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阮寿亭
2.性别:男
3.出生日期:1985年5月15日。
4.出生地:北江省。
5.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 2015 年 12 月 31 日第 3683/2015/QD-XHNV 号关于承认学生的决定
6.培训流程的变化:
7.论文题目名称:南木河流域(莱州)的青铜时代考古遗址。
8. 专业:考古学 代码:60.22.03.17
9. 科学指导老师:副教授,裴文廉博士,考古研究所。
10.论文成果总结:
西北地区,尤其是南穆河流域,是众多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包括考古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这里的考古遗迹和文物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不仅有助于研究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还能展现该地区与越南其他地区、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发展、融合和文化适应的阶段。过去,在研究人员的心中,该地区一直被视为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本论文系统整理了作者及同行对南木河流域青铜时代考古遗址的调查、发掘和研究资料,并结合西北地区其他考古研究成果,对南木河流域青铜时代遗址及西北地区的概况作了初步的描绘。
本论文对南木河流域金属时代考古遗址的特征、性质、时代和发展阶段进行研究,以建立考古文献体系,为全面认识南木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金属时代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特征提供参考。
通过对南木河流域考古遗址与达河上游其他考古遗址进行分析比较,作为评估这些遗址历史文化价值的依据。此外,本文还将南木河流域青铜时代遗址与中部地区和红河三角洲同时期考古遗址进行比较,以了解两地的发展水平及其相对年代。通过研究表明,南木河流域青铜时代遗址的年代与我国北方前东山文化和东山文化的青铜时代年代相同或稍晚。南木河流域——莱州青铜时代器物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青铜工具和武器具有与人类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特征。
11.实际应用:
——建立考古文献体系,全面认识南木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特征。
- 为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的生计发展过程和居住选择习惯提供真实的材料。
- 本论文可供越南西北部地区青铜时代的教学、学习和研究参考。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西北的冶金之路:与越南东北地区相比,西北地区发展是否缓慢?西北地区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做出了哪些贡献?
- 西北地区青铜时代与周边地区(中国南部、老挝、越南北部中部和三角洲地区......)的文化关系。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1. 班卡遗址(莱州)的发掘结果NPHMVKCH 2011,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何文凤合著)。
2. 班卡遗址(Pha Mu 乡,Than Uyen,Lai Chau)发现与冶金术相关的遗迹NPHMVKCH 2011,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
3. 会光水电站(莱州)考古文物发掘及迁移结果NPHMVKCH 2012,社会科学出版社,(多位作者合著).
4. 板模遗址(莱州)发掘结果NPHMVKCH 2012,社会科学出版社,(何建强合著)。
5. Ta Vai 1 遗址的石环制作技术,NPHMVKCH 2012,社会科学出版社。
6. 在塔威一号遗址(丹渊-莱州)发现的箭头模具NPHMVKCH 2013,社会科学出版社。
7. 在 Than Uyen(莱州)发现的青铜斧。NPHMVKCH 2014,社会科学出版社(与裴文雄合著)。
8. 奠边省、山罗省、莱州省的青铜时代:新文献和新认识。考古学,第 3-2015 期,(与 Trinh Sinh 和 Nguyen Thihao 共同撰写)。
9.青铜时代的奠边山、山罗和莱州:数据和新感知。越南社会科学5(175)2016(与 Trinh Sinh 和 Nguyen Thihao 共同撰写)。
硕士论文信息
1.姓名:Nguyen Tho Dinh 2.性别:男
3.出生日期:1985年5月15日 4.出生地点:北江省
5.录取决定编号:3683/2015/QD-XHNV,颁发日期:2015 年 12 月 31 日,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颁发。
6. 学术流程的变化:
7. 论文题目:南木河流域(莱州省)金属时代考古遗址
8. 专业:考古学 代码:60.22.03.17
9. 指导老师:裴文廉,越南考古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10.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越南北部西北部地区,尤其是穆河流域南部,对包括考古学在内的众多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都具有重要意义。考古遗址及其出土文物不仅是研究西北部地区文化和历史价值的重要史料来源,也凸显了该地区与越南其他地区、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互动、发展、融合和文化适应的阶段。该地区曾被许多学者视为石器时代的研究对象。
本论文系统整理了我和同事在南木河流域考古遗址进行的金属时代调查、发掘和研究的资料,并结合西北地区的其他考古研究,初步勾勒出南木河流域金属时代以及西北地区整体状况。
本论文还对穆河流域南部地区考古遗址的身份、特点、年代和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以系统地整理考古资料,从而全面了解穆河流域南部地区乃至西北地区金属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对南木河流域考古遗址与达河上游其他考古遗址的分析比较,为评估其历史文化价值奠定了基础。此外,还将南木河流域的金属时代遗址与中部地区和红河三角洲地区的同期考古遗址进行比较,以揭示两地的发展水平和相关年代。
研究表明,南穆河流域金属时代遗址的年代与越南北部金属时代前东山文化和东山文化的年代相同或略晚。南穆河流域金属时代地貌以山地特征为特征,并出土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青铜工具和武器。
11. 实际适用性(如果有):
- 论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古资料体系,有助于全面认识南部穆河流域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金属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特征。
- 为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生活习惯的演变、聚落选址等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1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如有):
- 西北地区进入金属时代的进程:比越南北部东北部地区慢吗?西北地区对越南国家建立有何贡献?
- 西北地区与周边地区(中国南部、老挝、越南北部中部三角洲地区等)之间的金属时代文化关系?
13. 论文相关出版物:
1. 班卡遗址(莱州)的发掘结果2011年考古新发现,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与 Ha Van Phung 合著)。
2. Ban Kha遗址(Pha Mu、Than Uyen、Lai Chau)的冶金痕迹,2011年考古新发现,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
3. 会光水电站库区(莱州省)考古遗址发掘结果2012年考古新发现,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其他作者合著)。
4. 板模遗址(莱州)发掘结果2012年考古新发现,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何建强合著)。
5. Ta Vai 1 号遗址的石环制作技术,2012年考古新发现,社会科学出版社。
6. 从 Ta Vai I 遗址发现的箭模,2013年考古新发现,社会科学出版社。
7. 在 Than Uyen(莱州)发现的青铜斧。2014年考古新发现,社会科学出版社(与裴文雄合著)。
8. 青铜时代的奠边府、山罗府和莱州府:数据与新知觉。考古学,3-2015,(与 Trinh Sinh 和 Nguyen Thihao 共同撰写)。
9.青铜时代的奠边山、山罗和莱州:数据和新感知。越南社会科学5(175)2016(与 Trinh Sinh 和 Nguyen Thihao 共同撰写)。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