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俊副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形势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挑战。近期,越南教育培训部于2017年4月4日颁布的第08号通知《博士学位授予和培养条例》以及越南国家大学于2017年11月24日发布的第4555/QD-DHQGHN号决定《博士培养条例》均“收紧”了博士培养项目的投入产出标准,并对博士论文和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新条例对博士生和导师的国际发表能力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标准。在科学国际化趋势下,国内科研人员将不得不更加积极地寻求国际奖学金或科研经费,以提升其在海外的研究能力。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取上述奖学金信息或满足申请条件。

自2012年起担任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科学代表,自2017年起担任德国格尔达·亨克尔基金会科学代表的黄英俊副教授,向越南和国际学者分享了这两个基金会的研究资助项目。目前,德国仍然是欧洲最重视并大力投资科学和教育的国家之一。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设有多种短期和长期奖学金项目,涵盖博士后研究、知名学者和访问教授等众多领域。秉持着“投资于人”和“着眼长远”的理念,该基金会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还建立了开放的机制来鼓励他们完成研究。基金会还会对取得卓越成果的项目进行奖励。2016年,该基金会的资助预算约为1.16亿欧元。自1953年成立以来,50多年来,洪堡基金会已资助了140个国家(包括越南)的58,000名研究人员。目前,基金会每年颁发约700项不同的奖学金。基金会设有独立的申请评审委员会,不按国家/地区分配名额,而是仅根据申请材料的质量进行评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课题约占基金会资助总额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资助的亚洲研究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获得国际基金资助的成功率,黄英俊副教授认为,科学家之间建立联系,组建研究团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度跨学科的领域。合作开展联合项目有助于科学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项目质量,加快项目实施。此类联合研究也更容易给基金评审委员会留下深刻印象。
阮氏行副教授(外交学院讲师)赞同上述观点,并指出国内科研人员不应再犹豫,必须建立一个联系紧密、共享信息的网络。前人应分享经验,帮助后人。当前的形势既是挑战,也是青年研究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机遇。
此外,在这次会议上,来自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讲师和科学家还就以下方面交流了具体经验:准备资助申请的技巧、如何给遴选委员会留下深刻印象、如何按照国际标准开展研究、如何寻找国内外资金来源等。
作者:Thanh Ha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