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欢庆南方解放35周年之际,国家政治出版社向读者推出了这本书
越南抗美战争:国际因素的影响作者为 Nguyen Khac Huynh。作者阮克黄是参加过越南问题巴黎谈判的资深外交官,也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史学家。该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外多种文献资料,特别是作者本人的笔记,对越南抗战救国战争时期的外交进行了概述和深入的分析,并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文献资料。本书把越南战争置于全球范围的冷战背景下,分析了双方斗争的国际形势、在激烈艰苦的斗争中双方的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调整。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苏联-中国-美国三国关系在解决越南战争问题上的戏剧性变化。作者首先分析了苏中关系、苏美关系、美中关系,然后考察了整个美苏中三角关系。由此,提出了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在越南问题上的战略考量有何异同,一方面支持共同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一方面,它们互相反对,以提高自己在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革命运动中的威望和影响。中苏矛盾发展到对抗,甚至流血冲突,并都向社会主义的主要对手美帝国主义寻求妥协。而越南问题,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与北京讨论台湾问题时提出来,在与莫斯科举行美苏首脑会晤时也提出来。从这个大背景出发,作者分析了各大国对越南抗战的影响,同时强调了我党和国家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路线。

越南的政治气质和外交经验在巴黎与美国的谈判中得到了清晰、一致的体现。作者带领读者从1965年至1967年的初期外交活动,一直到1968年茅盾会战的决定性打击,迫使美方提出谈判。书中用大量篇幅分析了苏联在对敌斗争过程中采取的谨慎而巧妙的步骤、对社会主义盟国反应的主动态度、为达成1972年10月协议而进行的战略调整以及对同年12月底美国“圣诞夜大轰炸”野蛮进攻的应对措施。作者以翔实的资料,解答了许多“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在茂丹之后,约翰逊不得不提出谈判,为什么谈判一拖再拖,为什么我们为了达成1972年10月协议而“亮出底牌”,为什么西贡政府“绊倒”了尼克松,美国向河内投掷B52炸弹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尼克松不得不宣布停止轰炸,重返谈判桌……作者的回答为读者提供了许多令人信服的论据,驳斥了对手的种种解释。当然,在越南革命取得辉煌胜利的同时,作者也没有忘记提到世界人民的支持,从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国家到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的人民、知识分子以及政治家。上述这些,为抗战救国、统一祖国的胜利创造了重要国际因素。外交家阮克黄的上述著作,是研究越南外交史的重要贡献,也是在欢庆胜利的喜悦日子里送给读者的一份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