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ình ảnh quảng cáo

胡志明完善了越盟阵线的政治和组织路线。

2015年5月17日,星期日,23:00
Hồ Chí Minh hoàn thiện đường lối chính trị và tổ chức cho sự ra đời của Mặt trận Việt Minh
胡志明完善了越盟阵线的政治和组织路线。

1. 胡志明是越南人民精神的象征,越南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文化和思想传统的国家,其核心是独立意志和自由愿望。这是崇高的目标,是神圣的民族权利,它团结了全体人民,让他们站起来,与来自北方的侵略外国军队作战,在历史的各个时期赢得并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自由和独立是每个民族的自然权利……一旦一个民族站起来,坚决捍卫自己的祖国,没有任何人或力量能够打败它。”(1)

独立和自由是胡志明民族解放和发展思想的核心思想,也是党领导下通过革命时期实现民族大团结战略路线的基础。

越南革命中由党组织和领导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从1930年开始的运动过程,并在1941年越盟成立后,在政治路线和组织上得以完成。

越盟诞生于越南人民处于“沸水与烈火”状态的时期,“民族解放利益高于一切”。拯救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所有越南人民必须肩并肩站在一起。

“决心让这个国家……”

独立的旗帜,平等的基石:

创造龙和仙子的后代,

我们的人民捍卫我们的权利”(2)

胡志明很快将殖民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统治的革命定义为“民族革命”。这场“解放人民,摆脱奴役枷锁”的革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任务”,“工人和农民是革命的根基”,“革命领袖”、“学生、小商贩、小地主……都是革命的朋友”;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商人等各阶层都必须在革命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他没有陷入教条式的刻板印象,也没有按照民族问题本质上是农民问题、农民权利的基本内容是土地的观点来简化民族问题。

殖民革命的基本内容是自由和独立。殖民地人民认识到民族团结的价值后,便有了强烈的动力,决心奋起反抗殖民统治,为全体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

殖民地人民的革命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革命取得胜利,他们可以帮助西方的兄弟们完成彻底解放的任务。

这是胡志明的基本革命思想,是为我国建立革命战略路线、在民族解放革命中贯彻伟大的民族团结思想的基础。

2- 1930年初,胡志明认识到国家问题的性质,建立了越南共产党他起草的第一份党纲,经党的成立大会一致通过,正确地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结合起来,其中民族问题突出。该党纲明确阐述了党在推翻法国殖民帝国和封建制度的民族解放革命中的战略方针。使越南完全独立”落实民主自由,包括没收帝国主义和反革命势力的土地并分配给农民,准备进行土地革命。党必须赢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同时团结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中农,争取或消灭富农、中小地主和越南资产阶级……建立反帝国主义联盟还要求中央执行委员会立即组织行动。

党的第一份纲领的重点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爪牙,争取独立、自由,实现伟大的民族团结的战略方针。1930年爆发的革命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尤其是在运动达到顶峰的义安和河静等地,它极大地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力量,不仅包括工人和农民,还包括知识分子、一些学者、富裕的农民、中小地主以及一些农村的小官吏。这是一个历史事实,它最初证明了越南人民在民族解放革命中强大的民族主义力量和团结精神,也证明了胡志明高举民族独立旗帜、团结全体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其爪牙的观点是正确的。

1930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常务委员会印发关于设立……的指示反帝国主义联盟该指示重申了第一政治纲领的正确革命思想,认为全国人民团结是革命胜利的因素之一。该指示批评了党内一些错误的观念,例如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割裂开来,低估了反帝同盟在殖民地革命中的作用。党中央并未彻底理解第一政治纲领中的民族团结思想和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指示的内容,反而继续受困于教条主义的“左倾”思想。这种“左倾”倾向和阶级主义思想在1930年12月9日中央发给各级党委的信函以及1931年至1935年及以后的其他党内文件中仍然表现得十分明显。

1936年至1939年间,印度支那共产党决定动员起来,建立一个广泛的反帝人民阵线,后改称为民主统一战线,旨在团结所有阶级和政党,无论其规模大小或稳定性如何,共同反对殖民反动势力及其走狗,争取民主自由、粮食、衣物与和平。胡志明还向党中央传达了组织广泛阵线、毫不妥协地反对派系斗争和孤立主义的方针。这标志着党在构建统一战线的方针上迈出了新的成熟步伐。在争取民主权利和人民生计的斗争中,全国各地群众开展了广泛的民主斗争,并在各个时期和运动中形成了阶级、政党和不同群众组织之间的协调和行动联盟。民主阵线“已经开始部分实施”,但尚未形成组织。尽管党拥有从基层到中央的体制,但在随后几年的阵线建设运动中,它积累了更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经验。这些经验最初由党的总书记阮文九在其著作中进行了总结。自我批评,出版于1939年7月。

3- 自1939年9月起,印度支那人民面临生存危机,“各阶层利益遭到掠夺,国家命运危在旦夕”。因此,阮文居主持召开的越共中央第六次代表大会决定高举国旗。大会决定建立印度支那民族反帝抗日统一战线,旨在与法国帝国主义者、土邦王公及其走狗作斗争,争取印度支那半岛全境的完全独立(行使民族自决权)。

印度支那各民族的联合并不一定意味着建立一个单一的国家,因为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的人民本质上都是独立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但自决并不必然意味着彼此分离。因此,会议决定建立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国联邦政府,一个涵盖全国各阶层人民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政府。

1941年春,胡志明返回祖国,直接指挥党中央领导和组织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驱逐日本侵略者,争取独立和自由。党中央重申并继续发展胡志明的民族革命思想,指出:谈论民族问题就是谈论各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各民族有权选择自己的解放道路。驱逐法国和日本侵略者之后,党必须切实贯彻印度支那各民族的民族自决政策。印度支那半岛各民族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组织成民主共和国联盟,或者独立建国。

