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h viên

学生感想:从实地考察学习公共关系

2016年7月18日星期一 22:42
“一日游,满满一筐知识”,这是我们祖父母常说的。我们的阿姨Huyen[1]也常念叨这句老话:“脚踏实地,石头柔软,不垂直就水平……”我们,作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关系系的第一批学生,至今仍以此为座右铭,不断前进。去年7月,我们一起在广南省岘港市进行了为期4天3夜的实践体验,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是如何把这座城市变成人人都想去、人人都想再去的地方的?”
Cảm nhận của sinh viên:  Học PR từ một chuyến đi thực tế
学生感想:从实地考察学习公共关系

眼见为实!

早上7点,我们抵达了越南最宜居的城市——岘港。在这里的两天里,我们参观了许多地方,聆听了许多故事。从珍藏着文物的占婆博物馆,到矗立着68米高、俯瞰大海的观音像的灵应寺,再到人间天堂巴拿山,以及诗意盎然的美溪海滩,最后,我们与越南绿地媒体部门会面,探讨红腿白臀叶猴的保护与维护。

每个目的地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各自的道理,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更好地了解岘港,了解岘港如何塑造自己的特色,如何吸引并留住游客。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也是新的教训。

来到占婆博物馆,我们被一种古老的文化所震撼,它通过几千年前的文物讲述着我们的故事,它包含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大量资料。踏入灵应寺,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佛门的宁静,寺院中央的十八罗汉塑像,以及各种神龛的建筑群,所有这些都为这片土地营造了一个精神文化空间。来到巴拿山,我们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的欧洲,房屋、城堡、教堂,甚至莎士比亚小说中的窗户。所有这些都为岘港创造了一个有趣的旅游空间,从自然到文化、精神和现代,一切似乎都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环境友好的岘港,一个懂得利用自然和人工资源进行发展的岘港。

特别是通过与Greenviet Center的交流,我们更加了解了岘港市如何守护家园的绿色,守护市中心的原始森林。这是当地民众和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守护家园的绿色,守护自然美景,并不断更新城市。这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发展必须与保护并举。只有这样,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环境与人类、自然与人工之间实现平衡。

此外,岘港人非常友好,纪律性很强。很少看到有人在路上犯交通错误或乱扔垃圾。他们已经培养了保护自己居住地的意识。我们有幸与岘港人见面交流,比如GreenViet中心副主任黎氏庄女士、美山导游黎春进先生、会安文化专家冯丹东先生……他们都非常专业、热情,知识渊博,对各自的专业领域充满热情。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职业、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是否也是游客离开岘港后总是怀念、想再来的原因呢?

岘港如今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始终尊重自然环境、地形多样性,并致力于打造友好、整洁的城市形象,以及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旅游胜地。实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地政府的强大力量,他们敢于从当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出发思考和行动。

价值观趋同的标志不同时代的文化

岘港-会安-美山,隐藏着整个地区的文化之美,以及贯穿各个时代的文化交流。如果说岘港是一座在自然与文化背景下崛起的现代化城市,那么美山则是一座讲述着数千年前历史的城市,拥有始建于公元4世纪的古塔。每座古塔都蕴藏着各自的秘密,讲述着曾经被遗忘的古老文化的信仰和文化,如今正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史上的亮点,吸引着无数人慕名而来,也让他们流连忘返。

会安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它曾是一个繁华的贸易港口,但后来被人们遗忘,如今,会安正通过旅游业重振其活力。这里是越南、中国和日本文化的交流之地,这一切都通过当地的建筑和风俗习惯得以体现。踏入会安,仿佛置身于日式廊桥、会馆、古老的民居和色彩缤纷的灯笼之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一切都讲述着会安繁荣的贸易历史,以及其悠久的国际经济文化融合传统,令当今的年轻人惊叹不已。

三个地方看似彼此独立,却都因文化价值和传统之美而紧密相连。如今,这些文化价值和传统之美正在逐步修复,成为这里的“灵魂”。这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关键所在。

找到常青的生命之树

从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中,我们汲取了各自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可能是岘港如何发展旅游业,也可能是绿越南中心持续宣传保护白臀叶猴的方式。又或者,会安在经济、保护和发展之间如何平衡管理问题,以及政府与民众在保护文化方面如何实现利益和谐……这些经验教训被我们运用到该主题的最终项目准备中。T实践培训经济致力于打造和发展岘港市的形象。课堂上学到的公共关系理论、策略和战术,仿佛都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如果说“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永远翠绿”是真的,那么我们在这次旅行中收获了无数充满绿色的公共关系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城市特征出发,构建和发展城市形象,并在各个方面持续挖掘其可持续效益。更贴近生活的是“绿树”,例如组织班级旅行、如何让成员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有效地合作、如何管理长途旅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正因如此,我们热切地结伴在目的地寻找新事物,或增强熟悉感,以及自我认知。

虽然实际相处时间很短,但这段经历却像胶水一样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了解彼此。大学生活如此开放,有时很难彼此相见。但通过这次旅行,我更加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它帮助我们更加相爱,更加分享。我们一起在海浪中嬉戏,在海边玩沙滩,在巴士上欢声笑语,在缆车上度过激动人心的时刻,并为每个目的地感到兴奋。每次旅程结束后,我们都会一起享受快乐。最重要的是,我们仿佛融为一体,彼此理解,心意相通。

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也从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物中学习,并始终像专业人士一样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或探索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这真是一次意义非凡、弥足珍贵的学生之旅,无数有用的东西装进了准备离开学校、踏上职场征程的学生们的“三人行”包里。

[1]副教授、博士 Nguyen Thi Thanh Huyen、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河内 VNU)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关系与广告系主任 - 编者注。

作者:Do Truong Son,新闻与传播学院 K58PR 班学生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