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际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
行政
2010-11-17T05:16:52-05:00
2010-11-17T05:16:52-05:00
https://ussh.vnu.edu.vn/vi/news/tin-hoat-dong/lien-ket-quoc-te-dao-tao-nguon-nhan-luc-chat-luong-cao-5276.html
/主题/ussh_v2/图像/no_image.gif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VNU
https://ussh.vnu.edu.vn/uploads/ussh/logo.png
2010年11月16日,“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国内外合作大学领导研讨会在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召开。
2010年11月16日,“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国内外合作大学领导研讨会在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泰国、老挝和越南的大学领导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各大学代表就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确定全球化背景下“高素质人才”的评估标准是日本专修大学校长日高义弘博士在研讨会上提出的关键议题之一。日高义弘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在全球化背景下评估高素质人才的标准,包括:拥有独特的个性,理解并保留本国的文化特征,同时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如此一来,高素质人才不仅能够为本国提供发展解决方案,也能够为世界提供发展解决方案。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泰国巴松德昭普拉亚皇家大学校长苏波尔·乌蒂森教授在其题为《地方大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报告中强调了这一问题。苏波尔·乌蒂森教授肯定了大学在培养符合国际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首先,大学始终重视传授本国文化知识。同时,学校也不忘提升国际知识水平。如果将这两个知识领域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加以运用,就能创造出一个既通俗易懂又符合国家乃至世界总体发展趋势的知识框架。釜山外国语大学校长俞善圭教授也持相同观点,他强调:“在区域化和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的当前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外语在培养能够适应多元文化和多语言环境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他一些报告也特别探讨了国际合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重要性。通常,“上海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标准包括:教学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联盟建设和合作区域化。此外,在谈到国际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和机遇时,不能不提及建立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所面临的挑战。老挝国立大学副校长赛空·赛纳辛教授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必要成立委员会,促进共同国际培养项目的合作交流;建立网络,开展共同研究课题,培养高素质研究人员;开展教师交流;使用共同语言……此次讨论基本达成共识,重点关注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大学在多边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国际项目。如此一来,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工作环境。此次讨论会也是庆祝人文社科大学建校65周年系列活动的正式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