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俊副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当前的形势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挑战。近期,教育培训部第08号通函(2017年4月4日)颁布了关于《博士学位招生和培养条例》的规定,以及第4555/QD-DHQGHN号决定(2017年11月24日)颁布了关于《越南国立大学博士培养条例》的规定,均“收紧”了博士培养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标准,对博士论文和博士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规定对博士生和导师的国际出版能力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标准。在国际科学一体化的趋势下,国内科学家必须加大寻求国际奖学金或研究经费的力度,以便有机会提高自己在国外的研究能力。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获得上述奖学金基金的信息或满足其要求。
作为自 2012 年起担任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科学代表、自 2017 年起担任德国格尔达·汉高基金会科学代表的黄英俊副教授,他向越南和国际学者介绍了这两个基金会的科研资助计划。目前,德国仍然是欧洲对科学和教育感兴趣并投入大量资金的主要国家之一。洪堡基金会设有各种短期和长期奖学金项目,涵盖博士后研究人员、知名学者或客座教授等多种类型的学科……基金会秉承投资于人的原则,着眼于长远,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还设有开放的机制,鼓励他们完成研究。成果优秀的课题还将获得基金的奖励。 2016年,该基金对资助主题的投资预算约为1.16亿欧元。洪堡基金会自1953年成立至今,50多年来,已资助了5.8万人次,分布在包括越南在内的140个国家。目前,该基金每年颁发约700个不同的奖学金。该基金设有独立的申请审查委员会,不按国家分配配额,仅根据所提议申请的质量分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主题约占该基金资助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资助的亚洲研究人员的数量有所增加。
为了增加获得国际基金资助的成功率,黄英俊副教授认为,有必要联合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特别是在高度跨学科的课题上。共同开展项目有助于科学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并加快项目的实施。此类联合研究也更有可能给基金会审查委员会留下深刻印象。
外交学院讲师阮氏杏副教授赞同上述观点,并表示,不能再犹豫,国内科学家需要建立联系紧密、共享的信息网络。先行者有经验,应该分享,帮助后来者。当前的环境对于年轻研究人员参与国际学术环境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此外,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讲师和科研人员还就如何准备基金申请书、如何给评审委员会留下深刻印象、如何按照国际标准开展研究、如何寻找国内外基金来源等具体经验进行了交流。
作者:清河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