会议决定高举民族解放旗帜,团结整个印度支那的革命力量,不分工人、农民、富农、小资产阶级、本土资产阶级、中小地主,以及所有爱国者,组成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从实现民族自决权的角度出发,与法国人作战,驱逐日本人,为印度支那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对越南人民来说,在战胜法国和日本之后,一个在民主共和政体下建立的新越南将诞生……这是一个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略的转变,重新定义了当前印度支那革命的性质:它不再是必须解决反帝和土地两个问题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只解决一个紧迫问题——“民族解放”的革命。因为如果不能驱逐法国和日本,民族的命运将永远悲惨,土地问题也无法解决。因此,印度支那革命的性质是民族解放革命。

为了国家的生存,党必须高举国旗,唤醒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集中全国力量完成民族解放和民族拯救的中央任务。因此,伟大的民族团结阵线必须有一个更具民族性、更能引起全国人民共鸣、尤其适合当时形势的新名称——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党还颁布了关于越盟纲领的决议,作为组织和领导该阵线的依据。

建立越盟阵线组织的运动已经融入到我们人民的革命生活中。

1941年10月25日,越盟阵线正式发表宣言,恭敬地向人民宣布:

“自建国以来,纵观我国历史,我们的人民从未像现在这样遭受如此屈辱和苦难……

灭绝的危险就在眼前。目前,我们只有一条生存之路:团结起来,驱逐日本人和法国人,铲除越南叛徒。

为了给人民开辟这条道路,“越南独立同盟”(越盟)应运而生……

我们的解放必须靠我们自己。

凡是越南人,请努力做到自立自强、自信自尊、团结一致!(3)

越盟的民族拯救纲领明确指出,在战胜日本和法国之后,将建立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该政府将贯彻越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政策,包括44项具体措施,以满足全体同胞的愿望:如何使越南完全独立;如何使越南人民幸福自由”。

越盟组织由胡志明于1941年初在高平省发起,并在越盟正式成立后迅速发展。越北是越盟运动蓬勃发展的中心。越北越南独立联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在我国革命史上前所未见;范围广泛:每个公社、每个州、每个县都完全参与了革命队伍;人员广泛:除了极少数中立和反动分子外,男女老少都热情地参与了民族拯救工作。(4)1942年11月,越盟高平省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该省正式执行委员会。越盟高平、北干、谅山三省联合执行委员会也同时成立。全国各地发展出全国性的救国组织。全国文化救国协会于1943年底成立。越南民主党于1944年6月成立,并加入越盟。

越盟总部是越盟在全国的总部。

越盟真正成为了全国各阶层、各政党和爱国人士聚集和团结起来,起来反抗法国侵略、驱逐日本侵略者的中心。

党通过各级越盟动员、组织和领导人民执行准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中央任务。

全国起义1945年8月,越南人民凭借“民族团结的力量”取得了胜利。

越盟拯救国家的目标已经成为现实。

党关于“民族团结”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的完美发展,促成了1941年越盟的诞生。

越盟的成立和活动成为决定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的根本因素。

越盟就诞生于北坡森林。“越盟”这两个字长期以来激励着全国人民。“越盟”这两个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金色的光芒。(5)

越盟是一个典型的、完整的、光辉灿烂的外围组织,堪称里程碑。标志着越南革命中民族团结阵线的诞生。

越盟的诞生是越南革命运动的成果,是胡志明和我们党的独立、自由和伟大民族团结战略的胜利成果;是科学、创造性的思想成果,坚决战胜了幼稚的、“左翼”的、教条的思想。

越盟的诞生和活动与胡志明的思想、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实际行动密切相关。他是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民族团结的化身;是以下战略的体现:

“团结,团结,伟大的团结。”

成功,成功,大成功!

高举国旗,强烈唤起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坚定依靠工农知识分子联盟,真诚地与全国一切爱国进步力量团结成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越盟阵线是胡志明和党在八月革命前线工作中,在越南革命伟大民族团结战略中取得的创造性成就。

胡志明作为越盟阵线(越南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始人和领导人,其历史地位不仅受到革命者的赞扬,也受到反对派的敬佩和尊重。澳大利亚坚定的反共人士丹尼斯·华纳称赞胡志明“总能在人民需要他的时候出现”,是他将全国凝聚成一个伟大统一战线的领袖。华纳写道:“19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胡志明刚刚将共产党人团结起来,他便准备在1941年春天开始将民族主义者和共产党人聚集起来,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新统一战线……”(6)

越盟反对派越铁党成员阮祥白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表达了他对越盟1945年夺取政权的起义的钦佩之情:“到处都是越盟……为什么?我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他们真的很有才华。我们不禁暗自钦佩……越盟赢得了所有胜利。9月2日,胡志明政府在巴亭广场举行了独立宣誓仪式。我知道……今天的胡志明就是我们至今仍然敬仰的奇迹人物阮爱国。”(7)

人民教师黎茂汉副教授

笔记

1- 胡志明:全集,国家政治出版社,1995 年,第 5 卷,第 7 页。

2-胡志明:全集,同上,第 3 卷,第 205 页。

3-越南共产党:全党文件,同上,第7卷,第459-463页。

4-越南共产党:党的文件 1930-1945,中央党史研究委员会出版,河内,1977 年,第 3 卷,第 461 页。

5- Hoang Quoc Viet: New light from Pac Bo, Headwaters, memoirs,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Hanoi, 1975, p.17.

6- 胡志明主席——民族解放英雄、伟大的文化人物,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1995年,第170页。

7- Nguyen Tuong Bach:越南历史时期。历史地理研究小组出版,蒙特利尔,1981 年,第 69、70 页。

作者:副教授、人民教师黎茂汉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