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V:汉语和越南语被动句对比研究

2014年10月20日星期一 23:05

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DAM ÍCH HOA(秦宜华)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5年7月14日

4.出生地:中国

5.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2009 年 12 月 22 日第 1880/2009/QD-XHNV-KH&SDH 号学生认可决定。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论文题目名称:汉越被动句对比研究

8.专业:语言学 9.代码:60 22 01

10. 指导老师: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教授、博士阮红昆

11.论文成果总结:

论文 ”汉越被动句对比研究重点研究以下问题:汉语和越南语被动句的识别;汉语和越南语被动句的异同。

越南语中,句子有被动形式。被动语态的意义主要通过词语和语序来表现,被动语态具有纯粹句法范畴的表象。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越南语中虽然不存在作为纯粹形态范畴的被动形式,但是被动意义作为一种语法意义(相对于主动及物性意义)仍然需要通过词语、语序等一定的语法手段来表达,因此越南语中仍然有被动结构和被动句。现代汉语中,含有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的句子,如“/数字/“,得到这个词””为代表,俗称“是”字,也可以认为是“”是被动句。

通过对汉语和越南语被动句的比较我们发现:越南语和汉语被动句有如下相同之处:动作的主语(施事者)不起句子主语的作用。在句子中承担这个角色的是动作的宾语(动词的直接宾语或补语)。也就是说,主动句的直接宾语在被动句中移到了主语位置,而动作的主语则从主动句中的主语位置移到了被动句中的施事宾语位置。动作的主语(施事者)不充当句子的主语。在句子中承担这个角色的是动作的宾语(动词的直接宾语或补语)。也就是说,主动句的直接宾语在被动句中移到了主语位置,而动作的主语则从主动句中的主语位置移到了被动句中的施事宾语位置。

越南语和汉语的被动句有以下区别:产生不仅具有标记被动句的作用,而且具有“肯定/否定”的情态意义,表达说话者对动作对对象的影响的评价。越南语被动句中肯定语气和否定语气的对比十分明显。第二个区别是越南语的被动语态。并不总是有负面的、不想要的和好的它并不总是具有积极的、理想的意义。积极或消极意义的转化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取​​决于上下文。

12. 实用性:了解越南语和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和语义,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汉越语被动结构。

14.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无。

硕士论文背景

1. 全名:DAM ICH HOA(秦怡华)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5年7月14日

4.出生地:中国

5.学生认定决定书1880/2009/QD-XHNV-KH&SDH,日期:2009 年 12 月 22 日,由以下负责人签署大学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

6.培训过程中修改:无

7. 论文题目:比较研究汉语和越南语中的被动句。

8. 专业:语言9.代码: 602201

10. 论文导师:副教授。 VNU USSH 教授、博士 Nguyen Hong Con。

11.系统概要:

论文比较研究汉语和越南语的被动句

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和越南语中被动句的现象比较普遍。本论文重点探讨的问题平均每种语言有一句话。汉语和越南语被动句的识别;汉语和越南语被动句的异同。

越南语的被动句与汉语的被动句有相同之处:动作的主语不担任句子的主语。假设句子中的这个角色是动作的对象。

越南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有区别:词语不仅起被动标记的作用,还表示“肯定/否定”的状态,体现说话者对动作对物体影响的评价。

12.实用性:帮助越南语、汉语研究者和读者了解和学习汉语和越南语的被动语态。

13. 进一步研究:

- 认知语言领域中的汉语和越南语的被动语态。

14.与本制度相关的已发表作品:无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