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约有40个国家把“法律日”或宪法日定为每年的节日,纪念本国宪法的签署和颁布。
在我国,根据2012年6月20日第14/2012/QH13号法律《宣传教育法》第8条的规定:每年11月9日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法律日。举办法律日是为了纪念宪法、法律,教育全社会遵守法治。
国会选择11月9日为法律日,是因为75年前的这一天,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宪法——1946年宪法。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法律事件,开辟了我国宪政史上新的发展道路。 1946年11月9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46年宪法之后,我国又经历了四部宪法(1959年、1980年、1992年、2013年)。 1946年宪法所载的民主价值、人权、公民权利、民有、民享的意识形态和国家组织模式,始终是贯穿我国历部宪法和整个法律体系的主线。
因此,设立法律日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就是要让人们表达对宪法和法律在每个人生活中、在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中的价值及其特别重要作用的崇敬精神,同时让法治精神真正渗透到所有个人、机关、组织和全社会的意识、行为和活动中。
一是尊重宪法法律。每年举办一次法律日,旨在弘扬宪法法律,弘扬法治国家宪法法律价值,在全社会普及法治教育。寓意各单位和个人重视研究、学习法律,为法律法规的落地生根做出贡献,广泛传播,使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法律日。
第二,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建立信任、感情和态度:我国的法律确保公正、透明,承认、保护和保障每个人的权益,实现社会利益的和谐。庆祝法律日是为了纪念宪法和法律;在全民中建立遵守法制规定的信任、感情、态度和行为以及维护法律的意识。
三、弘扬人的价值,塑造人格,创造法制意识、法纪纪律、国家法律的可持续性:举办法律日,弘扬人的价值,塑造人格;促进主人翁意识、尊重纪律和在法律框架内的自由;尊重良好的道德价值观;责任感、公民义务、爱国主义、建设文化生活方式;培养弘扬民族文化价值、吸收人类文化精髓的意识和能力,是促进人的精神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使每个人对自我、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有自我认识。这是法治意识、法治纪律、法治得以持续的因素。
四是提高法律建设和宣传教育、执法工作的实效性,适应建设民有、民治、民享的法治国家的要求。
第五,建设法制文化:法制文化无处不在,每天都在国家、个人和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中体现,在宪法和法律的内容、实践和应用中体现,在与人、人的权利、自由和责任有关的所有问题中体现。形成法制文化,必须构建尊法的生活方式。守法生活方式是一种有规律的、日常的状态,是由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的守法行为所创造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暂时的行为,而会成为一种习惯。因此,举办法律日对于弘扬法治国家的法律价值,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以正确的法律行为和态度积极参与,促进公民个人学法、懂法、自觉守法的权利和责任义务,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从而有助于提高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逐步在社会生活中树立和巩固法治文化价值观。同时,这也是动员、鼓励和号召全体人民携起手来、团结一致,为建设和完善国家事业而奋斗的典范,充分发扬全民族大团结精神,为建设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越南而积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