dang An(公安部第五总局)、Hoang Hue Thu(原人民公安出版社副总编辑)。在军队里,我们认识阮宝(陆军文学杂志前主编)和他的同事——曾经穿过和正在穿着军装的作家——如丁春勇、王仲、黎清义、英玉、武氏红、黎丹贤、松月明、范玉进、武明月……学校大楼、文学研究所和文化中心党的机关有34名作家,其中教授12名(邓太梅、张图、黄春妮、黎廷基、河明德、潘居德、冯文图、冯乐、阮惠智、梅国连、马江兰、丁春勇)。已故的《河内综合》13位作家(邓泰梅、张图、黄春妮、黎廷基、潘居德、潘图、朱锦丰、曹春好、叶明泉、吕惠阮、阮仲廷、阮中秋、黎英春)中,有两位作家烈士:黎英春(1940年-1968年),追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2011年)、国家文学艺术奖(2001年);朱锦峰(1941-1971),逝世后被追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2010年)、国家文学艺术奖(2001年)。河内市有3位作家荣获胡志明文学艺术奖:邓太梅、潘楚(又名黎康)、河明德,8位作家荣获国家文学艺术奖和科学技术奖(黎廷祺、潘古德、冯文图、丁海、朱锦峰、冯黎、黎英春、黎青毅)。

河内总作家协会的作家中,有著名的“写作夫妇”,如冯黎(教授,文学学院原院长)——万成(副教授,在文学学院工作),裴明国(又名杨香里,文学系原学生)——杨氏春贵(1941-1969,荣获国家文学艺术奖,2007年),黎光庄——陈氏胜(夫妻俩都是文学系原学生),武氏红(文学系原学生)——朱莱,阮氏红(文学系原学生)——黄国海,裴建国(1949-2002,文学系原学生)——杜白梅,河方(文学系原学生)——阮孟俊,宋月明——武Minh Nguyet(两人都是越南作家协会会员,都是文学院的毕业生)。还有作家记者夫妇,如阮鸿泰和陈秋恒(一个是越南作家协会会员,两人都是文学院的校友),阮诗黛和陈金花(一个是文学院的校友),......

河内作家协会的许多作家都曾加入越南作家协会执行委员会,如潘古德(1933-2007)、河明德、黎光庄、潘仲尚、阮氏秋惠等。担任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的河内作家有四位,分别是邓泰梅、冯黎、河明德、潘仲上。

河内有像阮玉琪老师这样的作家,他们是通过训练、奋斗、挺身而出战胜命运的典范。他从四岁起双臂就瘫痪了。七岁时,他跟随朋友去上课,学习用脚写字。高中时,他的数学和文学都很好,但后来他爱上了文学,并考入河内理工大学文学院。 1970年毕业后回到家乡南定任教,1994年起移居胡志明市生活和工作。自传《难忘的岁月》《我上学了》《我上大学了》以生命力的典范和对文学、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特别是高中生。这是掌握自己命运的意志的一个例子。

河内综合报社的许多作家都曾担任(或现在担任)报纸、杂志总编辑或出版社总编辑、社长,如河明德(原《文学》杂志总编辑)、裴鸿(原《金同》出版社总编辑)、吴文富(原《作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阮荣(原《人民警察报》总编辑)、吕辉元(原《文学》出版社社长)、吴草(原《舞台》杂志总编辑)、裴公兴(原《外交部海外越南人委员会》《祖国》杂志总编辑)、阮宝(原《军队文学》杂志总编辑)、阮文琉(原《文学》出版社社长)、黎泰山(原《文学》杂志总编辑)等。乂安文艺协会《松林》杂志主编)、杨祺英(前《先锋报》主编)、阮元静(前《清化文艺协会》《岁清》杂志主编)、杨仲达(前《西贡解放报》主编)、黎光庄(前《大同报》主编)、梅国莲(越南作家协会《越南风情》杂志主编)、潘仲上(前《文学研究》杂志主编)、裴时华(前《越南网络》电子报主编)、阮玉善(《越南文艺论坛》杂志主编)、武氏春河(前《越南作家协会》杂志主编)...

