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越南北部山区社区旅游(以老街省沙巴市沙生村和和平省迈州市乐村为例)》,作者:阮氏香(HVCH Nguyen Thi Huong),民族学专业。1. 学生姓名:阮氏香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5年9月25日 4. 出生地:兴安省文林县明海 5. 学生资格认定决定编号:2551/2007/QD-XHNV-KH&SDH,日期:2007年11月2日,由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 6. 培训过程变更:无 7. 论文题目:越南北部山区社区旅游(以老街省沙巴市沙生村和和平省迈州县乐村为例) 8. 专业:民族学;编号:60 22 70 9. 科研导师:阮文征副教授,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人类学系,河内 10. 论文成果概述:近年来,越南出现了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即由当地居民提供的商业服务形式的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已有少量研究界定了这种旅游模式的概念并进行了初步评估,但缺乏对社区的深入研究,因此缺乏实地资料来更好地了解旅游活动及其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对两个典型的社区旅游发展区域——老街省沙巴县沙生村和和平省梅州县乐村——的社区旅游活动进行了比较评估,并收集了相关信息。因此,本论文对提高人们对社区旅游的认识做出了重要贡献。本论文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运用模型比较法,基于系统且高度综合的信息来源收集与分析,探讨了两个村庄旅游活动的异同,旨在构建可持续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指导。11. 实践应用:基于对信息来源和田野调查数据所收集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作者论证并指出了和平省迈州县乐村可持续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同时,论文也提出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建议,这些都是本论文具有的宝贵实践价值。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姓名:阮氏香 (NGUYEN THI HUONG)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5年9月25日 4. 出生地:兴安省 5. 录取决定编号:2551/2007/QD-XHNV-KH&SĐH,由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于2007年11月2日签发 6. 学业过程变更:无 7. 正式论文题目:越南北部山区社区旅游(以老街省沙巴市沙森村和和平省迈州市乐村为例) 8. 专业:民族学 9. 学号:602270 10. 导师:阮文征副教授,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人类学系11. 主要发现总结:社区旅游,即由当地居民直接提供的旅游服务,可以被视为越南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已有若干研究试图对这种旅游形式进行概念化定义和特征分析,并提出初步评估和可持续旅游发展建议。然而,我们对这种新型旅游形式的理解仍存在一些空白,尤其是在其对经济、环境和当地社会的影响方面,这些空白亟待填补。本研究尝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社区旅游。选定的田野调查地点是老街省红瑶族的沙生村和和平省白泰族的班乐村。这两个地方都在发展社区旅游,可以代表两种不同的旅游服务和管理模式,并可能对当地社区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首先识别越南北部山区的旅游资源,重点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多样性这两大类资源。我们认为这些是社区旅游的主要吸引力所在。本文以越南北部山区为例,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了当地的旅游活动、管理模式、当地居民参与程度以及旅游对社区、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12. 实践意义:本文研究的两个村庄的社区旅游案例表明,当地居民面临着保护自身文化认同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两难困境。社区旅游只有兼顾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才能持续发展,因为它们是旅游业最重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