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报告会的有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范光明副教授、大学和历史学院的教职员、讲师、众多国内外研究人员以及历史学院的研究生和学生。
利亚姆·凯利教授在报告中从新视角分析和阐释了越南民族的统一进程。他还将越南历史的统一进程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并进行了必要的比较。利亚姆·凯利教授认为,纵观历史,越南经历了以下四种统一形式:凝聚、统一、团结和团结。
第一是聚集。这个过程从越南历史的早期一直持续到悠乐时期。在此期间,首领和酋长会运用他们的权威和力量来聚集民众。这对应着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魅力型领导者”的概念。此外,在越南,铜鼓被用来聚集小社区。根据利亚姆·凯利教授的研究,铜鼓的声音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共鸣,从而将人们聚集在一起。这类似于西方教堂里用钟声来聚集信徒。
第二阶段以拒绝铜鼓文化、接纳东亚文化为标志。中国是这一转变的先行者。中国视自身文化为东亚的中心,其他文化则被视为外来文化或历史产物。受此影响,越南的政治精英聚集形成一股统治力量,致力于弘扬东亚文化。铜鼓文化仍然存在,但仅限于小群体范围内。利亚姆·凯利教授将此阶段称为“统一”阶段,指的是东亚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的“正统性”。
大厅景观
第三阶段从19世纪末持续到20世纪中叶,利亚姆·凯利教授称之为“统一”。在越南封建制度衰落和法国殖民主义入侵之前,越南开始吸收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其中最突出的是现代“民族”概念。法国人在越南通过教育改革传播了这一概念,例如改革教育制度(法式)、书写(国语)以及在培训计划中正式教授越南历史。此外,维新运动也发展起来,为将西方元素引入越南文化做出了贡献。利亚姆·凯利教授认为,所有这些都在越南人民中建立了共同的民族意识,并将他们团结在一起。
最后阶段是越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利亚姆·凯利教授认为,在这一时期,民族主义被推向了绝对高度。这为反抗法国殖民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的战争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此外,铜鼓被发掘并修复,成为越南人民的象征。从比较的角度来看,该地区许多其他国家也经历了非殖民化进程,并促进了各国民族主义的提升。
报告结束后,听众就性别、种族和血统在越南民族统一进程中的作用,“国家”和“公民”概念之间的联系,越南历史上对国家概念的不同认识,越南民族的身份认同等问题向Liam Kelley教授进行了讨论和提问。
范光明副教授向 Liam Kelley 教授展示三语诗歌《Luc Van Tien 童话》
利亚姆·克里斯托弗·凯利(Liam Christopher Kelley,黎明愷/Lê Minh Khải)是少数研究越南古代和中世纪历史的美国历史学家之一,以其在越南早期历史以及越南与北方帝国之间的文化和历史关系方面的著作和颇具批判性的观点而闻名。凯利博士是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副教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东南亚史。2010年,他与夏威夷大学的潘卢哈教授共同创立了“接触越南”论坛(Engaging with Vietnam Forum),该论坛迄今已举办了八届。 |
作者:陈明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