诗歌可以被认为是河内综合作家做出最重大贡献的领域——66 位诗人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字”。 20世纪60年代初成熟的一代诗人有吴文富、丁海、裴明国、迭明宣、邓贤……有一代反美诗人,在文坛赫赫有名,如黎英春、王仲、邓汉、阮中秋、吴世英、陈日林、 Vu Duy Thong、Nguyen Trong Dinh、Thanh Thao、Nguyen Duy、Anh Ngoc、Vu An Thi、Pham Dinh An、Be Kien Quoc、Pham Quoc Ca、Hoang Nhuan Cam、Lam Huy Nhuan、Mai Quynh Nam...和平时期涌现了黎泰山、Khuat Binh Nguyen、Do Minh Tuan、Vinh Quang Le、阮思岱、邓辉Giang、Tu Ngan Pho、Luong Dinh、Bui Sy Hoa、Vu Toan,...第八代非常年轻的诗人,如 Nguyen Quang Hung,...尤其是女诗人的“屋顶”,从 Le Thu 到“编织诗歌”的女人 Y Nhi,再到其他令人难忘的名字,如 Ha Phuong、Tran Thi Thang、Hoang Kim Dung、Doan Ngoc Thu、Le Minh Hoai, Tuyet Nga、Phan Huyen Thu、Bui Sim Sim、Truong Thi Kim Dung...Dinh Hai、Ngo Van Phu、Dang Hien、Thanh Thao、Nguyen Duy、Pham Dinh An 的诗歌被选入普通文学教科书(小学、中学和高中)。尤其是阮维,是一个很会“玩诗”、“卖诗”、“输出诗”的人。河内诗人已有66位,世世代代为越南现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河内理工大学出现“年轻诗人”现象——河明德教授,直到1999年,也就是64岁时,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到2015年,他已经出版了7本诗集。在河内理工大学,有一类“一诗诗人”,那就是阮金定教授(今年85岁)。他不是越南作家协会会员,但他的一首诗被选入《1945-1960年越南诗歌选》,诗句独特而深刻:“桃花还未回厂,春天已到”。河内理工大学有一位“民间诗人”阮雄伟。他虽然不是越南作家协会会员,但他有很多优秀诗歌发表在报刊、杂志和文学书籍上。许多其他诗人都认识他、仰慕他,并在他参加的诗歌俱乐部中经常进行专业交流。在河内理工大学,有一位马江兰教授,他不仅教书,还做研究,还写诗(他是多部诗集的作者,尤其是《含荣桥柱》一诗,荣获1969-1970年《文艺报》诗歌奖,在诗歌界颇有名气,广为流传)。 2013年,他凭借诗歌《语言的波浪》获得越南作家协会奖。有一位旅居海外的诗人,他就是阮辉黄,他在俄罗斯联邦生活了25年,出版了7本诗集,饱含着爱国之情。他的诗歌充满了越南乡村的灵魂,特别是义安乡村的灵魂。

在散文和戏剧领域,河内综合作家团也被评价为一支颇具实力的队伍,拥有36位来自不同世代的作家:其中包括抗法战争时期的作家,如潘志(又名黎康,1930-1995年)、段明俊、春郑、阮嘉农等。下一代作家有擅长描写警察机关“热门话题”的吴永,以及擅长描写日常生活故事的洪德。河内大学的散文“军装作家”队伍非常强大,他们是阮宝、明春、郑廷桂、涂阮静、阮仲新、武氏红、阮世祥、黎新贤、范玉进、宋玉明……他们从战争直接走向文学。那就是在南方战场牺牲的散文作家朱锦峰(1941—1971)。一代又一代的散文作家力量确实强大,从裴鸿(1931年生)、阮嘉农、黄来江、阮孝、阮氏玉海、范越隆到阮党安、赵春、春霸、守庄、阮锦香、伊班、武氏春河、武氏好、黄惠秋、友达、阮氏秋惠、黎清娥、阮方莲、武明月……。有许多散文作家被认为具有内在实力,最近成为越南作家协会的成员,最近的有阮鸿泰(1960年生,2006年加入作家协会)、阮方莲(1972年生,2010年加入作家协会),阮党安(1951年生,2013年加入作家协会)、武明月(1965年生,2014年加入作家协会)。散文创作队伍中最年长和最年轻的成员年龄相差40多岁(例如,潘序出生于1930年,阮方莲出生于1972年)。我们称之为代际传承,形象地说就是“老竹长新芽”。

河内大学撰写研究、理论、批评和翻译作品的作家数量令人印象深刻,有 36 名,其次是老一代的受人尊敬的名字,如 Dang Thai Mai、Truong Tuu、Hoang Xu Nhi、Le Dinh Ky、Cao宣好、Phan Cu De……以及与当代文学生活在一起的充满活力的人士,如 Phung Van Tuu、Hue Chi、Ha Minh Duc、Phong Le、Mai Quoc Lien、Ma Giang Lan、Ngo Thao、 Lai Nguyen An、Vu Tuan Anh、Le Thanh Nghi、Le Quang Trang、Nguyen Ngoc Thien、Tran Bao Hung、Nguyen Van Luu、Ton Phuong Lan、Bui Viet Thang、Phan Trong Thuong、Nguyen Thi Minh Thai、Bich Thu、Ly Hoai Thu、Nguyen Huu Son、Trinh Ba Dinh、Luu Khanh Tho、Ta黄芳,河明清……有些人研究越南古典文学,如阮惠芝,有些人研究外国文学,如冯文图,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与现代越南文学相去甚远。他们默默地按照古人的做人原则,做着“温故而知新”、“师法于人,以自强不息”的工作。有一位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曹宣豪,他全心全意、才华横溢地为越南读者带来了与我们文化品质非常接近的俄罗斯文学杰作。副教授 Ta Hoang Phuong 博士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之一,但他对文学的热爱促使他成为当今著名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这本选自俄罗斯天才诗人叶赛宁爱情诗的译诗集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译本。在从事文学研究—理论—批评和翻译的队伍中,读者特别关注一些在文坛拥有“品牌”的女作家的名字,如梅香、孙芳兰、阮氏明泰、碧秋、李怀秋、刘庆寿、清德贞宝、河明清等。你们真是“善于家务、善于文学”的女性,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女性面孔。如果说梅香的审慎和全面,那么阮氏明泰的犀利和活力,如果说孙芳兰的批评具有“隐藏的魅力”,那么刘庆寿的活跃和永久作家的气质,如果说碧秋的深刻和自信,那么李怀秋的突破令人意想不到。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有一位清德郑报(现为《万义报》副总编辑),专门翻译中国现代文学。她的翻译作品展现了她为征服日益苛刻、有时相当反复无常的读者而做出的最大努力。翻译家 Ha Minh Thanh 能流利地将韩语文学作品翻译成越南语。

说到河内大学的作家,除了越南作家协会的成员外,我还想提到一个特殊的人物——范光龙副教授博士。他曾担任过许多职务:文学系主任、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河内国家大学副校长、河内文化、体育与旅游部部长。 2013年,他已经不再适合参与管理的年龄。正如患“爱院系病”的人所说,他离开“家”二十多年后,又回到了文学院。在担任河内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期间,他便拿起笔来撰写改革后的歌剧、戏剧和剧目。 2014年,他出版了一部文学剧本集(包括7部戏剧),名为对国家的债务(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本集中的部分剧目已在首都舞台上上演。非常奇怪的是,短短两年内(2015年、2016年),他连续完成了3部小说的手稿:龙卷风,老朋友迷失在人类世界。许多被请来阅读手稿的范光龙亲近的人都评论说,范光龙有成为散文作家的潜力。他目前正在创作他的第四部散文作品,名为。我想,只要你写一份申请书,表达你加入越南作家协会的愿望,越南作家协会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

有人把河内大学作家的“出走”比喻为现代文化艺术战线的一次力量展示。值此河内理工大学暨文学院建校60周年(1956-2016)之际,我们谨以此短文,表达对昔日河内理工大学(现河内国家大学)的感激之情,感谢它为科学和文学人才的腾飞之地。

作者:裴越胜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